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路径研究

2023-06-07 05:48王小松
新西部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广西育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既有理论支撑,也是时代呼唤。促进二者有效融合,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理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各自建设以及相融合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探寻二者相融合的有效路径,显得尤为迫切而且十分必要。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以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开展二者相融合的路径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德树人:二者相融合的重要意义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3]不管是“思政课程”教育,还是“课程思政”教育,二者最终的目标殊途同归,都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可以相融合,也必须相融合,唯有此学校才能更好地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有利于解决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遇到的难题,真正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疏通“课程思政”建设遇到的阻碍,彻底疏通每“一段渠”,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弥补当前“课程思政”模式“单向度”有余,“多向度”不足的缺失;有利于广西高职院校形成“三全育人”和“大思政课”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现实困境:二者相融合遇到的难题

(一)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明确提出“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因此,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六个要”的素质要求和“八个相统一”的课程建设目标,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思政课程”建设各项工作,解决“思政课程”建设遇到的关键难题。

首先,思政课教师“六个要”素质仍需提升。“六个要”素质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5]是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之本”,为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指明了方向。广大思政课教师能够自觉做到“六个要”素质要求,是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6]但是,思政课教师如何善于从政治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特别是将纷繁复杂、乔装打扮、居心叵测的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使学生达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能力亟需提升。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中涌现出了,诸如“魅力教学法”“影视教学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对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然而,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创法。因此,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继续探索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如何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就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读懂、读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用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打开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即在视野要广方面下苦功夫、下大功夫,练就一身“真功夫”。

其次,对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还需完善。“八个相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7]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这几年,广大思政课教师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还需完善。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思政课必修课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論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除了必须开齐、开足思政课必修课,广西高职院校还可以结合区情、校情开设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例如:开设广西红色文化教育、大学生清廉教育、乡村振兴概论等课程,构建思政课“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的课程育人模式,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这有利于培养许许多多爱党爱国爱广西、清正廉明、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优秀大学生。要开设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不仅课程设置要合理,教材建设也至关重要。然而,广西高职院校中只有一些学校开设了门数很少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教材建设方面更是存在很大空白。因此,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录制、编写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在线课程、教材等,增强建设思政课课程体系的能力,完善“思政课程”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课程和教材支撑。

“打铁还需自身硬”。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按照“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通过认真自学、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学术研讨、课题研究、专项培训、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提高自身教科研水平和育人能力,为思政课教学和“思政课程”建设以及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合作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广西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遇到的主要阻力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8]广西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建设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当然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一是思想认识层面。广西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缺乏必要、正确、深刻的认识,没有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影响甚至决定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性,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部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不能坚决、彻底地贯彻落实上级和各自所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政策。

二是信心能力方面。广西高职院校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美好前景信心不足,认为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应该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而且这项工作又苦又累,只会增加额外工作,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看不到什么希望,因此缺乏建设“课程思政”的信心。还有一些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途径不佳,合作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具体表现为:某些教师不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所授课程教育,不清楚怎样深入挖掘蕴含在所授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所授课程教学的自觉性、计划性、科学性、实效性不足,致使所授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少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也没能有效消除“纤陌交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隔阂,没有深入加强与思政课教师在思想认识、教学方法、示范课堂、团队建设、学术研讨、课题申报、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联系,没有形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水乳交融的一家人”局面。

开展“课程思政”工作,除了思政课教师参与之外,其他各类课程教师是最主要参与者。因此,其他各类课程教师更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思政”工作,从行动上做实、做细、做好“课程思政”工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以及与“思政课程”相融合创造良好氛围。

化解之道:二者相融合的有效路径

根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在“三全育人”和“大思政课”视域下,构建德育为先、系统集成的“多元主体、纵横立体、畅通一体”“三体交融”的育人模式,为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融合提供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一)“多元主体”:以协同育人为目标构建思政课教师和各类课程教师共同体

广西高职院校教师可以构建“思政课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教育课教师+实践类课教师”的合作模式,即思政课教师和各类课程教师在教学全过程,均要时刻铭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均要牢固树立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育人育才的理念,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通过结对共建,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开展集体备课、撰写教案、听课评课、教学比赛、申報课题、实践教学、教材编写等活动,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练就一支优秀师资队伍,构建思政课教师和各类课程教师共同体,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奠定人才基础。这也是广西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条件。

(二)“纵横立体”:以协同育人为目标建成学校类别共同体

在“三全育人”和“大思政课”视域下,以协同育人为目标,广西高职院校各部门、各教学单位有必要建设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中,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建成学校类别共同体,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搭建至关重要的合作育人载体与平台。这也是广西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重要环境和主要力量。

(三)“畅通一体”:以协同育人为目标形成学校治理能力共同体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高校,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制,就是要加强党委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要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保驾护航。[9]广西高职院校领导应当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各项工作,加强学校顶层设计,制定有利于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各项制度。例如,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设立了思政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出台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极大地促进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因此,广西高职院校领导要当好“统帅”,在学校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保驾护航,疏通“中梗阻”即各单位、各二级学院(系部)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政策不到位的现象,打通“最后一公里”即个体(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执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政策有短板的现象,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形成学校治理能力共同体。这也是广西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组织力量和制度保障。

以“多元主体”为人才基础,以“纵横立体”为重要载体,以“畅通一体”为制度保障,共筑“三体交融”的育人模式,为广西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可行、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6-12-09(01)。

[2][7]《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载《人民日报》,2019-03-19(01)。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载《人民日报》,2018-09-11(01)。

[4][5][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载《人民日报》,2019-03-19(01)。

[8]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9]陈艳:《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110-112。

作者简介

王小松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广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广西广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广西尼的呀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