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赑屃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相传龙生九子,赑屃排行第六,具有龙头和乌龟相结合的造型,喜欢背负重物,力大无穷,是一种吉祥神兽,深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喜爱。因此,它常作为巨型石碑的底座使用。明清时期是我国石刻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赑屃石刻就是重要组成部分和成果体现,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审美取向和社会风俗习惯。加强明清赑屃石刻的保护和利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明清;赑屃;石刻;保护;研究
一、赑屃石刻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价值功能
赑屃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图腾,据说龙生九子,赑屃排行第六,又称龟趺、霸下。在我国的神话故事中,赑屃曾经背负着三山五岳,但由于其性格较为彪悍,喜欢在江河中制造水灾,因此,在大禹治水时,将赑屃制服,并让其听从命令,在开山修渠中发挥积极作用。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在其所著的《升庵集·八一卷九五》中,就对赑屃有过形象的描述:“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
从造型来看,赑屃与龟外形相似,都具有硕大的甲壳,四肢较短,颈部较长,但乌龟没有牙齿,而赑屃则有锋利的牙齿,且赑屃甲壳上的纹饰与龟相比,也有明显的区别。在我国传统的“四神”造型中,玄武就是龟与龙相结合的化身。赑屃造型的石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方面,它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可以用来作为碑座,坚固耐用。赑屃的材质一般是通过对整块石料进行雕刻和加工完成的,因此赑屃石刻都较为笨重,石碑放置其上,十分牢固,历经千年风雨,可以依然屹立不倒。各个朝代的赑屃造型不尽相同,姿态和神韵方面也有所区别,体现了各个朝代工匠的工艺和雕刻手法。如元代的赑屃,背部的弧线和轮廓较为饱满和硕大,赑屃的四肢和尾部一般被上部的甲壳所覆盖;明代的赑屃造型较为简约;清代的赑屃头部一般为龙头特征。因此,不同时期的赑屃造型和风格都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价值和社会风俗观念。
二、明清赑屃所蕴含的历史社会和人文价值
赑屃石刻是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我国古代各类陵寝、墓葬、碑林中经常能看到赑屃驮碑的身影。在我国古代,包括赑屃石刻在内的雕刻和纹饰有着多方面的规定和限制。如在明清时期,只有官居要职的官员过世后,在其墓葬前才可以设置赑屃石刻;或者对朝廷和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朝廷会先御制进行表彰,设置赑屃功德碑和圣旨碑,以记载历史和人物。因此,赑屃驮碑石刻在我国很多碑林和名胜景点中都会经常看到。
如山东青州明代赑屃石刻(图1),2013年10月出土于青州市的偶园街施工现场,经专家断定为明代时期的赑屃石刻。此件赑屃呈龟形,长约2.6、宽约1.2米,背部有宽约0.66、深约0.3米的石槽,颈部向一侧弯曲,背部有裂纹,甲壳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赑屃的眼部、耳部、颈部、尾部都雕琢得十分细腻。根据考古专家分析,此件赑屃的材质来源于当地的石材,原先可能位于古道石牌坊的两侧。此件赑屃规格较高,应为圣旨碑的基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物价值。
又如北京顺义赑屃清代石刻(图2),2021年3月出土于北京顺义区赵全营镇,包括一件赑屃造型的碑座和两块石碑。此赑屃石刻长1.70、高0.68米。两块石碑风化严重,部分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中一块石碑刻有“清嘉庆十二年立”。从内容上来看,其主要是记载清代商人的功德碑,记载了当地商人捐资修建道路的功绩和美德。
明清赑屃石刻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物遗存。如河北吴桥明代赑屃,2013年3月出土于河北省吴桥县安陵镇小齐村。当时共发掘出5件石刻,其中包括一对赑屃石刻,此处原为当地明代古建筑遗址。这对赑屃均长约2、宽约1.3、高约0.8米,包括雌雄两件,每只赑屃重量都在1000千克左右,为青石材质。赑屃所驮的碑刻上雕刻有龙形图案,栩栩如生。此赑屃石刻和碑额,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沿革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三、部分明清赑屃石刻精品的雕刻艺术鉴赏
根据我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各地区和文博机构现存的明清赑屃石刻数量较多,比较著名的包括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下关天妃宫碑、鼓楼康熙圣谕碑(图3)等,都是赑屃造型的石刻文物。此外,还有分散在全国各地文博机构保管的赑屃石刻藏品,以及民间流散的精品赑屃石刻文物。
如河南安阳汤阴明清赑屃(图4),2013年12月出土于当地的岳飞庙景区。此次发掘共有十余件碑刻,均为明清时期文物,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其中,有一件刻有“御制”字样的碑额和赑屃碑座,赑屃长1.7、宽近1、高0.5米,赑屃背部刻有花纹,眼部、颈部和足部都雕刻得十分精细,线条流畅,威武霸气。赑屃的四肢收于甲壳之下,颈部和头部翘起。碑额高1.1、宽约0.9米,有双龙戏珠浮雕。从碑刻的字样和纹饰来看,其规格较高,应为明清时期皇帝的圣旨碑刻,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据当地有关专家考证,这些赑屃碑刻原先位于岳飞庙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为保护文物,将其埋藏于地下,至今才被发现。
河北省内丘明代赑屃,考古发掘于内丘解放路拓宽道路工程中,经过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对明代赑屃石刻进行及時保护。此件赑屃石刻长1.80、宽0.9、高0.6米,重1500千克。背部有长方形石槽,采用了圆雕手法。赑屃石刻的雕工工艺精制,栩栩如生。根据专家考证,此赑屃石刻的出土原址位于文庙东学门前,在清道光《内邱县志·学官图》中有所记载,对研究当地的儒学文化发展传承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史料价值。同时,此赑屃石刻与相关碑刻体现了明代时期书法和雕刻的艺术成就。
四、明清赑屃石刻的保护利用路径分析与研究
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各界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各级文博机构也加强了石刻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多地设置了明清赑屃石刻博物馆或石刻艺术长廊,或采用原址保护的方法,有很多地方还采取了文物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的路径,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现了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积极采用社会征集和集中保护展示的方式。如河南省信阳博物馆通过文物普查和社会征集等方式,将考古发掘和民间流散的明清赑屃石刻及建筑构件66件,包括赑屃、石碑、造像、画像石、建筑石等,经过文物考古专业技术人员的清理和保护,在信阳博物馆打造一条明清赑屃石刻碑廊,这种集中保存和维护的措施十分及时有效,建成后的碑廊十分大气和壮观,都是体量较大的赑屃石刻陈列,可以让广大参观者领略明清石刻艺术的文物价值和魅力,同时也对开展赑屃石刻的研究,探寻赑屃石刻背后的文物故事和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加强基本建设中赑屃石刻的抢救性保护。当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每年都有大量的旧村改造和旧城改造项目开展,因此,要做好科学规划,制定好文物保护方案,严格贯彻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确保在工程建设中,使包括明清赑屃石刻在内的文物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修缮。如河北赵县文物管理部门在当地一处铺设暖气的工地现场,抢救性保护了两尊珍贵的赑屃石刻(图5),一雄一雌,赑屃长均约1.6、宽均约0.5米,背部中央位置有石槽,纹路清晰,雕刻精致,在当地极为少见。为了加强赑屃石刻的保护和利用,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确定了异地保护方案,并对赑屃的破损部位进行保护性修复。
加强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如中山市文物管理部门加强对明清赑屃石刻的保护和利用,结合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加强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将考古发现的距今600多年,高2、宽1.2米,重约2吨的明代赑屃,通过大型吊装设备,运送到下马坊遗址公园。原先此件明代赑屃石刻位于杂草丛生之地,由于已历经600多年的历史,只能看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小部分。为了让广大市民见到赑屃的真容,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此明代赑屃发掘出,并进行合理和有效的保护利用,向广大民众展示明代赑屃石刻的艺术魅力,供广大民众免费参观游览。这一举措也体现了国家文物政策方针中所要求的让文物资源活起来、加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实施明清赑屃石刻的原址保护。如济宁清代赑屃石刻出土于任城区安居镇火头湾村,为清代光绪年间石刻。根据专家考证,此件赑屃与当地的古运河通济闸有关,在当地旧村搬迁改造中,文物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了及时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此件赑屃长1.95、寬0.9、高0.5米,重1500千克,保存较为完整。赑屃背部有凹槽,用来放置碑刻。据当地村民回忆,此件赑屃背上原先有圣旨碑,后来遗憾遭受破坏,原先所驮的碑刻被损坏,记载的内容也无从考证,但是作为圣旨碑,一般都记载有当地比较重要的人物和历史事件。此外,根据当地的《济宁县志》等史料记载,此件赑屃碑刻也与当地的防洪设施通济闸相关,是古运河文化和文物的重要遗存。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为了对清代赑屃石刻进行妥善保护和展示,计划实施原址保护,在赑屃所处位置制作围栏,对赑屃石刻进行有效清理,使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重现其本来面貌,宣传和教育广大民众提升文物保护意识。
加强对明清赑屃石刻的文物宣传。如宝应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当地的宝应学宫遗址发掘了一件清代康熙赑屃石刻,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该件赑屃石刻包括碑座、碑身和碑首。其中,赑屃长约2、宽1、高0.5米,重约1500千克。此件赑屃前足微收,抬头仰视,雕刻手法精细,其眼睛、耳朵和背部纹饰都栩栩如生。赑屃所驮的碑刻高2、宽0.8、厚0.24米,从碑刻文字记载来看,有“重修儒学碑记”的内容,对研究当地儒学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由于该赑屃石刻相关文物构件保存相对完整,当地文物部门计划将赑屃文物复原组合,实施原址保护,最大限度发挥其文物展示和宣传教育价值。
明清赑屃石刻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赑屃石刻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对民间流散的赑屃石刻进行有效的收集和保护,及时开展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利用,将其纳入可移动文物普查名录,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和积极性,加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盛律平.中国古代崇龟习俗初探[D].湘潭大学,2007.
[2]吴卫.赑屃驮碑考窥[J].求索,2005(04):129-132.
[3]徐华铛.龙生九子[J].古建园林技术,1994(01):57-59.
[4]王军云编著. 中国民间吉祥图典 [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
[5]葛研.中国传统文化对龟类保护和管理的影响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王越(1993—),男,汉族,山东日照人。本科学历,博物馆学专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