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慧农机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06-07 14:56:16夏娟
新疆农机化 2023年5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农机

夏娟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农机服务中心,甘肃 天水 741020)

0 引言

在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正在向智能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智慧农机的发展和应用,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智慧农机在农业生产应用中通常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和农业发展现状等因素选配,使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

1 智慧农机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智慧农机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智慧农机发展应用的实践中灵活运用物联网和智能生物等新兴技术,形成了农业发展的新模式[2]。当前,很多地方结合当地经济和农业发展现状建立了“县+乡+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智慧农机推广运行模式,初步实现了县、乡智慧农机的广域覆盖,为当地农业绿色环保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已经依托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在智慧农机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明显增加,大型拖拉机配套的各种工具设备更加多样,这些都促进了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此外,多地政府与当地农业院校建立了农机服务协同培训机制,广泛开展智慧农机的相关培训,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3]。

2 智慧农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智慧农机供应机制不建全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的使用,而智慧农机则推动现代农业向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流失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智慧农机的推广和应用。智慧农机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精准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领域的创新发展。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4]。此外,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智慧农业的认知还处于较低水平,多地区的农机经营主体仍以传统农机营销为主,智慧农机市场占有率低,农机生产厂家在智慧农机上的投资较少,严重制约了智慧农机的推广和应用。

2.2 政策补贴力度不足

智慧农机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资金支持,我国现行的“三农”相关政策对农业生产的补贴有着明确的要求,政策补贴可以有效促进智慧农机的推广应用[5]。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农机为主,智慧农机和物联网设备的数量相对较少。智慧农业和害虫预警系统补贴较低,导致设备购置成本过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慧农机的推广和应用[6]。此外,政府对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少,农户只能自费改善基础设施,导致很多农民放弃使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农业机械。

2.3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智慧农机的推广应用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作为基础,随着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践应用,现代农业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技术两个方面,因此与农业物联网相关的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类产品从研发到投入使用期间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绝大多数农民都无法接受这类产品的高昂价格[7]。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 万元,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但相较智能化农业设备的高昂价格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大部分农民仍然无力承担智慧农机的相关费用,如大疆MG-1农业植保机的工作效率虽然是人工作业的40~60 倍,但其购置费用高达52 999 元,大多数农民无力购置,导致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制约。

3 智慧农机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发展智慧农业必须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采取搭建数据库、配备信息化设备等措施提高智慧农机的普及率。现阶段我国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为智慧农机的推广应用创造有利条件。要高度重视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进多种智慧农机之间的数据交互共享,积极探索跨区域作业的新模式,提升农机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度[8]。其次要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智慧农机的推广应用提供网络支撑。虽然这些年我国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部分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率不高,数据传输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因此要持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全域覆盖,提升网络稳定性,同时鼓励并引导农民通过智能终端学习掌握智慧农业相关知识,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

各级政府要结合国家“三农”政策当地经济和农业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大力扶持智慧农业的发展,在智慧农机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性优惠,促进智慧农机的推广应用。同时要围绕资金和人力等方面构建智慧农机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协调农产品经营主体与农业生产主体之间的关系来促进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间的信息交互,确保科技研发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符[9]。基于区域发展现状开展针对性更强的科技研发,提升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率,降低科研成本。此外,要不断优化智慧农机推广流程,促进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时将智慧农机的使用情况反馈给生产厂商或研发人员,不断改进优化农机设备,增强智慧农机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3.3 完善智慧农业基础设施

在智慧农机推广应用过程中要不断加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智慧农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首先,要分类整合耕地资源,结合耕地现状探索适合智慧农机的生产模式;其次,要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溉和防病虫害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最后,要完善智慧农机的配套设施,为智慧农机的推广应用夯实基础[10]。此外,各级政府要帮助企业开拓智慧农机市场,为农民提供购置补贴,提升农业经营和生产主体的积极性。

3.4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智慧农业体系

在智慧农机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只有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才能促进智慧农机的高速发展。首先,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与当地科研院所建立协同教育机制,提升农民发展智慧农业的意识和信息化素养;其次,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让农民掌握必要的智慧农机相关技术;最后,不断完善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而推动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11]。要不断完善智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灵活运用多种新兴技术,促进人与物的交互,进而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控制。要借助农业物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智慧农机生产效能最大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5 健全配套法规体系

智慧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现阶段我国农业法制建设还存在较大短板,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智慧农机产业的发展。各地政府要结合当地经济和农业发展现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法律法规,保护科研院所、农业生产主体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2]。同时要加大对智慧农业相关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了解政策和法律规定,促进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4 结语

智慧农机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产生影响,积极推进智慧农机的推广和应用将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各地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和实际需求等问题,选择适宜本地区农业生产的智慧农机,提高智慧农机的生产效能,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同时要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为智慧农机的推广应用提供人才支撑。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研发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农业机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农机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农机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沃得农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4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4
现代农业
不一样的农机展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