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婷 陶煜东 任宇 赵旭昊 常笑 徐哲
摘 要 早熟梨因其成熟早、肉质细腻、汁多味甜等特点深受苏南地区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扩大太仓市早熟梨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其早熟梨栽植的质量及效益,从基地选址、品种选择、苗木质量要求、定植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太仓市早熟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早熟梨;绿色高效栽培;江苏省太仓市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4.007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理位置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5 ℃,年平均降水量1 097.1 mm,年平均日照时间2 085.9 h。太仓市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南北方果树均有分布。且自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太仓市果树产业发展迅速,品种不断引进更新,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其中太仓市梨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约占太仓市果品种植面积的20%,成为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近年来苏南地区的消费者对水果的品质和鲜食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早熟梨凭借其汁多味甜、肉质细腻、上市早的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以太仓市福田家庭农场为例,福田家庭农场是太仓市最早规模化种植苏翠一号、翠玉等早熟梨的果园之一,年产量高达2 000 kg/667 m2,
田头批发价保持在10~14元·kg-1,零售价在16元·kg-1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致富的标杆。为进一步促进太仓市早熟梨产业的高质、高产发展,增加果农的种植收益,笔者从基地选址、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太仓市早熟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1 栽培技术
1.1 基地选址
选择远离工厂,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0.8 m以下的田块;土壤富含有机质、土壤耕作层0.5 m以上,土壤pH值6~8,含盐量不超过0.12%,园地周围1 000 m范围内的土壤、空气和水均不受污染。
1.2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性好、丰产性强、品质佳、果形优、适合本地生产的早熟梨品种,如苏翠一号、翠玉、翠冠等。
1.3 苗木质量要求
选用以杜梨为砧木的嫁接苗,要求苗高在100~120 cm,嫁接口以上5 cm处茎粗大于0.8 cm;嫁接口愈合良好,整形带内有8个以上的饱满芽,有5条以上长20 cm的侧根,无检疫性病虫的鲜活苗木。
1.4 园区建设规划
1)果园四周应种植高大乔木或灌木作防护林,但禁止选用桧柏类树种,防止成为梨锈病的转主寄主;禁止选用樱花、红叶李等核果类树种及红叶石楠,防止梨小食心虫转主为害。
2)将果园以道路划分为方块状田字格,园内修建主干道、支路和操作道,形成网状道路;主干道宽3.0~4.0 m,支路宽2.0~3.0 m,操作道宽
0.6~1.0 m,以满足果园生产操作和运输要求。
3)采用平棚架栽培方式,每个平棚架的面积宜为0.53~0.67 hm2,以便于品种划分与栽植管理。平棚架网上应架设滴管,以做到肥水均衡,稳定产量并提高质量。
4)起南北向垄畦栽植,垄畦长40.0~50.0 m。定植前开好沟系,垄畦之间的排水沟深0.4~0.5 m,中间高,两头低,水排向南北两头的暗排。暗排深0.7~0.8 m、宽0.6~0.8 m,以水泥浇砌并上置水泥盖板;最后以直径0.8 m的水泥暗管贯通,汇集后排向外河。
1.5 授粉品种配置
苏翠一号、翠冠、翠玉等早熟品种花期相近,可互为授粉品种,可每个主栽品种配2个授粉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为4∶1。
1.6 定植管理
1)12月初至翌年3月初定植。在定植前预定梨苗品种和数量,苗木数量需比规划数量多5%~10%,作预备苗。并按2~3 t/667 m2的施用量备足有机肥。
2)整地作畦。平整土地后按规划的株行距做畦,南北行向,充分捣碎土块,使畦面呈弓背型,畦顶需高出沟底50 cm以上。为实现早期丰产,先期株行距可为2 m×4 m,待有产出之后,依据树势及结果量做好间伐工作,一般在种植6年左右后,以4 m×4 m的株行距作永久栽培,以便于除草机等小型机械进出作业。
3)挖定植穴。按先期株行距,用石灰等做好定位标记后,在畦中央挖深0.4~0.6 m、直径0.6~0.8 m
的种植穴,生熟土分开放置。
4)施加底肥。每穴施腐熟有机肥25.0~30.0 kg、
过磷酸钙0.5~1.0 kg,与生土混合均匀后回填至种植穴底部,再用熟土填于其上,并做1个高出地面20~30 cm的墩[1]。
5)根系处理。及早解除苗木残留的嫁接绑膜;剪除受伤或霉烂的根系,适当剪短超过30 cm长的根系;修剪后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浸泡4~12 h,以防病虫害侵染;种植前可浸蘸由萘乙酸生根粉和黄泥浆混合而成的糊状物,促进苗木发根。
6)栽植。在定植墩中心挖小穴,将整理过的梨苗垂直放入穴内,舒展梨苗根系,并用细土填入根间;轻提果苗后再填土踏实,根颈应高出地面2~3 cm[2]。栽后浇透水,遇晴天干旱天气应及时进行二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1.7 土肥水管理
1.7.1 土壤管理
幼龄梨园结合秋冬施基肥进行适度耕翻,保持土壤透气性;其余时间可通过覆盖秸秆、生草、地膜等措施保持土壤湿度与温度。
1.7.2 肥料管理
1)基肥。于9月底至12月施用基肥,宜早不宜晚。選择充分腐熟的畜禽肥,每667 m2施畜禽肥2 500~
3 000 kg+过磷酸钙50~100 kg,可根据树势适当调整,采取条状或环状法施肥。
2)萌芽肥。萌芽前15 d(2月底至3月初),每667 m2追施51%复合肥[m(N)∶m(P2O5)∶m(K2O)=
17∶17∶17]10 kg+尿素5~10 kg。
3)果实膨大肥。早熟品种宜在5月下旬至6月初施入果實膨大肥。每667 m2施45%复合肥[m(N)∶m(P2O5)∶
m(K2O)=15∶15∶15]20~25 kg+硫酸钾肥15 kg。或直接施用配比好的高钾复合肥。
4)采后肥。果实采收后30 d内,对成龄树适度施采后肥。每667 m2施尿素8~10 kg,并结合防病治虫施加磷酸二氢钾等水溶性肥料作叶面肥。
1.7.3 水分管理
为应对苏南地区春雨季节、梅雨季节、夏季台风暴雨等异常降水天气,种植园内需配备完善的排灌系统。若花前连续15 d、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连续7 d以上无雨,应及时灌水;果实采收前7 d应停止灌水。梨园最适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
1.8 整形修剪
1)冬季修剪。从落叶后到次年萌芽期,对当年新梢进行回缩,对过密或无用枝条进行疏除,将2~3年生健壮枝条作为翌年主要结果枝培养。
2)夏季修剪。从4月下旬至8月下旬,采取抹芽、剪梢、拉枝等措施控制树体生长,平衡树势。分阶段进行多次拉枝,避免拉伤、折断树枝。同时,拉枝时需注意枝条与主枝的角度与分布,平棚架栽培侧枝尽量与主枝保持垂直,相邻侧枝间距保持在30~50 cm,以提高空间与光照的利用率。
3)疏花疏果,以控制梨树负载量。①疏花芽。可结合冬季修剪疏除多余的腋花芽、顶花芽,疏花芽以短截回缩为主,防止树体内膛中空。枝条上花芽间隔以15~20 cm为宜,抹除过密的花芽。也可在花芽萌动期进行花芽疏除。②疏花序。在花蕾分离期至落花前进行,依照弱枝少留、壮枝多留的原则疏除花序,花序间距保持在15~20 cm;一个花序内应保留外围花,疏除中心花。③疏果。落花后10~15 d开始疏果,花期天气正常宜早疏,花量多、树势弱、着果率高的应早疏,反之则迟疏和少疏[3]。一般每隔15~20 cm留1果台,每果台留1果,每个果保留25~30片叶。
1.9 套袋
疏果后进行套袋工作,套袋前需全园喷1次杀虫杀菌剂(80%代森锰锌8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液、25%吡蚜酮2 500倍液),确保全树均被喷洒,重点喷施果面。绿皮梨幼果期应慎用油剂或粉剂农药,以防污染果面。药液干后立即套袋,套袋前1 d可喷雾处理纸袋,使其受潮变软,提高套袋速度。
2 病虫害防治
太仓市梨树主要病害有干腐病、干枯病、轮纹病、锈病、黑星病、黑斑病及炭疽病等。梨树主要虫害有蚜虫、梨小食心虫、梨瘿蚊、梨花网蝽、刺蛾、叶螨及金龟子等[4]。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使用生物农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适宜的剂量和施药方法[5]。
2.1 农业措施
1)冬季做好清园工作。修剪结束后,对主干和主枝涂布涂白剂(石硫合剂25°Bé原液0.5 kg、食盐
0.5 kg、生石灰3.0 kg、水5.0 kg混合),随后清除园内残存的枯枝落叶及疏除病虫老枝等,将残枝病叶经过深埋隔离或粉碎处理后与羊粪一起高温腐熟后再还田,减少病害传播侵染及提高土壤肥力。2)翌年萌芽前,全园喷施5°Bé石硫合剂1次,以降低虫口基数。
2.2 物理措施
园内合理使用杀虫灯,诱杀金龟子、夜蛾等趋光性害虫;均匀挂放性引诱剂,诱杀梨小食心虫等成虫;适时挂放黄板,诱杀蚜虫等对黄色敏感的害虫。
2.3 生物防治
全园生草,保护病虫天敌,如草蛉、七星瓢虫、鸟类等,或直接投放赤眼蜂。果园外种向日葵,可吸引梨小食心虫、桃蛀螟集中产卵于葵花上,便于集中喷杀。养殖鸭子可吃蜗牛和地下害虫。
2.4 化学防治
太仓市梨树病虫害常用农药参照表1。根据农药标签所示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使用完的农药袋、农药瓶、肥料袋等包装应分类收集,集中交到农药包装回收点集中处理。
3 采收
3.1 采收时间
太仓市早熟梨一般在7月初开始陆续采收,有条件的可在果品成熟期前后5 d左右采集样本,测量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否达到适合的度数,用于鲜销的梨果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2为佳。采收应安排在上午天气凉爽时进行。
3.2 采收方法
适时采收是提高梨果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可通过果皮、肉质、口感等变化或糖度测定来决定采收时间。先采大果,7 d以后再适时采收小果。注意轻采、轻放,使用采果剪,果柄不可超出果面,出园搬运时轻拿轻放,减少碰伤。
3.3 分级筛选
剔除有暗伤、破损、斑痕的果实。大小在400 g以上的为一个包装规格;350~400 g的为一种包装规格;220 g以下的剔除,包装成箱后放入冷库或直接装车运出。
4 结语
苏南地区早熟梨市场广阔,且经济效益显著。太仓市需因地制宜引进优质的早熟梨品种,实行标准化和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提升梨果质量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厚山,赵京刚.果树栽培技术新思路综述[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2):243-244.
[2] 王初田.梨营养价值分析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12):34.
[3] 袁腊梅,肖秋云,陈小云,等.早熟梨棚架栽培技术[J].福建果树,2005(3):43-45.
[4] 王大兴.翠冠梨在通安镇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46-47.
[5] 李刚波,樊继德,赵林,等.江苏徐州地区早熟梨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8(22):
202-204.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