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融合背景下高职5G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3-06-10 09:25袁涛徐琬婷王国义余兴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袁涛 徐琬婷 王国义 余兴国

关键词:专业融合;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12-0119-03

1 教学整体设计

1.1 依托港口真实项目,聚焦核心技能培养,重构教学内容

课程以中国电信“5G+智慧港口”项目为载体,根据5G通信工程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中国电信建站工作流程,结合5G产业发展和通信岗位需求,执行华为建站标准,将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实施流程、学生复合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构建了符合企业通信工程师岗位需求和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结构图,实现了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赛内容选自模块三,该模块融合了无人机、BIM 建模、AI+图像处理、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依据项目关键实施节点,结合岗位技能和素养需要,基于中国电信实际工作流程,创设八项任务。落实多个“1+X”證书职业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5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技能点,由浅入深,全方位培养“能规划勘测、能建模仿真、能安装调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2 运用学习风格模型,绘制精准学生画像,开展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学生,依托课程平台、问卷调查等收集学习数据,运用VARK分析模型(VARK模型将学习风格划分为四类:视觉型、听觉型、读写型、动觉型),借助大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从如下方面进行分析。

1) 知识和技能基础:对学生学习基础进行了综合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关联知识和技能掌握扎实,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5G关键技术研究及5G网络搭建,有效支撑本项目学习。

2) 认知和实践能力:通过前述课程数据分析,大部分学生认同复合技能的重要性,对单一技能操作掌握良好。通过信息平台数据分析,大部分同学综合实践能力不强,使用复合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3) 情感态度和学习特点:数据分析可知,学生对严谨求实的钻研精神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认同度高。VARK学习风格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实践操作和虚拟仿真式学习,乐于探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任务。对5G前沿技术展现出了极大兴趣,渴望能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

1.3 思政育人引领,对标岗位需求,确定了层次化教学目标

课程围绕“红绿蓝”育人目标,按照“胜任岗位”的核心素养要求,构建了层次化的目标体系。重点培养学生遵照标准制定基站建设方案、使用最新技术完成基站部署与调测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遵守规范、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提升岗位胜任能力。

1.4 结合岗位需求,依据往届学生数据,确定了教学重难点

结合通信工程师实际岗位需求,考虑智慧港口应用场景环境复杂、数据参数配置多、故障排查难度大的实际情况,确定基站数据配置和基站开通常见故障排查为教学重点。依据本届学情分析,考虑往届学生数据,确定智慧港口基站系统安装开通和基站系统性能优化为本模块教学难点。

1.5 深化产教融合,组建高水平团队,打造立体化教学资源

1) 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

依据复合型通信工程师培养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组建了高水平结构化教学,专家团队负责科学研究,企业导师负责操作技能传授,教学团队负责教学与成果转化,通力合作,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2) 全方位立体化教学资源

教学团队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根据教学需要,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教学资源,有效解决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教学中的“设备贵、操作险、实施难”的痛点,各种资源库相互支撑,服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保障个性化教学顺利实施。

1.6 基于OBE 理念,设计教学内容,构建BOPPPS 教学模式

根据学情分析可知,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手段将“眼、脑、耳、手、口”等多感官融合,基于OBE理念,构建BOPPPS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实际项目,以成果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教学。融入中国电信5G基站建设最新标准,合理运用虚拟仿真软件,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采用情境导入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实地勘查、实物安装、实际调测”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果。

2 教学实施过程

为满足产业技术升级需要和企业用人需求,课程教学以培养具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按照通信工程师“规划、勘测、设计、安装、配置、调测”核心岗位技能,基于OBE 理念,以结果性为导向,构建了BOPPPS教学模式,形成了情景导入、探索新知、前测分析、学以致用、应用实践、归纳总结、拓展提升的教学环节,全程贯穿“红绿蓝”课程思政,注重学生“一专多能”复合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组织教学实施。

2.1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成果转化,打造前瞻课堂

智慧港口的5G建站中应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使得课程能够适应产业发展,无缝对接岗位需求,团队及时将中国电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多项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第一时间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打造了智慧港口5G基站建设的前瞻性课堂。

2.2 运用立体化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具体,实现破重化难

课前引导学生利用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企业规划资源案例库和5G课程思政案例库完成自主探究,增强学生能力,产生职业认同感,提高学习兴趣。课中开展“实地勘查、实物安装、实际调测”实践教学,并利用动画、游戏等将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听说一体化以及教学动态化,为学生创造出“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破解教学重点。利用5G全网虚拟仿真系统等虚拟软件,实现无线信号可视化,碎片知识系统化,创设工程应用情境,提出探究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化解难点。课后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和智能学优动态下发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形成教学闭环,提高学习效果。

2.3 贯穿“红绿蓝”思政,共建案例库,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教学以“红色通信精神传承、绿色通信理念传播、蓝色通信技术创新”为主线,深挖每个教学任务中对应知识点和技能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课程全程贯穿“红绿蓝”思政教育,师生协同共建5G课程思政案例库。在智慧港口建站实践中,贯穿绿色共享理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树立节约环保意识。针对当前5G基站新技术涌现,知识技能复合加剧的职业需求,通过引入无人机勘测,基站运维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坚定学生“一专多能”的蓝色职业追求。

2.4 聚焦學生发展,依托学生画像平台,探索增值评价

为充分评价“一专多能”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效果,项目组采用学习通平台及自主开发的5G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考核平台实现双平台数据采集。聚焦学生发展,开发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评价体系,紧扣三维教学目标实时采集行为数据,通过企业导师、教师、小组互评三方对学生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核心技能和无人机技术等融合专业技能评价得分,采用大数据分析,以单一任务的过关值及往届学生数据作为参照系,实时记录增值幅度,形成动态图谱,动态调整增值性评价指标。根据分析结果,通过智能学优系统实现试题智能推送,形成教学闭环。

3 学生学习效果

3.1 巧用“库实虚”教学资源,知识技能目标全效达成

巧用“库实虚”教学资源,有效化解“硬件设备贵、教学实施难、无线信号抽象”的教学痛点,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基于企业5G+智慧港口项目,校企联合教学,学生在“规划、勘测、论证、安装、配置、调测”6大核心技能比上一年度提升明显。本项目融入了无人机、AI+图像处理、BIM建模技术等,学生在做到本专业“精”的前提下,实现交叉专业“通”,坚定了学生“一专多能”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追求,知识技能目标全效达成。

3.2 推进“岗课赛证”融通育人,专业技能实践成果多

针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点,推进“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技能运用到实践中。本班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其中2022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5名同学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中国电信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高,特别是对学生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高度认可。

3.3 创设“红绿蓝”思政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通过本课程融入的“红绿蓝”思政教育,唤醒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学生通过技能训练、过关比赛、企业实训,学生的“专注、高效”的职业素养显著增强,职业归属感与认同感大幅提升,达成了素养目标。依托线下实践课堂,学生参与校园和社区专业科普、文化宣传普及等活动达46人次,在服务行动中培养了学生乐合作、勤实践、善创新、乐奉献的职业素养和劳动精神。

4 结论

以专业融合背景下5G移动通信技术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将中国电信“5G+智慧港口”工程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跨校融合现代通信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围绕“规划、勘测、设计、安装、配置、调测”6 大岗位核心技能,构建了“BOPPPS”教学模式,全程贯穿“红绿蓝”思政教育,开发高职5G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双平台数据采集精准考核,有效破解实现中存在的“设备贵、操作险、实施难”的痛点,课程设计淡化专业界限,扩大专业的外延,使相关专业相互整合、辐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高职通信类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模式改革、虚拟仿真教学、专业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深度融合提供了示范。

猜你喜欢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安全问题
低碳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思考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