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

2023-06-08 21:57:33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林冠资源库种质

(2022年天津卷)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朱清科

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

④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⑤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

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⑦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

⑧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⑨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1.37亿立方米。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⑩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林冠层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

B.林下灌木与草本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

C.林地土壤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

D.森林植被的增加能影响到霜、露、雾、雨、雪及雾凇等水平降水形态。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B.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D.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黑体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養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2022年山东潍坊卷)

种子方舟

◎杨 舒

①清明一过,73岁的老农刘怀智取出一把珍珠玉米“老种子”。这种小粒玉米产量不高,整个翼城只有他还在种,却让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科研人员如获至宝。“这是一个至少有100年历史的珍贵地方品种。爆米花率99%以上,极具开发价值,能保留下来的概率非常小!”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如今,这把濒临消失的种子有了安全的家。

②2021年9月,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作为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组种质库,这里可收藏各类珍贵品种资源150万份,贮藏寿命最长可达50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堪称种子的“诺亚方舟”。

③小小种子,为什么要精心保护?1954年,美国大豆产业遭遇孢囊线虫病毁灭性打击,该国科学家“翻箱倒柜”,从种质资源库中找到了20世纪初从中国收集到的独特品种——北京小黑豆,正是利用其特有的抗病基因,培育出大豆新品种,才令产业复苏。

④高产、抗病、抗旱、耐盐碱……农作物种子蕴含的巨量遗传基因,成为培育新种的坚实“素材库”,然而,许多像珍珠玉米这样的品种正加速消失,种质资源库应运而生。

⑤一份种子想要入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要田间种植“考验”2到3年,确认其特点与库内种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被“收编”。要入库的种子再通过处理、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等十多道“关卡”,最终装瓶密封。

⑥这些种子将被保存在不同条件的库里:在-18℃、湿度低于50%的低湿库,含水量5%-8%的农作物种子将就此“沉睡”,寿命可从1-2年延长到数十年;在试管苗库,草莓、香蕉、马铃薯等几乎不用种子种植的作物以茎尖作为保存材料,在试管中可一待数月;在超低温库,-196℃的液氮能让作物组织迅速冷冻休眠,几十年后取出,依然可以活力不减。此外,这里还以DNA的方式保存着一些特有、珍稀、濒危、野生的作物遗传资源。

⑦不仅如此,带有视觉识别功能的机器人滚筒输送线实现了种子快速存取,电子传感器可以隔空分辨种子的代谢变化,监测种子的活力……智能化、信息化相助,让科研人员不再“穿着棉大衣、登梯爬高存种子”。

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三次全国性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但直到1986年才建成自己的国家作物种质库(老库)。如今,我国已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居世界第二,其中约28万份资源已是“绝版”。在钱前看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国重器,是作物种质资源的“人才库”,也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弹药库”。

⑨依靠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科学家们正通过杂交、分子设计等手段,将优异的农作物基因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突破性的新品种,让中国人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老农的珍珠玉米种子让科研人员如获至宝,不仅因其有100年历史,更因为它爆米花率极高,极具开发价值。

B.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收藏的52万余份种质资源可保存50年,是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种质库。

C.一份种子在田间种植2到3年后就可以入库,再经过处理、清选、生活力检测等十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密封装瓶。

D.几乎不用种子种植的马铃薯这类作物的茎尖可以作为保存材料,存放到试管苗库的试管中,寿命可达数月之久。

2.试简要分析文中第⑤段至第⑦段的说明顺序。

答:

3.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本文读来通俗易懂,富有趣味。请结合文章举例分析。

答:

猜你喜欢
林冠资源库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Current-dependent positive magnetoresistance in La0.8Ba0.2MnO3 ultrathin films∗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28
赤水河上游柏木林冠层持水特征比较研究
环保科技(2020年2期)2020-05-21 06:37:14
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林冠结构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