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管理及推广策略

2023-06-08 00:28刘文凯郝忠凤
吉林蔬菜 2023年2期
关键词:切块块茎种薯

刘文凯 郝忠凤

马铃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作物,因其适应性强、市场需求量大等特点,国内许多地区正在积极开发马铃薯产业,马铃薯栽培规模也不断增加。为持续提升马铃薯质量与产量,需要积极强化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达到高产栽培目的,以满足当地居民日常所需,增加农民收入。在实际生产中应加强品种选择及培育技术应用,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种植并做好管理工作,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1 主要品种

适合吉林省早熟栽培的品种有尤金、费乌瑞它、吉薯一号和春薯10号等;中晚熟栽培的品种有延薯4号和延薯9号等;加工型品种有大西洋、东农310、春薯3号和春薯4号等。

2 技术要点

2.1 整地作业

地块选择:马铃薯属茄科作物,以地下块茎进行繁殖,生长发育和土壤有着密切联系,选地和整地至关重要。应选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块为宜,土质疏松肥沃,结构松散、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灌溉和排水条件较好的砂质或壤土。马铃薯宜于微酸性土壤,碱性土壤块茎易发病,土壤粘重不宜栽培。

轮作倒茬:实行3年以上轮作,栽培马铃薯切忌迎茬或重茬。

茬口选择:前茬作物最好是禾谷类作物。忌选番茄、茄子、辣椒、白菜、甘蓝、甜菜等地块。禁选前茬使用残效药剂太长的地块。

整地:种植马铃薯春整地的主要目地是有利于马铃薯芽条的快速生长和出苗。马铃薯幼根的穿透力较弱,在土壤深耕或深松基础上耕碎土块,疏松土壤,平整地面,是夺取一次播种保全苗的关键。整地要精细,达到土壤疏松、透气、保水、保肥,为薯块出苗提供优良种床,整地时间依土壤含水量而定,即手握土成团,自然落地散开为适宜时期,土壤过湿或过干都不宜整地,春季整地时,实行顶浆打垄,先在原垄沟深趟一犁,使耕层加深10~15厘米,随即施底肥,并及时镇压,破碎土块。

2.2 播前准备

脱毒种薯筛选:适用目前马铃薯生产及市场不同目的品种,要选购具有资质单位或企业的产品。种薯出窖后要经过选择,剔除老龄薯,畸形薯,损伤薯,病害薯,腐烂薯,催芽合格的种薯。

催芽:种薯在播前20~25天出窖。放温暖室内,15℃~20℃条件下催芽0.5~1厘米,机械播种芽长控制在0.5厘米。

种薯切块:种薯切块应于播前2~3天完成。薯块幼芽长0.5~1厘米即可切块,确保每个切块上长出1~2芽眼。切块时剔除病烂薯。通常切块不应低于30克,以50克为宜,30~50克种薯可整薯播种。薯块堆成长条堆,高度不超过40厘米。

切刀消毒:切块所用刀具要用75%酒精做一刀一沾,2刀轮换使用,以防在切种时传播病害。如切刀切烂薯,应先将切刀擦去,然后用酒精进行彻底消毒。

药剂拌种:控制晚疫病菌、细菌、半知菌类,在选用药剂时应选用控制晚疫病菌或细菌或半知菌类。防晚疫病菌药剂主要有克露、甲霜灵锰锌、杀毒矾、阿米西达;防细菌药剂有硫酸链霉素、春雷霉素;防半知菌类真菌药剂主要包括适乐时、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拌种有干拌、湿拌两种方式,干拌通常是在种薯内拌入一定数量药剂并加入适量滑石粉拌种;湿拌通常把选用的药剂调配成一定药液浓度,均匀喷洒到切好种薯表面,充分搅拌均匀,晒干即可播种。因各药剂的有效含量不一,其具体用量见产品说明书。地下害虫严重时,拌种中可添加杀虫剂和其它颗粒杀虫剂。拌种时注意要阴干,以减少水分散失和促进创面愈合,以防病菌侵染。 3 播种管理

3.1 播期

一般在土层10厘米,地温稳定超过10℃以上,为马铃薯适宜播期。正常年份吉林省省各地区播种时间在4月末至5月初。

3.2 播种深度

一般12厘米左右。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时,可适当浅播8~10厘米,遇干旱土壤水分较差时,选10~15厘米,视土壤墒情决定。

3.3 播种方法

春播掌握以10厘米地温7℃左右为宜。播种时也要注意播种方法,一般情况下马铃薯播种都是采用机械播种方法,此种播种方法比较高效,能够更好确保播种质量及效率。要注意机械播种可不催芽,催芽时间也不要过长,防止在播种期间碰伤幼芽。按照行距40厘米左右挖沟,薯块株距20厘米排在沟内,由两边覆土起垄,沟底宽约40厘米,高约20厘米。

4 施肥管理

马铃薯为喜钾肥作物,钾素吸收量最大,其次为氮素和磷素。施有机肥与化肥并重。各地根据测土结果及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量。建议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使用。有机肥施用量一般为每公顷30~45吨;肥料施用量尿素200千克/公顷、磷酸二胺100千克/公顷、硫酸钾400千克/公顷;现蕾期追尿素,硫酸钾100千克。根据各地区土壤微量元素营养含量情况,于马铃薯生长旺盛时期进行叶面适量的中微量元素肥料喷洒。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尽量實施水肥一体化。

5 田间管理

5.1 中耕管理

马铃薯的田间管理主要是在中耕培土的基础上结合除草管理。第1次中耕是在幼苗尚未出土时进行,上层蒙头土不仅能灭草,而且能控制地上部的生长,有利于根系及匍匐茎生长,有利于多结薯。苗出齐,二次中耕结束。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第3次中耕,上一次中耕应做大垄,高培土,垄顶较宽,垄沟较窄。

马铃薯是利用地下块茎作为收获产品,要促使产量高,就必须给块茎营造一个优良的地下土壤环境。深耕能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给马铃薯根系及匍匐茎、块茎提供舒适环境。马铃薯块茎在播种过程中产生的须根系穿透力差。土壤疏松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根系旺盛能加强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并不断向地上部分投入,使植株长势旺盛,光合能力提高,光合产物增加,为丰产提供物质基础。

5.2 水分管理

灌溉是马铃薯生长管理关键,潮湿的土壤能够给马铃薯供给足够的水,但是不能过多地浇水以避免土壤积水和马铃薯烂根。灌溉一定要视土壤墒情而定,看地面浇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就行。通常在马铃薯出齐苗后适时浇1次透水,结薯前中期为马铃薯茎块生长关键时期,这时需水量大,土壤一定要时刻保持湿润的状态,农民在此期间应该加强灌溉管理,当发现土壤出现干旱时,应马上补足水分,若过期补水,易造成马铃薯变形。

5.3 病虫草害防治

防虫措施:防治蚜虫、瓢虫等喷施2.5%敌杀死或氯氰菊酯。

防病:主要是晚疫病防控。依据病害发生的预测预报确定防病时间,注重预防为主。每隔7~10天施药一次,防治7次,药剂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可选用80%大生、72%甲霜灵锰锌、63%烯酰吗啉锰锌、72%克露、68%银法利、64%杀毒矾、52.5%抑快净。

除草:除草剂可选择封闭或苗后除草。选用嗪草酮加乙草胺,以封闭防除田间杂草。苗后除草在杂草2~5叶期,选用砜嘧磺隆或宝成加精稳杀得、精禾草克等苗后除草剂。

6 适时收获

收获时期:田间多数茎叶由绿色变为黄色时,进入生理成熟期,即开始收获。

杀秧:机械杀秧在采收前5~7天内完成,机械杀秧过程中马铃薯块茎不受损伤,采用马铃薯专用机械采收。

及时收获:选晴天采收操作,严防采收过程中块茎的机械损伤及采收后淋雨受冻现象的发生。块茎采收后可就地晒干2~4小时,使表面水分流失到表皮干燥为止。

采收后期忌夜间冷却引起的冻害损失,在土壤上冻之前终止采收。采收的块茎要晒干,经过一定时间散热,减少夹带泥土及残株的现象,并经适当选择入库,以减少贮存期损失。

7 马铃薯技术推广策略

为促进马铃薯生产水平提升,需要积极强化马铃薯栽培技术广泛传播,对于传统种植技术予以完善,并持续提升农民对于高产栽培技术的认知水平。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此,应加强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为依托,以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动力,推动整个马铃薯产业整体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资金支持等措施,将现有种薯繁育科技示范基地开发提升到国家级基地水平,由点到面地带动马铃薯种植技术应用的大幅度提高。

实现马铃薯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与完善,必须依靠一支专业技术精湛、素质全面的科技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教育,将农户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学习,也可以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开展实地培训教育,让广大农户对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掌握得更加透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各种新技术、新的生产工艺的应用。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可加强各类新品种引进力度,持续完善马铃薯品种,做到良种繁育与引进并重,完善当地马铃薯品种,使当地马铃薯品种性能得到持续优化,抵御外界环境能力得到增强,继而改善马铃薯的生长状况。

新时期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想要取得更好成效,必须依靠营造良好技术推广环境,所以各级科技部门都在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把科技促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上工作议程,为马铃薯集成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与此同时,应积极鼓励扶持马铃薯生产企业开展国家,省,市科技項目申报活动,为推进马铃薯集成技术推广示范赢得充足充裕科技经费支撑。可研究出台,实施有关优惠政策与措施,以促进马铃薯种植技术应用与普及,推进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生产水平。

猜你喜欢
切块块茎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比萨切块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块茎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