摘要:一批有才气、有热情、有思想的现代青年诗人,致力于诗歌创作和现代精神的融合,追求民族现代文化的发展,海子也位列其中。他的诗歌总会让人驻足,守望着金黄的土地,每个挥戈的瞬间都在不断收获渴望。饱满的黄土地、朴拙的民族文化,姿态沉稳,充满敬畏。海子从土壤中汲取养分,打破沉默,吮吸生命至味,吟咏华夏文明。寄托世人精神力量的黄土地,同时也是海子根植青春理想的地方,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承载着子子孙孙的繁衍生息,重复着华夏文明的千年礼赞,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海子将纯粹自然境界的诗歌所倡导的使命赋予黄土地,这片厚重的土地值得海子守望,蔚蓝的天幕之下是一片坚韧的黄色,诗人心甘情愿做一名守望者。在厚积的过程中,他不断抵御外界的诱惑,让自己进入一种独特的状态。海子于1984年创作的《亚洲铜》饱含对黄土地的深情,海子的身后是无垠的天空和海洋,原始的自然力量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人类文明。基于此,文章主要品析海子的《亚洲铜》,对其“文化土地上的守望者”这一身份进行阐述。
关键词:海子;《亚洲铜》;文化守望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1-0-03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诗歌运动进入公众视野并逐渐达到高潮,此時诗人也形成了更加明晰的认识,他们有选择性地吸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艺术元素,进而形成了独特、成熟的艺术作品。作为文化的守望者,海子的《亚洲铜》也创作于这一时期。海子正视脚下的土地并放眼未来,带着自己的理想信仰,向人们展示深沉厚重的古老土地和相关文化思考。
1 文化历史的归属承载
《亚洲铜》这首诗歌只有简短的四小节,但每小节都出现了“亚洲铜”这三个字。亚洲铜是黄色的,这不仅是铜本身的颜色,也是土地的颜色,亚洲的颜色,以及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颜色。诗歌意境如同一朵春日里悄悄绽放的花朵,没有过分的装饰。读后欣然发现,绚丽的色彩背后总有一抹黄色,是自然而又平凡的衬托。而延伸到大自然中,会发现文化生命力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美丽而永恒。
诗人胸怀万物并将其融入这片繁衍生息的土地之中,追求所有的美好事物、热切关怀生产生活,祈愿民族生存和持续发展等。“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1]诗歌写到“亚洲铜”(黄土地)接纳了“祖父”“父亲”“我”,并且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作者没有采用一针见血的书写方式,而是注重呈现默默彳亍着的灵魂与幽微难言的隽永。
海子以鲜明大胆的联想道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土地承载。华夏子孙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它是上下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映射了世代祖先勤奋耕耘与奋发图强的精神。“亚洲铜”,古老而厚重,平凡且明亮,承载着对种族和祖先的崇拜。这一刻仿佛看到诗人独自走向大地的尽头,迎着西风,抛下凡尘俗世的纷纷扰扰,在波诡云谲的时代表达自己的人格和理想追求。
抚摸着湿润而柔软的黄土地,仿佛能与祖先对话,进一步夯实文化土壤。如果能基于此窥探民族文化的发展足迹,就实乃永恒之至。“世事的推移,人间的沧桑,在永恒的天与地之间,也就可以像一条万古不息的河流,昼夜不舍地向前奔腾。生命的无尽律动,就在天、地、人的交融感应中一一显现出来。”[2]银河璀璨,北斗参差,岁月在期盼中流逝。
诗人海子有意识地接受这个实体的命运,他不再追求原始本体,而是再现文化的历史起源,用脚下的土地和文化来歌唱和燃烧。“亚洲铜”在历史长河中未曾暗淡,它引导人们怀揣着必要的归属感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形象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客观内容上,还体现在作者赋予的多义性内容上。
海子将心中的理想注入相关形象表达中,深入剖析人的本质和价值,诗人从现实中摄取营养,不断成长,揭示了脚下的土地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将生命本体表现得最为清醒、冷峭、丰富而崇高。诗歌以久蓄的人文精神,烘托着大地的美感,它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照亮人们沉睡的心灵。”[3]从原始到现代的转化过程中,不能只有重音,还要有柔和力量的参与,呈现精神追求和道德反哺,遵循“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原则。
2 文化命运的隐忧思考
“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4]那些忽然冒出的“青草”“野花”,表现了时间变化。而“海水”的出现,把人带回亿万年前,当时黄土高原还没壅起,海水的上面是飞翔的海鸟。
时间与空间的跨越,纵向与横向的对比,让这块土地在历史的浸泡中显得更加神秘。丰富的文化积累拓展了这片土地的深度和厚度,这片黄土地更加坚固,同时也更让人眷恋,勤劳的人民和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映射了对土地的认同和对生命的礼赞。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唯一不变的是脚下的这片土地,作者怀着对亘古不变的宿命的敬畏,守护着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土地。
漂洋过海来到黄土地上的西方文化,对土地文明和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海子选择了坚守。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颗炙热的赤子之心,黄土地赋予他力量,为他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遍地开花的外来文化勃兴之前,海子是自由式寻根文化和纯粹文学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彰显了高贵的精神文明。通过海子在金黄色的土地上的首次加冕,可以清楚地看到用来编织王冠的不是麦芒与太阳,而是野花与月亮,是对民族苦难命运的深刻探寻与自我文化内核的反思意向。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5],这是一支跨越千年也难以割舍的来自知识分子的高歌。在沉静思考的日子里,每到夜晚,群山静谧,群山美丽至极的曲线被夜色笼罩,这一切看似波澜不惊却让人难以忘怀。无数的人从这片土地走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那片黄土地能够给予他们无限的力量,勤劳勇敢的人们在平凡中活出了不凡。
人生价值源于生活选择,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选择走出深山,来到广袤无垠的平原。海子也选择向死而生,顺应命运的安排,享受命运的馈赠。人们要摆脱思想贫瘠,敬畏深厚的历史文化至关重要,而血脉早已如树根一样不断往土地深处扎根,和土地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大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先进的城市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冷漠的工厂、坑洼代替了土地。海子的家乡被探明有铜矿并即将进行开采,当地人即将失去土地,文化的根脉变得松垮,文化反思和寻根潮流与其展开较量。不断变革和发展的社会生活,彰显了人们精神世界细微而丰富的变化,正视并探讨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联和矛盾。海子将大地的自然之美和诗歌之美进行融合淬炼,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3 文化路途的光明憧憬
“亚洲铜,亚洲铜,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6]在海子的眼里,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动人的音符,每一朵花都暗藏着一个精美绝伦的世界。生命的河流奔涌不息,那些亘古不变的日落月升,饱含着海子对于屈原的高洁情怀的追求与对香草美人的仰望与敬慕。民族文化以这些历史精神为注脚,即便面临惊涛骇浪也不会被吞噬和消亡,那片黄土地依旧延绵万里,途经此地的人们对前方充满希冀与向往。这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美学、诗歌和艺术的融合以及它们的互换性。因此,“文以载道”“文以致用”的概念在传统艺术和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传播。
在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思考以促进社会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只有自然向上生长的植被的生命力得以增强,没有掩饰与虚假,没有装饰与渲染,保留了原始样貌。在敬畏生命、人生顿悟方面,海子坚持毕生的理想信念:“要么向现实妥协,而成为精神死去的普通人,要么永远不低头,仍成为肉体死去但精神不死的一柱光芒!”[7]在诗歌中可以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那两只白鸽”仿佛是海子为了让心灵得到完全的释放,“穿上它吧”,带着信仰,从而能够在一个忙乱的时代容纳自己的生命[8]。纯粹的诗与远方似乎不再可望而不可即,在海子的這首诗歌中可以领略到,生命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朦朦胧胧中更多了几分陶醉。
“亚洲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6]诗中的第四节再次深化了前三节所表达的诗人情感,不管是那颗跳动永不停息的心脏,还是不绝的源头活水,都表达了海子最美好的希冀。那些曾经难以察觉和接受的部分,恰恰是最闪耀的部分,体现出对真理的探求和对苦闷的狂热纠缠。迷茫、厌倦、狂热、痛苦、徘徊、觉醒、寻求相互糅合,相互碾压,相互碰撞,相互促进,铸就了那个属于海子的辉煌时代。
对青年海子而言,那片黄土地是他永恒的追求,而诗人海子必须在这片哺育他的黄土地上一丝不苟地去描绘,去抗争,去期待,去憧憬,去追寻,去反思。一个从未厌倦思考和追寻的年轻人,借助文字的力量来展现民族文化精髓,展现了复杂的心理活动和丰富的情思。在那片神奇的黄土地上有生生不息的精神,散发着理性的光辉。最终发展变化的方向要遵循事物的本源,从中获得灵感与启示。
这个转化融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缓慢的、轻柔的,两者相互簇拥着向前,探索更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原有的装饰基础上拓展发展空间,同时这样的发展创新要有质量追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所有的精神与文化展现最后都要回归“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最寻常,亦是最自然、最持久、最永恒的文化传承路径。
4 结语
作为文化土地上的守望者,诗人海子“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凝望,我们仿佛看到那抹淡然而又萧索的背影,海子的身影被夕阳渐渐拉长,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卸下满怀风尘,吟一声长长的思念,从天地间汲取温暖。他所释放的精神之美,上有神圣幽远的苍天可崇仰,下有广袤坚实的大地可依靠,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类,从肉体到灵魂有了永久安稳的居所,人类创造的历史文化在时间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蔚为壮观。黄土地上的花朵散发的沁人心脾的芬芳激励炎黄子孙不断探索生命意识与民族文化,精神内核与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 海子.海子抒情诗全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2] 吴苏寒.归于黄土:海子《亚洲铜》意象分析[J].新纪实,2022(5):81-83.
[3] 张旭东.心系传统 根植热土:海子诗歌《亚洲铜》的主题意蕴解读[J].文化与传播,2016,5(2):53-56.
[4] 胡书庆.民族生存实体的精神考古:对海子《亚洲铜》的阐释[J].中文自学指导,2008(3):25-27.
[5] 陈柏华.满怀忧思的眷恋和期盼:海子《亚洲铜》欣赏[J].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7(3):22-23.
[6] 崔勇.海子《亚洲铜》:作为文化反思的文本[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0-14.
[7] 陈增福,唐书军.海子《亚洲铜》解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5(7):60-63.
[8] 刘俊杰.东西交汇下的涅槃之舞:海子《亚洲铜》赏析[J].名作欣赏,2014(14):32-34.
作者简介:李娜(1998—),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