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苏秀堂 申秀峰
番茄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深受大家喜爱。其对温度、湿度和栽培环境要求较为严苛,大棚技术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下,大棚技术被认为是蔬菜种植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大棚主要通过控制影响番茄生长的最重要参数,即太阳辐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水平,以便在所有季节能增加番茄产量,同时还能保护作物免受恶劣气候条件和害虫入侵。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创新决策支持系统的进步,大棚技术正在经历革命性转变。事实上,新一代大棚已经从简单的有盖大棚,变成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控制农业生产的复杂工厂。因此,本文从大棚的结构特点、小气候控制和能源管理三个方面,对在番茄栽培上应用和发展的大棚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大棚技术在番茄栽培上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1]。
1 结构特点
大棚是一种利用截获的太阳辐射,来创造更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小气候的结构。这种太阳能通过支持其驱动系统,来调节内部小气候进而降低大棚能源运行成本。大棚接收太阳辐射的最大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棚的几何形状、朝向、通风口开口面积、可用的遮阳系统和覆盖材料。
番茄种植的大棚几何形状,包括其纵横比和屋顶形状,是最重要的设计标准之一,因为它对大棚小气候、生长条件和能源消耗有重大影响[1]。同时,朝向对大棚的整体热性能有影响,因为它可以限制大棚暴露在太阳辐射的时间。选择正确的朝向能提高大棚能量和热舒适性,并且提高番茄生产效益,因为正确的朝向可以让大棚在冬季和夏季均捕获最大的太阳能增益。
番茄栽种大棚为了更好地确保番茄生长,常用玻璃、硬质塑料,包括聚碳酸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丙烯酸和聚氯乙烯,以及薄塑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和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等作为大棚外覆材料。番茄栽种大棚小气候的调节主要由通风控制,通风是优化番茄产量的重要手段。通风还被用来管理番茄光合作用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参数,如内部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波动和二氧化碳水平的动态。这些都能确保番茄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进而促进其正常生长。
2 小气候控制
大棚小气候控制会涉及对影响番茄光合作用因素的有效管理[2]。其控制系统一般由内部和外部传感器组成,收集番茄生长数据并将其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依次计算控制律并将其传输给相应的执行器。在大棚中,气候参数监测被认为是番茄最大化产量的必要条件。传统大棚监控技术基于有线系统,存在电缆老化、传感器定位固定、部署困难和配电复杂等限制。
智能传感器技术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已被用来为番茄大棚耕作系统中不同的监测应用,提供有效和经济的解决方案,其中不乏包括节水灌溉、照明优化、土壤和天气控制以及肥料施用等。
传统的番茄栽培大棚环境控制系统是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它监测影响番茄生长的所有关键参数。反馈控制器通过收集这些传感器数据,并将它们与所需的参考输入进行比较,从而通过预定义的命令最小化它们之间的计算误差。这些控制器虽然能耗高,但也能较为准确控制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大棚通风和灌溉等环境因素。
当前,更为简单有效的反馈控制器是目前番茄栽培大棚中最常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主要用于大棚解耦系统,以跟踪所需的设定值,并显示出良好的性能。同时,它还与模糊控制器和神经网络结合应用,以提高其自适应能力。
3 能源管理
大棚运行需要大量能源,大多数大棚番茄种植户面临巨大的运营成本,大棚能源管理十分重要。目前,大棚能源管理鼓励选择可再生能源,减少传统煤炭电使用,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在新能源技术支持下,许多番茄栽培大棚考虑大棚并网和孤岛模式,以优化控制能源消耗的关键参数。同时还通过集光伏板、风力发电机以及电池等能源管理模式,为大棚提供独立自主运行的智能大棚集成微电网,用以减轻对电网的依赖。
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引领的大棚技术在未来几年会进一步发展。实施这些系统的高成本是现代可持续大棚栽培面临的主要挑战。这包括建立大棚的初始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安装新的智能管理系统、创新决策支持工具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系统的相关成本。此外,现代大棚管理部门缺乏熟练劳动力,以及缺乏有经驗的推广人员和农民的专门培训,仍然是一个需要处理的重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卢晓欣,毛开国,陈苹,等.小番茄大棚种植生态全营养栽培管理技术[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4):46-48.
[2] 沈雷定,窦国勇.设施大棚番茄栽培管理技术[J].南方农业,2022,16(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