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似乎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一样,有那么多都市人向往乡村的田园生活。但是,从虚构的综艺到游乐的现实,这种向往,更多是一种保持安全距离的凝视和体验,而不是身体与精神的完整回归。但我们的记者很幸运,这个月,他们在田野里,遇到了真正能把双脚扎进泥土里,脚踏实地让乡村变美的人。
在日照,记者见到的常彦磊不仅提了一个大西瓜,还提着一双布鞋,那是农村最常见的布鞋,胶底、白帮、黑色棉布。他只有自己穿的号码,还好与记者的鞋码差别不大。于是,我们记者采访的第一件事变成了换鞋。
踩着这双鞋,记者与常彦磊一起下地、过河、钻地窖、上货车,一整天的时间里,背着几十斤摄影设备,平日里对鞋颇为挑剔的记者,忘记了布鞋的存在,直到踏上归程。那种舒适,不知是布鞋给的,还是常彦磊和村里人的热情给的。薄薄的鞋底,没有所谓的“黑科技”,让记者深深体会到与大地“亲密接触”的舒适感。而常彦磊,每天就那样穿着布鞋,给村里人送苗、切瓜、浇田,谈笑风生。最重要的是,他把大家种出的地瓜、南瓜卖出了好价钱。
对于脚踏实地在乡村努力的人们来说,布鞋当然不是必需品。在金乡,驻村书记胡远征不仅治理了乡村污水、帮助村民种起了香瓜,還通过品牌运营等现代手段让香瓜成了供不应求的知名产品。无论做什么事,村里人都认定了这个笑呵呵的水务局副局长。
在青岛琅琊镇,有来自河南的“90后”年轻副镇长、来自江苏的退伍军人、来自山西的高端引进人才,他们与青岛当地的年轻干部一起,让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了美丽富足的旅游名村。
无论常彦磊、胡远征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异乡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谈起乡村、走进田野时那份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从何而来?或许只有真正像他们一样脚踏实地扎根农村才能体会得到。
乡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沃土,更是一片需要关爱的、充满希望的田野。到乡村去吧!去体验一把那种脚踏实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