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磊
(双峰县水利局,湖南 娄底 417700)
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衡娄邵干旱走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以种植水稻、棉花、蔬菜、大豆、茶叶等为主。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加上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本文以双峰群力灌区“中梗阻”畅通工程为例,通过系列工程措施,打通灌溉渠系,新建或拆除重建渠系建筑物,提升渠道水利用系数,实现有效灌溉面积大幅提升,从而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工程实践,可以为其他灌区类似项目改造提供有效经验。
群力灌区灌溉主水源为群力水库,位于邵东县界岭镇群力村境内,集雨面积为13.1 km2,总库容为1 183.6万m3,正常库容为1 090 万m3,兴利库容为1 060 万m3。重点为邵东县的界岭、双峰县的青树坪、三塘铺,锁石,印塘5 个乡镇52 个村提供灌溉水源,设计灌溉面积为3.7 万亩,目前实际灌溉面积为1.8 万亩,近3 年粮食总产年平均4 033 万kg。
灌区是以骨干水源、多种基础水利设施有机联系,蓄、引、提结合,长藤结瓜的完整灌溉体系,是农业生产的坚强后盾,同时为当地群众饮水及城镇发展提供水资源。群力灌区自建成运行以来,为灌区工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灌区投入不足,配套不全,年久失修,灌区工程日益老化,险工隐患逐年增多,工程效益呈下降趋势。
双峰县“中梗阻”畅通工程以建设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连接渠道为主,选择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的项目区,通过高标准设计,坚持“渠、田、路、草”统筹考虑,对接农业农村部门的高标准农田规划与方案。由县水利局负责灌区渠首工程、骨干输配水工程等改造与建设,农业农村局负责田间灌排渠系和排水工程的改造与建设,合力补齐农业、水利保障农田灌溉方面的短板弱项,打通灌区渠道与高标准农田之间的“中梗阻”,从而实现“灌溉渠系全线畅通,粮食作物高产丰收”的目标。
群力灌区自1960 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渠道主要采用干砌石衬砌,经过多年运行,修补了多次,但由于资金有限,导致维护管理不能满足现代高标准农田灌溉需要,问题突出,急需解决。
灌区兴建于20 世纪60 年代,虽然当时国家投资建成了高标准干砌石渠道,但由于后续维护投入不足,多年来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渠道砌体老化破损,漏水严重,部分支渠已基本废弃。
渠道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减少了有效过水面积,不能保证灌区用水量的需要,在汛期还会危及渠道安全。
灌区渠系建筑物众多,因设计标准低,加上年久失修,部分建筑物老化、破损,漏水严重,危及工程的运行安全。特别是暗涵,大部分为干砌石顶拱,现状坍塌变形严重,渡槽结构老化破损,伸缩缝止水材料老化漏水严重。同时各类闸老化破损严重,漏水量大。
蓄、引水工程分别由乡、村、组分级集中水权,统一管理、统一维修,由于重视不够、管理不力,灌区部分蓄水工程处于废弃或半废弃状态。一是小水库蓄水量减小。全灌区原设计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为341 万m3,现状年实际蓄水量仅为160 万m3。二是山塘水量亦减小。原规划设计时山塘水量可达1 700 万m3,但由于历史原因,到目前为止,共废弃百余口,减少蓄水量达570 万m3。同时管理不善,只管放水不管蓄水的现象日益严重,山塘蓄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可供水量减少。
双峰县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是湖南省产粮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示范县。灌区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突出作用。灌区治理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区域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乃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灌区自身安全运行及解决灌区“中梗阻”的需要。灌区已投入运行几十年,大部分骨干工程及其控制性建筑物老化破损严重,局部尾灌区灌溉系统已经废弃,形成了有水用不上的局面,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灌区供水保障服务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及乡村振兴的需要。群力灌区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炎热少雨干旱,区域干旱频发,对群力灌区实施“中梗阻”畅通工程,推进灌区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水”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将有效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3)实际情况需要。近些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小农水工程建设,灌区水源工程以及田间工程均已搞好,而作为卡脖子的工程灌区渠系由于资金问题无法完全搞好,有水用不上,影响了整个灌区效益发挥。
4)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群力灌区共涉及邵东、双峰县5 个乡镇52 个村,农业人口7.0 万。搞好灌区建设,让灌区农民受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丰收,对于提高农业、工业产值,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有着现实的意义。
“中梗阻”畅通工程项目遵循“先上游,后下游,先主干通后支干”的处理原则,保证灌溉水可以顺利到达农田。
1)灌区建于20 世纪60 年代,经过续建及改造,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灌溉与排水体系,通过几十年的运行,渠系布置基本合理,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在现有渠系的基础上进行渠道防渗、渠系建筑物改造、渠系清淤。
2)改造的骨干输水渠道走线基本维持不变,各干、支渠进水口、分水口高程维持不变,根据渠道配水结果,复核骨干输水渠道过水能力。
3)完善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排水系统与灌溉渠系统一布置,一般要做到引有渠、排有沟,尽量保持原有排水系统。
4)高标准设计,坚持“渠、田、路、草”统筹考虑。
5)对接农业农村部门的高标准农田项目。
1)主干渠及支渠渠道衬砌改造6.96 km。
2)渠系清淤45.60 km。
3)建筑物加固改造共324 m,改造圆涵35 处。
1)精准布局,确保项目发挥作用。群力灌区“中梗阻”畅通工程项目与高标准农田衔接面积为1.02 万亩,保证灌溉水可以顺利到达各支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衔接,着力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灌区渠系全线畅通,粮食作物高产丰收”的目标。
2)创新方式,探索小型水利项目的建设模式。
①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在家闲散劳动力参与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吸引了73 名村民筹工筹劳进行建设,解决了当地38 个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增收问题,发挥了财政资金以工代赈的作用。
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统一设计、统一财评的基础上,资金分配直接至村级,按照《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进行招标组织实施。
3)强化了运维管理。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直接负责支渠以下工程的维修和养护,这种群管模式理顺了政府、管理部门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农民直接参与和管理,也使得“两工”取消后带来的田间工程建设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破解。
1)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渠系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将极大改善项目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项目的建设将大幅度提高项目区的抗灾能力,使得原有的部分旱地和未利用地成为高产稳产的良田,光、热、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满足现代化生态农业的要求。
1)改善地表水环境。扩大了灌溉面积,缓解了当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并可适当将水源转移到工业及生活中,提高当地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改善地下水环境。项目区灌排条件、土壤及耕作条件都将得到改善,灌溉用水量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也随之减少,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项目的实施,将使渠道渗水减少,提高工程输水能力,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提高灌区供水的灌溉保证率。项目实施后改善灌溉面积12 486 亩,每亩增产粮食80 kg,总增产粮食998.88 t,增加灌区面积产生的直接效益为95.89 万元。
1)“中梗阻”畅通工程打通了水源工程和田间工程,同时也促进了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部门协作,使灌区和田间形成了完整的水生态安全网络,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
2)“中梗阻”畅通工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大灌区库塘渠沟保护和监管力度,推进库塘渠沟休养生息,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和谐优美的灌区水环境。
3)“中梗阻”畅通工程可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防护体系和区域经济开发优势,促进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生态环境良性的循环,对项目区及周围的生产生活、土壤环境、农村经济及水质状况、水土流失等都将带来极为有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