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恩惠
2004年起,天合光能就开始打造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模式(注:光伏产业链是一条从上到下的垂直链条:硅料一硅片一电池一组件一电站),成为当时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一体化光伏企业。
然而,早期的国内光伏企业一体化面临着市场和核心技术“两头在外”的窘境。并且,彼时国内的资本实力并不雄厚。于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11年年底欧美恶意打出的“双反”政策(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直接重创了整个中国光伏产业。
十多年之后,当热潮再度兴起,往日今时之间不同的产业环境、资本实力,重新给予了光伏一体化模式肥沃的土壤。在产业、市场、资本、技术的多轮碰撞下,无论是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的向下延展,还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的向上延伸,甚至像爱旭股份重拾“虚拟一体化”之路,一体化已经普遍为头部企业所接受。但深海之下亦有暗礁,光伏一体化的合理航道又该如何开辟?
历史教训
2011年11月29日,北京君悦大酒店,英利能源创始人苗连生举行了一场应对欧美“双反”调查的新闻发布会。除苗连生外,还有几位大佬相聚镁光灯下——无锡尚德施正荣、天合光能高纪凡、阿特斯瞿晓铧,一时之间吸引了上百家媒体的关注。
欧美“双反”调查,被视作影响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进程的一个拐点。彼时,四位光伏大佬在“商场”上酣战十余年后,首次同仇敌忾,应对行业危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没有外因,他们也在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内因困扰。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在欧美“双反”调查出现的前十年,我国光伏产能飞速发展——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MW,2010年已达8000MW,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而导致产能急速扩张的原因,在于光伏产业披上了“新兴产业”的光环,成为政策、资金的宠儿。特别是在2009年,当政策照进产业、国内市场蓄势待发之时,光伏成为地方政府招商的香饽饽。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在各地方政府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太阳城”和“光伏园”超过300个,仅千亿级产业园就达到几十个。
这其中,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垂直一体化发展,助推了产能扩张的热情。赛维LDK便是一个案例。2005年,三十岁的彭小峰利用江西省新余市政府2亿元的配套资金和优惠政策成立了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赛维LDK)。短短两年后,该公司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创下了彼时中国企业历史上在美国单一发行最大的一次IPO(首次公开募股)纪录。赛维LDK和彭小峰由此迎来高光时刻—该公司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商,彭小峰也一举登顶中国新能源首富。
彭小峰治下的赛维LDK野心勃勃。他要着手打造从硅料、硅片、电池到组件的全产业链模式。2008年,赛维LDK抛出了一份120亿元的多晶硅扩产计划,进军上游。此后,赛维LDK又斥资百亿在苏州设立公司,生产光伏电池、组件,并在安徽合肥新建光伏电池、组件工厂。2009年,该公司开展向开发商、分销商和系统集成商销售光伏电池组件的业务,由此,赛维LDK的一体化拼图得以完整。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对于产业的冲击逐步显现。彭小峰斥重金打造的赛维LDK大厦将倾,债务危机加重。而国内光伏产能整体急剧扩张,改变了市场供需关系,惨烈的“价格战”下,整个产业的盈利能力大幅萎缩。内忧之外,2011年年底光伏产业又遭遇了欧美“双反”政策的外患,处境愈发艰难。至此,光伏企业早前掀起的一体化模式扩张脚步放缓。
回溯2008年至2012年的这段光伏发展史,“一体化”与“专业化”的争论热闹非凡。一体化的初衷在于生产降本,即光伏企业打通了上下游之后,不必担心原材料涨跌起伏,生产成本稳定;专—化的本质,则是技术降本,即坚守某一核心环节,依靠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化生产来推动整个产业链降本增效。
可惜的是,那时不少走一体化扩张的企业并没有正确研判市场环境。一位资深光伏从业人士表示,在欧美“双反”前的十年,虽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成绩斐然,“但光伏与那时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一样,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尴尬地位,即廉价的加工地。”
该人士指出,“相较于国外,我国光伏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上游的多数核心技术依赖进口,而终端市场却又在国外。这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征。”此时的光伏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战火”再燃
需要说明的是,十余年前的历史教训并不能成为辨明“一体化”和“专业化”两种模式对与错的参照。
比如,一体化模式的天合光能成为幸存者,并重新开启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曾谨慎向上拓展的阿特斯,深耕下游打造专业化形象,在那段黑暗时刻亦成功落地。但如今,这家坚持不做第一的老牌光伏厂商也难挡一体化诱惑,在近两年加速从上游硅料到下游组件的全核心制造环节产能扩张。
眼下,国内光伏龙头的阵列成员已与十余年前大不相同,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新王上位”,无锡尚德、赛维LDK等“旧主落幕”,巨头阵容的更迭预示着产业又一个周期的到来。
2010年,当欧美“双反”调查的黑暗时刻尚未到来前,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中国光伏标准技术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还是协鑫集团旗下多晶硅公司江苏中能的副总经理。作为一名深度经历上一轮产业周期的光伏工作者,在他看来,那时大部分垂直一体化企业之所以会经历寒冬,是因为彼时市场并不具备条件。“那时候行业体量不大,市场还会停滞,也缺乏资本支持。”
吕锦标认为,“一体化顺利推进需要三方面条件:一是市场足够大,而且处于成长之中;二是产业技术没有太高壁垒,或者说技术专利和工艺已经通用,配套完善,具备规模化复制的条件;三是资本加持。”
不可否认的是,“专业化”和“一体化”最大的区别之一是产业技术革新的影響。即,从技术进步上看,光伏产业的技术如果不成熟,通过垂直一体化进行生产的企业在外部技术革新快于内部时,就会承受较高的生产成本。这是垂直一体化在面临技术革新带来产业周期变化时,不得不面临的弊端。
而现阶段,产业环境的大幅改变正在降低周期出现的频次。“目前光伏和其他产业不一样的地方是,接下来的五年、十年,全球整体光伏市场没有周期,每年都会增长,增多增少而已。当然针对单一环节、单一企业而言是有周期的。”吕锦标表示。
实际上,从目前已知的技术预期来看,薄膜技术难以冲击晶硅技术的地位,钙钛矿技术大規模商业化的时间点又较远。“可以说,晶体硅诞生之后就没有革命性技术。”吕锦标认为,早些年的单多晶之争也难以称得上技术革新,薄膜和钙钛矿的出现也不是革命性的,只是效率高低的比拼。“影响的是工艺装备等变革,小步前进。”
叠加资本的充沛,当前的产业环境确确实实成为了一体化浪潮的温床。值得一提的是,一体化也分为以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为代表的组件厂商向上一体化,以及通威股份、隆基绿能为代表的硅料、硅片厂商向下一体化。此外,以光伏电池片厂商爱旭股份为代表的企业,则走上了“虚拟一体化”之路。而各大龙头厂商在介绍自身一体化战略时,表述也有差异。
例如,晶澳科技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产业规模化、集群化运营,将主业做强,两翼做专。该公司从2010年开始进行产业链一体化延伸,在其观念中,一体化战略已经使得自身具备了不少优势:例如,减少中间环节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增强抗风险能力;全产业链运营可以进行产品质量控制,保证品控;产业链协调可充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议价能力。
而爱旭股份则是在向“虚拟一体化”发展,通过战略性参股上游的青海丽豪、高景太阳能,来维护硅料和硅片供应的安全性,平抑采购成本波动。而其基于电池技术的核心根基,向下拓展组件新技术产能,则是为了扩大新产品的市场份额。
一体化模式中又刻着专业化的基因,这一点,TCL中环与爱旭股份类似。
2023年4月7日,TCL中环公告称,拟发行不超138亿元可转债,用于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TCL中环25GW 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其中,该公司拟投资的N型电池项目预计使用募资金额103亿元,占据了绝对比重。虽然迄今为止,TCL中环并未明确表态是否会进行一体化发展,但在业务层面,该公司已经从上游硅料到下游组件核环节落子。
当然,也有如上机数控这般快速加码一体化的“光伏黑马”。自2019年由设备业务开始向光伏单晶硅领域拓展以来,该公司仅用数年时间便向外界铺陈了一幅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俱全的一体化蓝图。
“新入局者的打法肯定跟老牌企业不一样。目前,依靠资本入局的企业都是迅速铺开,但关键还是要我所说的前述三个条件都已具备,这样才适合外行一进入就考虑—体化扩张。”吕锦标表示。
眼下的情况是,一体化趋势难挡之下,光伏龙头之间“战火”再燃。这将是一场全方位的比拼。
(注:MW为兆瓦,GW为吉瓦,1GW=1000MW)
摘自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