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总目录

2023-06-07 13:30:27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研究

卷首语

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源头活水

张树庭(第1期)

传播的理性与理性的传播

单 波(第2期)

面向数字时代的“时间”研究

吴世文(第3期)

基于实践论的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构

胡正荣(第4期)

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中国传播学者的历史使命

孟 建(第5期)

重视生活史视阈的近现代报刊史研究

范 军(第6期)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生产宣传的理论来源与新闻实践——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为例

张慧瑜(第1期)

“动人以言”兼“动人以行”:中国共产党关于传播的重要理念

张唐彪(第4期)

媒介化社会

元宇宙翻译范式:跨文化传播的可能世界

刘军平(第1期)

元宇宙视域下数字孪生驱动的品牌传播创新机制研究——基于服务型制造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

段淳林 邹嘉桓(第1期)

进化与异化:AI合成主播的言说困境

高贵武 赵行知(第2期)

身体在场·形塑化身·共时展演:真人主播及其“数字孪生”的人-技关系

郝君怡 周 勇(第2期)

虚拟人社会接受度提升之组态路径研究——基于36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向安玲 李亭竹 马明仪(第2期)

关系-信息-场域:非理性因素增强下未来传播模式的探讨

喻国明 李 钒(第3期)

“技术后冲”时代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趋势与路径:基于五大主题的文献分析

史安斌 俞雅芸(第3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治省口号的话语演变

周呈思(第3期)

政务社交媒体新闻叙事中品牌“被标签化”的话语分析

张庆园 李 欣(第3期)

信息疫情的病毒式传播:表征、研究现状与展望

钟智锦 周金金(第4期)

参与·网络·仓储:记忆实践路径下的数字记忆建构

刘 晗(第4期)

刷礼物:网络直播的交互屏幕与身体实践

张丽华 骆世查(第4期)

数字时空与伴侣养成:远距离亲密关系的媒介化实践研究——基于期望违背理论视角

洪杰文 李华伟(第5期)

体验的时刻:红色博物馆传播的访客研究

李 理 邹易颖(第5期)

作为媒介的“驿壁”:精神交往与地理想象

文远竹 沈亚圆(第5期)

认知框架视角下AIGC对媒体融合的影响研究——对30位媒体融合从业者的深度访谈

谢湖伟 简子奇 沈欣怡(第6期)

平台型媒体内容创作者劳动过程中的同意制造与日常反抗

李德团 陈盈伊(第6期)

灾难报道中的框架疲劳效应——基于扎根和实验的混合研究

肖 迪 张奕玟(第6期)

新闻传播学

智能媒介与视障者社会融合的实证分析

杨 柳 林仲轩(第1期)

德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建构——基于8家德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框架分析(2013—2022年)

邹 露(第1期)

中介·去远·现时·连接:理解新闻的另一种视角

李泓江(第2期)

首因效应和跨文化社群认知:文化维度视野中两种新闻形式的比较实验

王朝阳 叶梓辰(第2期)

“适度压力型”政民互动:基于中部省级网络问政平台的数据分析

曹艳辉(第2期)

社交媒体使用、垃圾分类知识与自愿垃圾分类意愿——基于上海市青少年的实证研究

李 武 杨吴悦 艾鹏亚(第3期)

编辑·再造·嵌入:耳机的物质性声景实践

李 娜 高鑫鹏 邓晶心(第3期)

赋能与革新: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体化建设的功能价值、在地经验与现实路径

蒋博文(第3期)

《民法典》传播语境下多元媒介议程设置效果的差异性

王亚楠 蔡枫琳 林仕伟 秦朝森(第4期)

叙事视域下未成年人犯罪新闻报道的呈现与反思——以《法治日报》《检察日报》为例

王丹荣(第4期)

新闻聚合平台深度链接技术法律规制研究

闫宇晨(第4期)

“政治传播史论研究”笔谈

刘海龙 郭小安 侯东阳 马得勇 潘祥辉 向 芬 闫文捷(第5期)

重思三维权力观的概念意涵、理论嬗变及政治传播研究实践

徐 迪 李晓川(第5期)

新文科理念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关键——兼评《新闻传播教育导论》

何志武 董红兵(第6期)

传播与文化

青年群体的媒体使用对政治表达的影响——检验政治知识与媒体信任的调节效果

张明新 常明芝(第1期)

年轻群体微信使用的隐私披露行为影响机制研究:隐私犬儒主义的中介效应

李锦辉 颜晓鹏 张俊杰 周妍红(第1期)

从地方芭蕾到媒体芭蕾:中国乡村自媒体中的人地关系建构

张钧涵(第1期)

数字化音乐叙事嵌入电影表达:缘起、功能与谱系

刘莉莉(第2期)

国产电影对青少年及儿童攻击行为的刻板呈现研究

宿湘林 冯广超(第2期)

“Z世代”青年心理透视:语言亚文化的视角

李英华(第3期)

近代以来国际体坛中国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解析

王 翔 鲍海波(第3期)

痛感与共识:创伤共通感的跨文化连接理路及传播实践——基于生态创伤影像的分析与反思

王 鑫 黄皓宇(第4期)

悬而未决的数字文明:对虚实融合传播的社会认知及反思

肖 珺 黄枫怡(第4期)

社交媒体生产视角下网络用户与生态议题的日常连接——基于“大熊猫粉丝”群体的实证研究

陈笑春 马陈静(第4期)

表演性劳动:网红的粉丝运作逻辑及其文化影响

闫 岩(第5期)

从猎奇到疗愈:虚拟偶像崇拜的技术取向

晏 青 何丽敏(第5期)

不止于“参与式文化”:粉丝文化中的话语协商与争夺实践

祁志慧 苏睿雯(第5期)

赋权视角下全职妈妈的新媒体实践与身份认同——以广州市为例的质化研究

唐嘉仪(第6期)

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新媒体动员路径研究——基于27个省会政务微博的定性比较分析

张 立 孙维茁 辛卓育(第6期)

广告与媒介经济

新文科背景下广告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基于国内48所院校本科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

周茂君 何江移(第1期)

数字广告的核心内涵、研究进展及分析框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分析

高腾飞 曲 韵(第2期)

中国媒体产业化实践和理论间的博弈与汇流——基于央视广告经营发展三阶段的历史考察

张 驰 张允竞(第2期)

需求威胁下的心理补偿:社会排斥对拟人化品牌角色偏好的影响

姜智彬 杨 冲(第3期)

从参与到依恋:一个关照个体心理因素的品牌社区价值共创模型

于婷婷 李昀晞(第3期)

广告隐喻认知机制与认知流程:基于隐喻理论的分析框架

程 明 倪 康(第4期)

品牌直播间技术可供性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正向情感图式的中介作用

王 田 王晨悦 温烨宁 姜毓恺(第5期)

技术与演进:数字营销研究图景——1996—2022年数字营销研究的纵向分析

徐同谦 贾梦珂(第5期)

基于真实市场投放的微信朋友圈原生广告效果研究

康 瑾 李若玥 唐雪彤(第6期)

从玩家到电子游戏的产消者:游戏模组爱好者“产-消”行为约束规则的演变

顾兴正 白 畅(第6期)

新闻传播史

军情密报与信息公开:宋代边报走进新闻传播的途径及影响

魏海岩 王亚莘 都海虹(第6期)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