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晗
写作中常常提到“五感法”,即运用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阅读你会发现,大师们的作品常常灵活运用感官,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沈从文《边城》中的乡土风光令人向往,很大部分在于其传神的环境描写,善于写声音、气味、温度,让人如临其境,一寸一寸都是活的。
他写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氣。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窸窸作声。枝头新蝉声音虽不成腔,却已渐渐宏大。两山深翠逼人的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交递鸣叫”,太阳的温度“有了点力量”,是活的生动的,像是触摸人一般。
沈从文的眼睛简直像拍自然纪录片的微距摄像机,能捕捉到蚱蜢飞翔时的动态和声音、新蝉的鸣叫声。初夏的蝉是“新蝉”,群起歌唱的声音跟盛夏时有所不同。而夏日的傍晚也是带着特有的温度与气味,“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不知怎地,看到这些句子,我和翠翠一样,心中也有些淡淡的惆怅和凄凉,因为那样的乡村的夏天,是属于逝去的童年的。
《红楼梦》里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也是闻到了香气,有点恍惚,身子软绵绵的,然后视觉上“感到耀眼”。“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晕目眩。”这就是富贵人家的气味和颜色了,什么也看不清,什么也记不住,就如同做梦一般。
《三国演义》罗贯中写关羽温酒斩华雄,并没写具体厮杀的场面,甚至都没正面去写关羽的英姿。“不写”的场面却十分经典,通过一杯酒的温度贯穿始终:“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一段动用了多种感官,让读者跟着众诸侯的耳朵听到外面的鼓声和喊声,引发对胜负的好奇心,答案不久便揭晓,关羽提头凯旋。
视觉和听觉的运用比较普遍,最神奇的是对触觉的运用,利用了一杯酒的温度变化来估算时间。曹操给关羽倒了一杯热酒,回来时酒还是温的,可见时间短暂,关羽神勇。关羽是个骄傲的人,他主动出战,自信满满地说回来再喝曹操斟的酒,而他的确有配得上这骄傲的本领。
女作家海伦·凯勒在自传里写她和马克·吐温来往时的情景,提到许多与温度和气味相关的事。上天关闭了一扇门,又会打开其他的窗户。尽管眼睛看不见,海伦·凯勒更多地运用嗅觉和触觉,在路上,闻到松林的气息,感受到马车的颠簸:“远近的大小山丘都覆盖着一层白雪,沿途的树枝上挂满了参差的冰柱,松林里吹来的风带着淡淡的清香。马车缓缓地行进在曲折的山路上。”
而见到马克·吐温后,她更是用身体感知炉火和红茶的温度、松香的气息和食物的味道。“我们很舒服地坐在熊熊的炉火前,室内飘着清爽的松香。我们喝着热腾腾的红茶,吃着涂了奶油的吐司,感到无比的舒适。吐温先生对我说,这种吐司如果再涂上些草莓酱就会更好吃。”如果只用眼睛看,就会忽略掉身体的其他感官。这些文字里的温度和气味,有强大的生命力,把读者带入环境中去。
闫 晗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青年文摘·彩版》副主编,专栏作家,副编审,央视《谢谢了,我的家》节目文学顾问,《中国青年报》“书单”评委,在北京重点中学开设阅读与写作课程;发表作品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