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楚华 刘佳
仲春的一个周末,曾小玲和家人一起到孝昌县小悟乡笔架山度假。清晨,鸟儿婉转的歌声将她从睡梦中唤醒。她走出室外,沐浴着清新的春风缓步而行,但见晨光万道穿过树林,一簇簇映山红点缀其间,又有炊烟袅袅、梯田层层……这样的景致让人沉醉,曾小玲流连忘返,不觉随口吟出一阙《江城子》:“声声画眉催梦醒,沐熏风,缓缓行。野芳幽香,一步一风景。路头忽见香茗苑,层层绿,入丘岭。晨曦万道穿深林,映山红,色正新。素檐青瓦,紫烟绕房顶。蜿蜒溪水响玎玲,鸡几枚,竞相鸣。”“世界如此美妙,而文字是最直接表达美的方式。那一刻,我毅然决定,我的语文教学主张就叫‘醇美语文。”
好的语文课要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体现出醇正、醇厚、醇雅的特质
“醇”的本义是酒质浓厚、气味纯正。《说文解字》中说,“醇,不浇酒也”。段玉裁注释说“凡酒沃之以水则薄,不杂以水则曰醇”,意思是说原浆酒中不掺水就叫“醇”。这个意思与曾小玲所追求的语文教学主张不谋而合——好的语文课要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体现出醇正、醇厚、醇雅的特质。更直观地说,就是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语文的视角看语文,进而确定醇正的目标、选择醇厚的内容、设计醇雅的活动,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涵养语文素养、人格品质。
语文课的目标、内容、活动要指向语文,而不应掺杂非语文的因素,是曾小玲一直以来的思想。但是,如何用语文的方式构建语文课堂,进而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曾小玲却经历了漫长、艰难的探索过程。
1999年7月,曾小玲從武汉市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蔡家小学教语文。当时,她认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只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并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紧紧围绕在教师身边快快乐乐地学习,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喜欢语文,感悟语文内在的美。按照这样的思想,教学每节课时,她都在教的方法、形式上着力,努力寻找活泼新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方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曾小玲的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小手频举,小口常开,小脸通红”。这样的课堂不仅学生喜欢,就连听课的老师也常常受到感染。曾小玲很快受到学生、同事,甚至家长的好评。
沐浴着来自各方面的赞誉,曾小玲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通向语文之美大门的钥匙,便在教学中不断强化这些方法。然而,几年后的一次赛课经历给她“当头泼了一盆冷水”。2008年5月,武汉市举办首届鄂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已调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工作的曾小玲代表区域参赛,与另外几位老师同课异构,共同主讲《健忘的教授》,结果只得了二等奖。评委给出的意见是:课堂热闹有余,但深度不够。比赛结束后,曾小玲反复回味获一等奖老师的课,发现他的课堂上,老师讲得少,学生安安静静学习的时间多,与自己的课堂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发现引发了曾小玲的思考:学生虽然喜爱自己的语文课,但学业成绩一直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可能与自己过分注重教的“花样”、教得过多而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有关。
有了这样的认识,曾小玲开始尝试由偏重于教向偏重于学转变。此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大面积推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等思想很快进入她的视野。曾小玲用这些思想审视以前的教学行为,有了一种“汗涔涔”的感觉:真正有效的学应该发生在学生思维的困顿处、迷惑处,真正优美的语文课应该能时时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因有所发现而闪光的眼睛,自己以前的教学“表演性”“表现性”太浓,“中看不中用”。有了科学的思想,加上良好的教学功底,曾小玲很快实现了华丽转身。2016年,在“全国新技术支持下个性化学习应用教学竞赛”中,她执教的二年级写话指导与信息技术整合课《学写儿歌》获得一等奖。这次获奖让曾小玲对语文教学之美有了深入的理解,为她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甚至可以说,“醇美语文”教学主张的最终提出,脱胎于这节课。
用结构教结构——抵达醇美语文胜境的捷径
思想再好,如果没有科学的路径抵达,就会是空中楼阁。曾小玲抵达醇美语文胜境的路径是“用结构教结构”。后一个“结构”针对的是教材文本,指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深入钻研文本,用结构化视角审视文本,搭建“支架结构”为教学服务,而不要将文本切割得支离破碎。前一个“结构”针对的是课堂教学,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支架结构”开展学习,让学生知道所要学习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二是要将课堂流程结构化,也就是每节课都要有主题,有主线,有亮点,而不要“碎片化”。
上文提到的《学写儿歌》的教学就较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课前,曾小玲精心筛选出儿歌《假如风有颜色》(假如风有颜色,春天的风是粉色的,因为春风会把桃花吹得粉红。春天的风也是绿色的,因为春风会把小草吹成绿色。春天的风还是白色的,因为春风会把梨花吹得雪白。),并提炼出这首儿歌的“结构”——假设+原因。课中,她以“读儿歌学表达”为主题,以“赏一赏,照着说”“读一读,改中写”“想一想,继续写”“悟一悟,创佳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赏、仿、改、创的过程中领略儿歌之美。如在改写环节,学生把这首儿歌改成“假如风有颜色,春风是红色的,因为它吹红了桃花。春风也是绿色的,因为它吹绿了小草。春风还是白色的,因为它吹白了梨花”;在续写、创写环节,学生运用儿歌的结构,以夏风、秋风、冬风为写作对象,创作出很多朗朗上口、活泼灵动的儿歌。整节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名评委在评课时形象地将这节课比喻成“一台精密的机械”——每个部件都不可或缺、恰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其实,这个时候曾小玲只是在潜意识中认识到语文教学之美体现在课堂教学要有整体观、结构观,不能把字词句篇章点拆解开来,一点一点“揉碎”了教,而并不知道这种认识的科学依据,直到几年以后听到一个讲座,她才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
一次,武汉市教科院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研讨中,围绕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大家提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而三首古诗都是按照“时间+活动”的结构写一件事,如《元日》的标题既是节日名称,又是节日时间,诗句中一一罗列了节日的主要习俗活动——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全诗有序地从时间、活动两个方面围绕中心“春节”进行描述,很贴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其他两首诗也与此类似,所以教学时可以抓住“时间+活动”这个结构,以单元人文主题为主题,以单元语文要素为主线,设计“知诗人解诗题、诵古诗有节奏、抓字眼明诗意、入情景悟诗情”四个环节,统筹安排三首古诗的教学。
武汉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寇晓燕高度认同大家的意见,她说:立足于文本整体、单元整体、教学整体的设计思路体现的是“用结构教结构”思想,这既是一种思想论,也是一种方法论。随后,寇晓燕由此展开,为大家做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报告。曾小玲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这么多年艰辛探索的方法还有这样一个高雅的名字。
把学放到中心位置,通过有效的学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
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名字的作用,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换言之,就是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自从明确提出“醇美语文”教学主张,知道了“用结构教结构”这个概念之后,很多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比如个人教学主张与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问题。
2019年10月,曾小玲调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华小学。彼时,学校正在吴大钊校长的主导下整体推进“‘三力(主动学习力、独立思维力、语言表达力)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曾小玲拥有指挥员、运动员双重身份,既要在思想上深刻理解“三力”的内涵,为大家答疑解惑,又要在行动上积极探索,为大家寻找科学的操作工具。然而,一段时期内,曾小玲却被一些问题所困扰,比如:“三力”与“美”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在实现“三力”的过程中体现出语文学科、语文教学的独特性?由于不能很好地厘清這些关键问题,曾小玲感觉自己的课堂既失去了以往的灵动、顺畅与优美,又难以真正实现“三力”目标。举步维艰之际,曾小玲与“醇美语文”教学主张不期而遇,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理清了醇美语文、用结构教结构、“三力”之间的关系:“醇美语文”是纲领和愿景,“用结构教结构”是工具和路径,“三力”是要达成的终极目标;既然三者的指向一致,用语文的方式实现“三力”的培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采访期间,恰逢曾小玲名师工作室“晓语玲珑”开展每月一次的常规教学研讨活动,她现场主讲了展示课《猴王出世》。这篇课文选编在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人文主题是“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教学这篇课文,既要让学生通过“这一篇”的学习掌握“一类”课文的学习方法,又要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还要在此过程中达成“三力”目标,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曾小玲以“人物+特征(动作描写+环境描写)”为结构,以猴王出世的顺序为主线,设置了“疏通文言词义,感知课文内容;探究猴之特点,复述猴之故事;导读‘西游名著,展播‘西游故事”三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集体展示,不仅掌握了“借助注释读通,抓住特点讲好,由篇及本读完”的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而且初步发现了猴王的人物形象特点,如一名学生从猴王主动请缨进洞查看、查看清楚后才带领大家进洞看出他胆大心细,另一名学生从猴王进洞后就要求大家拜他为王看出猴王好大喜功。
教学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讲,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主任曹宝认为,不论是教知识还是教方法,都要体现出结构性特征、学科之美,都要把学放到中心位置,通过有效的学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从这种意义上讲,曾小玲这节课中所使用的方法、所体现的理念不仅对语文有用,对其他学科也有借鉴价值。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