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兰
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村靠天吃饭的生活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网络普及,信息发达,农民致富意识增强,外出务工人员逐年上升,使用机械的青壮年大部分进城务工,留在家乡的老小无力人员大面积地耕种土地,这也给部分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有力发展空间。针对我乡的各个农民合作社的经营规模及发展情况,我们集中精力对我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向化藏族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向化藏族乡位于大通县北部辖9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有农户2067户,农业人口8279人。主要产业为畜牧业和农业。
近几年,我乡先后有上滩村张坤得成立的大通博鑫林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鸡1500只)发展农户170户、阿继德成立的大通县继德高原特种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25头)、祁三成成立的大通三成洋芋良种育种专业合作社(种繁洋芋50亩)。
下滩村包生荣成立的大通县荣翔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苗木15亩)、和包三虎成立的大通兴升花木繁育合作社(种植苗木10亩);将军沟村邓永良成立的大通益民种养林业专业合作社(养鸡2000只),发展农户76户。麻庄村白啟恒成立的大通启辰林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鸡800只),发展农户170户。
和康海福成立的大通良海红洋芋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洋芋50亩);流水口村拜永梅成立的大通永梅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小麦25亩);达隆村李嘉成立的大通嘉国旭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50、羊300);驿卡村吉玉珍成立的乡情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业燕麦120亩)。
目前全乡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涵盖了林木、种植、饲草种植、洋芋种植、肉鸡、蛋鸡养殖、养牛、养羊等多个领域,辐射带动农户416户。综合调研情况分析,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带头主体各异。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由农村能人、大户、经纪人等办理的约占72%以上,由村干部领办的占28%左右。
②产业发展不平衡。目前,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行业类型看,种植业方面专业合作社6家,养殖业方面专业合作社5家,其中养鸡的3家,养羊、牛的2家。
③总体管理趋于规范,运作形式有所创新。我乡各合作社围绕成本、利润、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各自健康发展壮大的新模式。
县、乡相关部门积极指导制定相应合作社章程,规范财务管理,完善利益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了各成员商议决策、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机制,使我乡合作社发展开始步入规范化的轨道,充分体现了农民举办、农民自己管理、带动各农民共同发展的模式。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作用与成效
2.1 有效提高我乡土地的利用率
近几年,我乡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大幅增加,土地撂荒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靠近山边的土地,本身产量不高,再加上野鸡、野兔经常践踏,好多农民辛苦一年都本不偿还,所以愿荒不愿種。合作社的兴起,用廉价的地租租来种植饲草,使得这些山边土地免于撂荒有效利用。
2.2 有利于农业产业更专业化
我乡合作社都是依托各自优势发展起来的。从专业化分工来说,我乡有蛋鸡、肉鸡、养牛、养羊、种植等,产业覆盖面较广,分工比较细化,更能够带动本村农民依托合作社发展,更能形成一村一专业,挖掘本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我乡经济的发展。
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民思想不够解放
由于向化乡是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当地群众中依然存在着外出打工的传统僵化意识,对发展种植养殖业不感兴趣,总认为搞种植养殖投资周期长,见效慢,不愿意在这方面上做文章,大钱赚不到而小钱又看不上,有急功近利思想。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是影响群众发展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3.2 综合实力偏弱,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不强
目前,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带动农民数量少,信息闭塞,技术层面较低,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另外本地域、本行业的合作社之间缺乏联系,没有政策、设备、人才的资源同享,单打独斗,不能整体推动我乡合作社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合作社抵御风险能力,特别是种养殖类专业合作社在抵御自然灾害风险方面能力偏弱,例如:今年的一场雪灾使乡情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的近千亩饲草无法收割,使乡情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4 发展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途径
4.1 部门重视,统一管理,搭建信息和政策扶持平台
目前,我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2%是农民牵头,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淡薄。对口部门和乡政府充分了解所有合作社情况,根据各自合作社的需求对症下药,统一管理,该资金扶持的资金扶持,该技术指导的技术指导,尽快拿出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实施方案。积极引进种养殖业的优良品种,鼓励合作社改良品种,打造品牌。积极协调争取对口部门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加大对我乡这些偏远脑山地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4.2 积极鼓励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
鼓励动员有经济实力,在生产、加工、销售各行业的技术能人带头创办适合本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一些种养殖大户、村经纪人带头成立销售型的专业合作社,能够为农户和其它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拓宽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农户和其他合作社的农产品的出售难的问题,带动农户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