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国
[摘 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对企业的综合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判断标准,与此同时,伴随着企业管理理念更新迭代、互联网与大数据科技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各行各业的企业运营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获取更多的生产资源与消费群体,就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推动企业营运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增强企业的综合治理能力,丰富风险管理思路,通过统筹规划企业各部门资源配置与资金分配方案,有效提高企业内控质量与经营效益,尽可能弥补经营过程中的短板,减少损失。因此,构建并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实施内控措施,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已成为企业现阶段非常关键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国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策略;内控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变化,各行各业的企业近年来都逐渐将内部控制工作提上日程,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提升企业综合治理水平的关键手段。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应当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是当前企业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许多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面临诸多难点,如内控制度有待完善、内控思维有待培养深化、内控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短板等,因此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时要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积极理性的管理态度,加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步伐,持续不断地为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鉴于此,本文阐释了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的相关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1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相关内容概述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发展阶段,基本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依赖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第二个时期,财政部于1984年颁布《会计人员工作规则》,正式提出内部控制这一概念,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跨国企业出现,到2004年前期,陆续发布有关采购、担保、投资等各方面企业内部控制试行文件,逐渐形成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标准。第三个时期,自2004年至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处于发展阶段,国家对现代化企业以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为核心,逐渐完善了内控审计、内控评价、内控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指导性管理意见,内控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
企业实施的内部控制管理,主要指通过对全部门流通的所有财务数据进行统筹协调的一种管理机制,改善业务与财务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相互独立的不良局面,其主要特点是灵活度与时效性较强,且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具有更强的可控性,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完善财务内部管理,推动企业管理决策更加科学,提升企业综合运营质量与市场竞争优势。
2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完善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完善的内控体系能够使员工按照科学的工作秩序完成工作任务,有效约束员工行为,同时为企业的管理监督提供依据,这就保证了企业经营活动始终处于一个安全范畴,不会因违规操作而造成严重纰漏,也有助于企业提前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对薄弱环节潜藏的风险及时进行防控,做好内控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形成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增强企业对各类风险问题的预警与处置能力。
其次,有利于促进业财融合。在完善的内控体系背景下,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数据信息可以做到实时共享传输,不管是企业管理决策的确立还是具体项目的推进,都需要全面的内部数据信息作为支撑,而内控管理的关键优势就在于有效提高了企业沟通协调性。各部门人员全部参与内控活动,为业财融合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不仅有利于企业预决算更加科学合理,也有利于分别提高财务和业务的管理质量,大大增强了企业的业财融合实力。
最后,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内控管理背景下,企业的资金流运转情况变得更加稳定,不论是企业的项目投资还是筹融资行为都建立在对现行资金流运转情况的精准判断之上。完善的内控体系正好保证了资金管理的高稳定性,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实力,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打好后盾[1]。
3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完善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内控意识薄弱,内控氛围不浓厚
长期以来,部分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过度强调经济效益的实现,忽视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展的正向意义,因此企业在这方面的人力與技术等投入都稍显不足。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讲,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知相对浅薄和滞后,有可能认为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是做无用功,认为其不仅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进度,甚至还会增加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
3.2 企业内控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与内控管理目标的设定比较模糊,导致相关联的内控制度建设缺少完善的结构与内容,各部门间的内控责任划分不清楚,同时内控工作的执行流程没有在制度中得以详细体现,企业员工无法根据明晰的指令执行内控措施[2]。除此之外,企业在内控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有时因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调研,导致颁布的内控工作准则等指导性文件与现实的工作脱节,凭借经验主义制定规则的情况比较常见,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各岗位工作任务与内控管理机制是否适配的关键性问题。
3.3 企业内控管理中审计监督不到位
部分企业在对内部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后,对内部审计监督的整改工作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审计整改没有落到实处,不少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如审计报告不够详尽、审计人员与个别部门存在人情关系等不良现象,导致审计结果不够公正客观,但面对诸如此类问题时,审计整改工作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标语化、口号化情况普遍,整改力度与整改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在审计的岗位设置、人员设置及审计责任制度建设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3.4 企业内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控管理信息化平台相对落后,导致不同部门间的各类数据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抵达目标部门,这就直接限制了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比如,企业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一即对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核算,这个过程需要录入庞杂的单据、凭证及其他形式的财务证据,但部分企业可能由于内控系统落后,大量的数据信息还要依赖人工报送等效率较低的方式,无法在内控系统中实现快速扫描及互传,这就变相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不仅如此,人工作业还有可能因数据错误、分析误差及重复核查等原因导致额外工作,不仅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显得内控管理效率低下[3]。
4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完善的优化策略
4.1 树立正确内控理念,培养内控文化
首先,由企业管理者带头,树立正确内控理念。为了使企业各部门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视度与认可度,就要依赖管理者强大的号召力与领导力。在工作中,管理者要主动学习并领会相关法规政策,对最新颁布的有关内控制度、内控考评指标等各类内容进行有效解读,在此基础上将关键内容传播给企业员工。召开以内控体系建设为主题的工作会议,若线下条件不允许,可利用好线上会议平台分批次对员工实现内控理念的传达,确保每一位员工对内控管理形成良好的认知意识。
其次,为了营造健康的内控管理氛围,企业应将内控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企业文化作为员工与组织共同的价值观综合体现,具有改善员工工作行为的强大优势。因此,企业可考虑将内控知识通过文化建设的手段进行宣导教育,比如在员工的生活区、休闲区等设置内控文化专栏,印发内控知识问答刊物,通过企业公众号、官网向员工个人社交账号推送企业最新内控工作进度。总之,将有关内控管理的内容以各种渠道传达给员工,让企业全员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肯定内控工作的意义,形成健康的内控氛围[4]。
4.2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优化工作流程
首先,企业应立足实际,明确内控管理目标,在以目标为导向的基础上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将目标分解至部门、岗位、个人,阐明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通过对岗位工作任务与部门间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建立更为全面的岗位责任制度。与此同时,还要完善企业的组织架构,划分各层级的管理权限与责任顺序,确保各部门员工都能够按照规范的流程积极响应内控工作,对于不能履行岗位责任的,按照制度要求有序进行追责问责。
其次,在优化工作流程之前需要做好调研,企业可通过安排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组织调研活动,通过分发调查问卷、一对一面谈等方式,广泛收集员工对内控管理的意见与建议,询问其在内控管理模式下遇到的工作难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内控执行方案,尽量避免经验主义造成的理论与实际不匹配的情况,尊重客观分析结果,使员工能更好地遵守内控制度要求,按照更优的工作流程行事[5]。
最后,完善的内控体系具体表现为财务资金的稳定运行,而财务资金在每一内控环节在合理的波动区间内浮动,离不开全面的资金预算管理。因此,应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充实内控体系的内涵。企业在资金拨款前期必须具备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案,确保预算调整的灵活性,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各部门按照预算方案给出的资金定额开展工作,确保企业资金运转状态符合内控管理要求,确保企业各部门的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遵循内控工作流程。
4.3 提高审计监督地位,强化审计职能
首先,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在梳理企业的工作流程与组织架构时,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出来,特别是与财务部门划分好权责界限,确保审计监督岗位的独立性与公正性。与此同时,要重视对审计人员工作能力与工作价值观的培养,内审人员在执行审计监督的过程中,要以公正客观的工作态度记录所有的内控问题,不能避重就轻,确保得出的审计结果是全面且真实可靠的。其次,为强化审计职能,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要加快审计信息化的应用,不断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对企业各部门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如建设“业审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实时掌握业务进展情况,同时有目的地培养或引进审计信息化人才,加强对互联网审计、智能化审计的应用,从改进管理工具与提高人才质量的角度共同促进审计监督的工作效率与时效性的提高。
4.4 加强对内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进程
首先,企业要确保内控管理目标与信息化建设目标协调一致。按照企业现阶段的规划和管理要求,由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对内控系统进行升级重塑,若企业自身不具备过硬的技术服务条件,应积极与市场软件公司合作,为企业量身定制内控系统的相关管理模块和功能,始终保证信息化建设中所涉及的所有功能模块与企业内控工作高度契合。
其次,为确保内控管理系统运行流畅,企业要特别注意定期对配套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换,做好基础设备的维修工作。内控信息化平台不仅涉及软件功能的使用,还涉及许多常用的硬件设备,比如为了使相关的财务凭证在系统中快速传输,企业会给各部门配置扫描设备,人员通过扫描仪对本部门产生的凭证单据直接扫描,在系统中自动识别转换为电子凭证,为财务部门收集规整数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企业要关注此类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故障问题时要及时排除,避免因设备问题影响正常的内控工作。
最后,企业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内控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问题。互联网时代在创造海量数据信息交汇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负面数据,有不法分子会对企业数据库进行恶意攻击、病毒植入或实施其他危害企业数据安全的行为,企业可能会面临数据错误、关键数据丢失、重要财务信息被窃取等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在加强内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数据安全的防御,做好系统的访问管理与密钥管理,提高系统安全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财务、业务等各方面管理工作有序推进,确保企业各项信息数据流通合法合规、财务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增强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了企业有可能面临的重大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对内控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企业中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并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不断调整优化内控管理体制机制,查漏补缺,发挥审计监督对内控管理的鞭策作用,最后重点加强对内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提升整个内控体系的运行效率,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帅. 基于内部审计视域刍议企业内控流程梳理与风险管理问题[J]. 经济师,2022(9):91-92.
[2]陳晓龙. 浅谈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J]. 中国市场,2022(23):157-159.
[3]陈春丹. 集团企业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和监督[J]. 现代营销(上旬刊),2022(7):145-147.
[4]刘曜嘉. 企业内控管理中弱点及应对策略[J]. 中国中小企业,2022(5):80-82.
[5]邓阳. 内部审计视域下企业内控流程梳理与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22(8):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