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维杨
(福州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纵观目前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存在许多管理问题,使建筑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梳理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强化责任意识,创新管理模式,采取实效性强的优化措施加强管控,构建长效的管理机制,在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助力城市发展。
市政工程建设期间,成本管控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在项目前期,部分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脱节,设计过程中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盲目套用既有设计方案,忽略了工程造价控制,后期需大幅度调整施工图纸,从而增加造价。部分施工方案着重追求实用功能,没有充分考虑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缺项、漏项、不全面、针对性差等问题,无法作为编制造价的依据,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工程变更,对造价产生很大影响。施工阶段由于施工方案选择不合理、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给施工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造价管控。市政工程竣工阶段,部分施工单位虚报价格,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业主方未联合参与竣工检查,对施工资料文件审核不严格,尤其是受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决算超预算,增加业主方的投入成本。
市政工程通常涉及道路、绿化、交通、电力、燃气、给排水、照明等多个专业,参建单位众多,交叉施工作业频繁,需要加强各单位间的沟通协作。此外,市政工程隐蔽项目多,加大了工程质量管控难度,并且市政工程施工还存在诸多质量通病,如道路工程完工后出现填土路基沉降过大且不均匀、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甚至有开裂现象、桥头跳车、道路面层开裂或形成坑洞、路面粗糙、沥青混凝土路面损坏、管道挤压致使管道破裂等问题。
传统的市政工程施工招投标中,一般根据中标单位报价确定中标候选人,导致施工单位投标时忽视了质量要求,为了获取利润,压缩成本,以牺牲产品质量来弥补亏损。另外,外界环境影响、管理模式陈旧、信息化水平低、施工技术落后、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均是市政工程发展的桎梏,需要进一步优化市政道路质量管控体系,以有效避免工程后期出现质量问题。
目前,市政工程项目安全风险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虽然参建各方都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但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过程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1)安全责任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责任压力传导不够、部分施工人员存在侥幸心理,需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2)安全风险防范难度大、风险预控能力不足,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3)动态监测、应急抢险人员的抢险能力及设备配备不足,险情处置能力有限。
(4)安全文明施工缺乏标准化参考依据,日常监督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5)安全生产管理任务重,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水平不足,导致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不深入,严重制约了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水平。
2.1.1 加强设计优化比选
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质量对工程的建设效益至关重要。无论哪个设计阶段,都要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在方案评审、初步设计比选、施工图审核等环节,通过创新标准化设计等方式不断优化设计。进行经济比选,既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又能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建设投资实现双赢,从源头上做到提质增效。
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设计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设计全过程及成本处于受控状态,可着力项目设计优化、管控,以达到节省项目投资成本目标。要想强化落实限额设计,设计方案要兼顾工程安全、质量和功能要求,避免出现为了节约造价而忽略技术需求,或过度保守设计现象。
2.1.2 优化施工方案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可有效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施工方案设计应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施工地段的管线分布、地上建筑、周围生态环境等内容,尽量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应合理安排、处置地上建筑、地下管线,降低拆迁成本。要全面考虑技术要点及施工措施,避免出现缺项、漏项、增项等现象。此外,施工方案需要进行充分论证和比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和审批要考虑经济性。
2.1.3 强化工程变更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工程变更,有些变更项目涉及金额巨大,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管理至关重要。可从完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加强控制容易发生工程变更的方面着手,在遵循施工合同条款及工程变更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确定成本变更幅度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同时,加强管理签证办理,严格执行有关要求和规范,及时整理、归档变更方案可能造成的索赔问题,以便后期管理。
2.2.1 优化招投标机制
招标人可通过专家咨询论证或者委托专业招标代理机构的方式编制招标文件,明确招标需求,优化招标方案,确保招标文件合法合规、科学合理。严格遵守国家招标管理法律法规要求,在完善招标文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评标方式,引进综合实力强的施工单位。为了提高市政项目的智慧建设、绿色建设发展水平,传统的市政项目建设模式正在转变,如某市政项目以推广市政构件全预制化为契机,改变了施工招投标中的评标方式,将唯价格论的评标模式转变为综合评估法。对各个评审因素进行标准量化评审计分,以综合评分的高低确定中标单位,以较全面地反映投标人的素质,与管理模式、管理经验、管理团队良好的施工单位合作,保证项目质量。
2.2.2 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为更好地适应市政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除了传统的监督检查、执行三级检查制度外,需要创新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例如,某市政项目建设过程中,推出的创新管理模式:践行样板先行制度,选取样板段施工,为整个项目提供建设标准;执行材料溯源制度,以预制雨水口为例,不仅对进场的成品构件进行质量把控,还将管控链条延伸追溯到产品生产前端,逐一管控组成构件的水泥、钢筋、石料等原材料;创新引入第三方检查机构,不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这种随机性更能体现真实的项目情况,从而对各阶段的施工质量和材料控制起到督促改进作用;采用云监控平台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采取3D 扫描、CCTV 检测等手段把控地下管网施工质量,为工程质量管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2.3 运用信息化管理
探索信息化和智能化项目管理方案迫在眉睫,设计开发应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多方协同、精益管理,创建智慧化、集成化与人性化的建设环境,实现便利、高效和快捷的项目管理方式。
项目管理平台主要包括项目数据库和项目文件库,实现全方位信息化。项目信息实时可查、可调用,能够及时了解项目进展、进度节点、节点完成率等指标。此外,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动态管理机制、项目平台滞后提醒体系和节点预警机制,可通过进度跟踪与检查,对节点滞后项目作出预警,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优化项目监督流程,有效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科技赋能,助力市政项目品质提升。
2.2.4 积极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通过产学研合作,引入高校科研团队,共同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成果转化,助力市政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传统市政工程的混凝土构件一般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人工成本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市政工程混凝土构件预制化具备工厂制造、现场拼装、绿化建造等优点,目前,桥梁预制梁片、桥梁栏杆、预制雨水口、预制管道基础、预制检查井、预制路沿石、预制路灯线缆槽、路灯手孔井等使用频率最高、体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另外,综合杆和综合箱也值得推广,综合杆整合了照明路灯、交通标牌、交通信号等功能,实现了多杆合一,并在杆件上预留搭载设备接口,在杆件顶部通过加装设备可实现5G 微基站等功能。综合箱整合了交通、通信、电力等多个专业需求,统一布设于综合机箱内,实现了多箱合一,通过这种集约化设计,可减少杆件数量,让城市空间更加简洁、清爽。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市政工程管理及技术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更加专业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管理水平,为了保证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可以组织市政工程项目技术骨干进修培训,将其学习到的先进技术、理念运用到市政工程建设中。另外,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样需要引起重视,以提高施工团队技术力量。各参建方可通过到其他优秀工程项目观摩学习,汲取经验,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更科学的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示范工程,提高企业形象。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发展理念,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安全生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机制,制定安全生产、消防、防汛防台、事故灾难应急等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建立考核机制,明确各方安全工作目标、安全生产责任范围、考核标准等,层层分解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形成人人讲安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可通过公众号、工作群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在公共区域张贴安全生产海报挂图、电子屏循环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片等方式,增强员工防灾减灾意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加强典型案例剖析,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全体员工汲取经验教训,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履行自身安全职责,切实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营造人人学安全、重视安全的氛围,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
安全文明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优化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合理布局生产、办公、生活区域,优先布设提升现场标准化形象的设施,如大门、接待室、围挡、门禁系统、标识标牌、洗车台、钢筋加工场、搅拌站、临时用电与照明、安全通道、临边洞口防护、消防设施等。所有进入市场的材料都要设立标牌,根据品类码放,并做好台账登记,禁止出现物料高空抛落的情况,跟进有损材料机械的行为,保证操作地点整洁、干净。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应结合项目实际对预案进行评估、修订,明晰责任分工,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加强抢险救灾物资的日常管理,规范采购、储备、调用、报废等工程程序,建立台账,淘汰过期陈旧储备,及时补充更新,切实保障应急所需。强化应急抢险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全员自我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组织实训演练,进一步检验预案的针对性,优化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加强应急值守,全面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总之,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应做好建设管理工作,重视造价控制、质量要求、安全防范等问题,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