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杰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北京金融街15号正式揭牌。图/视觉中国
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深化,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范围界限逐渐淡化,多重监管、监管套利、监管真空并存的情景多有出现,调整金融监管框架成为趋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应运而生。
5月18日上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仪式在原中国银保监会南门举行。次日下午,人社部网站显示,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其中,任命李云泽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任命曹宇、周亮、肖远企、丛林(女)为副局长。
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其中,将统筹除证券业之外的全部金融业监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的不仅仅是银行和保险,也包括信托、理财子、消费金融等非银机构,以及其他类金融机构或组织。总之,所有具有金融性质的业务都要受其监管。”有资深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随着揭牌的完成以及领导层的到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向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迈出前进的一步。
至此,更符合现代金融监管要求的“二委一行一局一会”以及地方监管的中国版“三层+双峰”监管框架逐渐清晰。“中央金融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体现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人民银行除承担货币政策职能外,更多地担负起宏观审慎管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负责具体机构和行业监管工作,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国证监会主要负责资本市场监管职责。另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将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导,主要维护地区金融稳定。”多位行业人士表示。
2023年3月公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及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在中国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并相应调整中国证监会职责及地方金融监管体制。
“此次金融监管改革影响深远,能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协调性,起到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是中国金融监管体制迈向更加完善的重要一步。”某银行业人士称。
5月18日上午9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仪式在金融街15号、原中国银保监会南门举行。
仪式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李云泽主持,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王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中国外汇局局长潘功胜等多位领导出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其他相关领导与工作人员也到场参加。
次日(5月19)日下午,人社部网站显示,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李云泽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任命曹宇、周亮、肖远企、丛林(女)为副局长。
从经历来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领导层均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三位曾在地方政府工作过,分别是李云泽、曹宇和周亮。
2018年9月,李云泽南下,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并于2022年5月,担任四川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他负责省政府常务工作,负责外事、国防科工、发展改革(粮食和物资储备、能源)、财政税务、统计、金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机关事务、综合政务服务等工作。
成立之后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作任务将聚焦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大力推进央地监管平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筑牢守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5月18日,李云泽在揭牌中致辞。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另一项重点职责是对金融机构的全面监管。李云泽表示,要转变职能、提升效能,坚定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不断研判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监管指数、监管规则,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大兴调查研究,切实转变监管作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监管查处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监管铁军。
2023年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例如,金融领域的协调职能由国务院提升至中央,监管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加强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消除监管真空;强化中央事权,压实地方责任等。
伴随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以及在5月18日王江以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的身份出席会议等,中国版“三层+双峰”监管框架更为清晰地浮出水面。
“三层”的顶层为中央金融委员会及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中间层为各金融监管部门,具体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底层为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和地方金融监管局。“双峰”则是将监管部门的具体职能分为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
在此框架下,中央金融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体现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以及研究审议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
“作为三层中的顶层,能进一步增强不同金融行业的统一监管与协调统筹能力,及中央与地方在金融领域的统一监管与协调统筹能力等。同时,新组建的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近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秘书长尹振涛表示。
此前运行的“一委一行两会”金融监管体制虽然有效保障了金融发展稳定,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机构都有一定的监管职能,使得监管职能分散、力量分散、监管标准不统一、处罚裁量有差异;尤其地方政府也拥有一块金融监管职能,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条块割据状态。”有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除承担货币政策职能外,更多地担负起宏观审慎管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法律法规体系及全口径统计分析和系统性风险预警等工作,其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更加清晰。”尹振涛称,新成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中国证监会及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则主要负责行为监管。
需要注意的是,从职能上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完全突破了银保监会的银行与保险的机构监管范畴。“可以理解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可以监督一切具有金融属性的机构和业务。”有行业资深人士称。
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将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导,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当下的地方金融局基本是从各地的金融工作局或金融办转变而来,而后两者最初的職责便是招商引资,金融管理、风险处置等职责都是之后赋予的。招商引资和监管定位其实存在一定的冲突。未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将改变这种权责不对等的问题。”一位接近地方金融局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当前国际通行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主要是针对发达经济体而提出的,其构建思路和具体工具难以完全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实践。中国金融监管的最新调整充分考虑了政策措施的适用性,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尹振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