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很多人在失恋后沉浸在悲伤情绪中,久久无法平复,很难从失望、失落的感受中走出来,长期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后导致信念坍塌,不愿意面对失去伴侣、结束一段感情的事实,整个人失去了勇气和再次恋爱的信心。有的人则不同,失恋后能够快速重拾好心情,用良好的状态去生活、工作,接触其他异性,就好像从来没有经历过伤痛。
向往后者的状态,可以关注以下方面:
有些人看待一段感情按照时间线梳理,什么时间段发生什么事,有开始也有结束,不同时间段分别上演不同剧情。此类认知方式从以往学习习得,思考模式习惯于将一件事按过去、现在和未来划分。和恋人分手,从时间线上属于过去发生的事,我们把它放在客观存在的位置上,做到承认它即可,无须添加更多感情色彩。想摆脱痛苦的感受,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看书、读诗、旅行等等,把情绪放下。包括对自己重要的人,已经分手的人,以及其他所有重要的人、事、物统统都放在空间的场域,不要安排谁先谁后的顺序,只是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发生的一切。
所谓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并不是不管那份感情,而是把发生过的事、人生的各种经历、看过的书、走过的地方等等都变成人生的资源,找到其中的价值,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随时调取。
为什么失恋后容易卡住自己的情緒?因为把失恋这件事看得太重,而其他的事情看得太轻。把哪个部分看的多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决定,如果把“失恋”看成占据生命中99%或100%的部分,失恋的同时很容易将自己缠住,束缚行为,当你愿意被缠住,就很难再继续走以后的人生路。
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思考背后深层次的意义是什么,你又抱持了什么信念,从中能获得什么启发。那失恋本身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源。
相反,看到我的人生不止这一部分,还有其他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面对,调整爱情在生命中的占比,看到这件事的发生尽管不如我所愿但一定对我有正向影响,再与自己核对要不要这个礼物,愿不愿意调整情绪,能不能鼓足勇气走以后的道路,“失恋”才会成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课,让我们成长。
失恋后之所以痛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过于依赖对方。不再痛苦的解决方法是尽快独立面对一切。实际上,每个人都要学会自立,因为靠山山倒,靠水水枯。如果你总是依靠一个人,那个人很难承受。
痛苦的来源是归根于把失去的东西看成了生命的所有,把某一份感情、维持一段关系看成了生命的全部,一旦篮子掉了,鸡蛋就全碎了。
人生既复杂又单纯。复杂在于人有多样的需求,不只有愿意表现在外面很美好的样子,还有很多的本能、阴影、童年
创伤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经过伪装后用看起来人们能够接纳的行为与人交往。单纯是指,我们每个人能够链接整个人类纵观古今中外的所有资源,具备很神奇和万事万物链接的功能,只要你愿意敞开,愿意走出舒适区主动去链接,会有更多可能性。之所以依赖一个人、一段关系,源于切断了和这个人以外很多人的链接,躺在舒适区不愿意走出来,相信这个人可以被一直依赖下去。当这个链接由于各种原因被切断,生活的重心被阻隔,顿时安全感、幸福感、行动力等全都跟着消失。失恋后,要想更快找回自我,可以创造更多链接。不一定是尽快投入一段新的感情,也可以创造其他更有意义的链接,如果你喜欢某位老师可以看他的书,上他的课,接收他的智慧。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很广阔的部分,就看如何去发现、去运用。
思考一下,之所以失恋是因为没有和前男(女)友对这段感情展开深层次、良好的探索和互动。不带评判地去探索,除了两人彼此满足的需求外,还有什么层面的需求未被满足?
很多情侣在恋爱初期会幻想美好的未来,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很难走下去。相遇时有种同病相怜,互相取暖的感觉,
但是时间久了发现是这种“病”促使他们在一起,但是他们各自的不完整并未能疗愈对方,反而逐渐加重了感情的负担。彼此都希望对方是解救自己的那个人,而没有认清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这个事实,在恋爱后期,矛盾逐渐加深,误会增多导致分手。
进入一段感情前,需要认清的是,探索个人深层次的需求是什么,清晰自己要的是什么和自己能为对方做什么,而不投射别人给自己什么,别人又要的是什么。
与人相处,不是和虚幻的外在面具恋爱,而是把关注力放在自己身上。恋爱之前,首先学会和自己相处。当一个人能很好地与自己相处,就不会与外界失联,更不会失恋。要相信,每个人都是完整的,真实的相遇后再链接彼此无限的潜能,从而发现,对方一直都在闪耀,每个人都发光,而不是评判谁对谁错。带着这样的观点去恋爱,关系也更容易长久,相处中双方都能得到滋养。
当保持一种信念,和所有的人相遇,世界上没有“不好”的事,也不会遇到“不好”的人,就会成为生命真正的主人,感受到生命中有很多希望。
和过去的自己做链接,和未来的自己做展望,寻找到了无限的可能性,在其中获得清醒,重获新的愿景。学会从眼前的障碍中跳出来,站在山顶看自己,看向远处后发现世界上还有大海、高山,还有更远、更美的地方。想象自己可以走得更远,看得更开阔,就像不远处有一盏小灯,内在有光芒,想象你已经走在路上,山顶就在不远处,加把劲儿就能上去。登到更远处后俯瞰万家灯火就不畏惧任何障碍。尝试去行动,去和解。
当回头看时,这段经历不是绊脚石,而是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