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进朝 孙胜显 李轩
摘 要:【目的】了解国内外海洋装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进程,预测未来研究发展热点和趋势。【方法】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及美国科学网核心数据库收录的1992—2022年国内外海洋装备领域相关文献的发文趋势及研究热点等进行剖析。【结果】国内外海洋装备领域的研究均呈现不断升温趋势,但国内起步较晚;国内外均缺乏高产和高影响力的作者及研究团队;国外研究热点集中在“性能”“系统”等方面,国内研究热点聚焦在海洋腐蚀与磨损等领域。【结论】促进国内海洋装备研究,要从加大支持力度、构建合作研究平台、推进系统性研究三个方面入手,推动研究不断深入。
关键词:海洋装备;研究进展;文献综述;CiteSpace;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P7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3)09-0112-04
Abstract: [Purpos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rine equi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edict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otspot and trend.[Methods] This study uses the core collection database of the American Science Network and the relevant core documents included in CNKI as the data base, and uses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publishing trend and research hotspot of the relevant documents in the field of marine equi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1992 to 2022. [Findings]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arine equi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shows a rising trend, but the domestic research starts relatively late; it still cacks in high-yield and influential researchers and team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Foreign research focuses on "performance" and "system", while domestic research focuses on marine corrosion and wear. [Conclusions] To promote domestic marine equipment research, we should start from three aspects: increasing support, building a cooperative research platform, and promoting systematic research.
Keywords: marine equipment; research progress; journals reviewed;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0 引言
随着人类利用海洋活动的不断深入,海洋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战略优势、增强综合国力的必要因素[1]。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决定了海上的一切活动必须依赖相应的技术和装备[2]。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为全球海洋资源高效开发、管理与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海洋物质原料与产品技术基础,该产业以高技术、高科研投入、高工程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等为特征,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把海洋工程装备当作开发海洋的利器予以重点规划[3]。近年来,学术界对海洋装备的关注不断增多,主要涉及海洋运载装备、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海洋渔业装备及海洋施工装备等[4]方面的研究。海洋装备的研究已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深入对比、剖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促进我国海洋装备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将“marine equipment”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搜索到3 081篇文章,通过数据清洗剔除参考价值较低的文献,最终得到1 868份外文样本文献;国内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网络出版总库中的核心期刊数据库。在CNKI数据库中以主题“海洋”AND “装备”及手动选择“核心期刊”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文献893篇;经过数据清洗,最终获取中文样本文献381篇。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通过软件生成图谱,结合Excel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归纳与分析,揭示相关文献的发文趋势、发文内容等,从而更加直观地反映国内外海洋装备研究现状及热点。
2 海洋装备研究现状
2.1 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对于分析某领域发展态势或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如图1所示,2010年之前,国内外学者对海洋装备领域的了解较少,各国对于海洋装备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之后,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海洋装备领域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海洋装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有明显起色,特别是在2013年,我国相关研究的发文量达到22篇。2015年以来,我国有关海洋装备的研究进入稳步增长阶段,这与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有着直接联系。而国外关于海洋装备研究的文献在2016年之后增长速度较快。
2.2 作者分析
由表1可知,外文样本中发文最多的是美国作者Delatorre,其发文量高达8篇,主要利用各种装备对海洋等水域的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并相应提出若干有关沿海固体废物管理的建议。其他发文量较高的作者还有Wang[6]和Aziz等[7],这些作者在海洋装备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是国外海洋装备领域核心作者及核心研究队伍。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公式 得出外文样本数据中的高产作者阈值为2.118。经统计发现,所选取的外文文献中高产作者发文量共计132篇,占比7.1%,表明该领域发文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薄弱,有待加强,发文量也相对较少,虽已形成少数核心作者及研究团队,但是目前并未形成高产和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及研究团队。
由表2可知,中文样本中发文量最多的是宝鸡石油机械公司研究院王定亞等[8],发文量为6篇,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今后海洋油气钻井系统装备的创新及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其他发文量大于3篇的作者有贾晓霞、杨勇、贾向锋、李佳佳等。同样根据普赖斯定律得出中文样本中高产作者的阈值为1.835,发文量大于2的作者即可认定为高产作者。经统计发现,中文样本中高产作者文献共计74篇,占比19.4%,表明目前相关作者之间缺乏科研合作,发文量也相对较少,目前未形成高产和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及研究团队。
通过比较样本文献中作者的发文情况发现:
①国外的高产作者发文量比国内的高产作者发文量多;②国内高产作者的合作关系较为密切,但仍需要加强联系;③国内外有关海洋装备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均未形成高产和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及研究团队。
3 海洋装备研究热点
在CiteSpace软件中将节点类型设置为“key word”运行后,采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与处理。如图2所示,“性能(behavior)”一词,在外文样本中共现频次最高,其共现频次为74次,由此可见海洋装备的性能问题是国外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Wang[9]为海洋装备材料的防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其他共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还有“系统(system)”“模型(model)”“表现/效果(performance)”及“影响(impact)”等,这些关键词体现了国外海洋装备领域当下研究的热点。
如图3所示,在中文样本中,“腐蚀”“磨损”“涂层”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为加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不断创新、持续协调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关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与计划,要求从各领域、各方向全面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10]。在我国大力发展海工装备的有关政策影响下,海工装备已成为我国最引人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11]。由于我国十分重视海工装备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海洋腐蚀与磨损等成为国内海洋装备研究的热点,反映出海洋腐蚀与磨损仍然是海洋装备需要突破的主要技术瓶颈。
对中文和外文样本进行高频关键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国内而言,国外海洋装备研究热度较高,学者及专家的关注之情甚浓,中国更加重视海工装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海工装备竞争力,从而促进海洋装备产业蓬勃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一是加大研究支持力度。我国海洋装备研究起步较晚,“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海洋强国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海洋装备制造,需要加大对海洋装备领域研究机构、学者的科研资金支持力度。
二是搭建合作研究平台。海洋装备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属性,但较大范围的研究合作尚不充分;需要通过国际论坛、合作研发计划等推动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建设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不断搭建合作载体;通过建设产业学院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过加强跨国产学研合作推动中国海洋装备研究从“跟跑”和“并跑”不断走向“领跑”。
三是推动研究从“造外壳”走向“做大脑”。按照“绿色化、标准化、数字化”思路,推进海洋装备系统性创新。
参考文献:
[1]严威.走向海洋 以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5-05(007).
[2]马靖,严洪森,杨钦贺.海洋环境武器效能的改进RBF网络评估模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25(1):19-23,28.
[3]陈秀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船舶贸易的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9(2):8-11.
[4]齐艳平,关晓东,何治亮.中国石化“十三五”油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取得七大成果[J].中国石化,2019(7):37-40.
[5]李淑丽.信息可视化工具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6.
[6]WANG J.Microplastics and their potential effects on the aquaculture systems:a critical review[J].Fisheries,2020,13(1):719-733.
[7]AZIZ A,AHMED S,KHAN F,et al.Operational 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marine vessels[J].Operations Research & Management Science,2019,185:348-361.
[8]王定亚,丁莉萍.海洋钻井平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10,38(4):69-72.
[9]WANG H.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avity dynamics of oblique impact of sphere on a viscous liquid floating on water[J].Oceanography,2020(194).
[10]陈妍,许营,田玉婷,等.海洋环境用耐蚀钢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鞍钢技术,2022(1):5-10,14.
[11]王匀,许桢英,殷苏民,等.海工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J].船海工程,2012,41(6):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