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燕 杨洋
自古以来,舞蹈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其众多分支中,民族舞蹈诞生于民间,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社会生活[1],隐含着当代人民深刻而又统一的审美情趣,它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映射着民族发展。《古韵新春》于2022除夕当日在CCTV-1播出,节目以“文化溯源+艺术演绎”相融合的形式,展示了歌舞、器乐、服饰等多种民族传统元素,引发观众的点赞热潮。[2]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艺苑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通过对《古韵新春》中民族舞蹈的美学特征进行剖析,溯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享受视觉文化盛宴,领略先辈的创作才能,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提高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让越来越多国内外友人了解、喜爱中华文化。
一、民族服饰强化民族舞蹈个性美
舞蹈服饰承载着舞蹈文化,是舞蹈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民族舞蹈在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不断给观众提供强烈的造型美感,民族舞蹈服饰由此孕育出符号化、审美化的艺术特征,赫然彰显着民族舞蹈的个性美。
符号化指具有独特色彩的民族舞蹈服饰作为一套体外化的符号系统,能够辅助他人识别民族差异、知晓舞蹈所属,有益于深化族群认同。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不同,艺术观赏理念存在天然差异,衍生出的舞蹈服饰也各具特色,我们能通过这些服饰感受到不同时期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精神风貌。节目《古韵新春》中的服饰主要来自文献古籍、雕塑画像[4],从考古中挖掘出的历史痕迹,整理出民族舞蹈的服饰特征,进而在表演中重现出舞蹈的节令、古韵之美。如首个舞蹈演出《汉乐舞》,其服饰便带有汉初浓重的楚文化色彩,女性舞者身着曲裾深衣,衣襟围着下摆缠绕一到四圈,在突出舞者纤腰的同时,也体现了汉代对行走坐卧端庄的要求,增添了舞蹈的生活化气息。在表演24:35、25:37、26:33处,中央电视台运用XR前沿舞美技术营造了卡点变装的艺术效果,舞者服饰首先由黄色瞬间变为粉色,再转为绿色,最终定格为大红色,皆为汉朝所崇尚的颜色,配合弧形主屏、地屏、冰屏、纱幕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舞台特效,在保留传统民族服饰特色的基础上与当代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既符合青年观众的审美要求与欣赏习惯,又能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华夏族民族舞蹈的热烈氛围。至唐代,女性服装变为上衫下裙的样式,尤其是晚唐时期,上衣衣袖变得格外宽大,同时以清透的面料打造出飘逸效果,加之珠宝点缀,形成了对于唐代服饰雍容华贵的典型印象。在《梦回大唐》后半段中,领舞唐诗逸演绎霓裳羽衣舞时,多结合其宽大飘逸的袖袍舞动,华丽而柔美。唐代还有一种舞蹈发展达到了顶峰——剑舞,又称剑器舞,最早为男性舞蹈,唐文宗曾向全国诏书御封裴旻将军的剑舞为“唐代三绝”之一,后经长期流转,演变成为一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梦回大唐》中段,唐诗逸执剑而舞,服装色彩鲜艳,上半身脱去宽松衣袍,换上紧贴身体的短袖,符合剑舞干练豪放的特点,下半身是裙裤配以多条飘带,人物转动时飘带随之甩动,潇洒利落的同时又兼具舞蹈美感。在文化交融的大趋势下,民族之间的服饰与舞蹈风格不断拉近,但绵延千年形成的文化差异并不会因此消失,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讲,正是这些差异铸就了文化多元性,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因此,符号化仍是民族舞蹈服饰的艺术特征,从文化上强化了民族舞蹈的个性美。
审美化指设计者结合古代节日盛装与现代经济水平、审美心理,重新挑选部分民族舞蹈服饰的版型、色彩、面料等,并对某些服饰图案进行重构,使服装设计更符合现代审美,也更便于传递舞蹈作品的精神。传统民族舞蹈服饰尽管同样蕴含原生态元素,但逐渐在历史发展中披上诸般枷锁,使得服饰繁冗固化,既无法满足当代普遍的审美需求,也使民族舞蹈服饰停滞不前。[5]当代民族舞蹈服饰是情感自由表达的产物,不拘泥于过往僵化的服装模式,在适应舞台表演需求的同时,也给予了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例如在《古韵新春》的第5个节目《羽人舞》中,设计师参照汉代到魏晋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线刻壁画中的羽人形象,除大量运用羽毛外,还用到了宋代才正式流行起来的轻纱元素,营造了羽人轻盈飘渺的气质,刻画出飞升仙人的形象,舞蹈最终,五只白色小羽人汇聚成一个金色的大羽人在空中飞舞,表现了古人对天空、宇宙的幻想以及对自由、浪漫的不懈追求,满足了当时人民对于神仙的最初想象。舞蹈服饰是展现美的重要载体,舞蹈服饰与舞蹈内容的协同作用共建了作品的立意,拔高了作品的深度。第21个节目《少年行》中,舞者杨思宇饰作少年游侠,其衣饰朴素大气,上身穿着一件花纹与盔甲类似的背心,这与他行走于刀光劍影之间的游侠身份相符合,但柔软的材质又增加了表演的灵活性,便于舞者施展动作,下身黑色长裤与红色下摆交相辉映,红与黑的颜色冲击增加了舞蹈的张力。值得注意的是,舞者的红色下摆选用了一种类似聚酯纤维的反光面料,在舞台灯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扩大观众的想象空间,协助舞蹈产生美感。与之类似,在第23个节目《千年霓裳》中,我们看到的也不仅仅是从战国时期到清朝,每一代舞者服饰的简单堆砌,而是交杂着模仿、比较、再现等多重艺术表现手法,将对襟、盘扣、刺绣、印染、绸缎、蒲扇等不同时代的美以最具代表性与观赏性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不仅抓住了民族舞蹈服饰外化具象的“形”,更抓住了其内在抽象的“意”,通过对民族元素符号的把握与再创造,最终设计出既具时尚感又有民族特色的当代民族舞蹈服饰。朱光潜曾强调“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如果在民族舞蹈服饰设计中不能感受到直观的美感,即便其内涵意义再深刻,也容易因为观众缺乏欣赏与感悟动力而影响传播效果。[6]因此,审美化是民族舞蹈服饰发展的必然路径,从视觉上强化了民族舞蹈的个性美。
二、民族风格赋予民族舞蹈真实美
舞蹈是以人物肢体动作有节奏、有规律的变换来塑造艺术之美的过程,它具备情感流动、韵律和谐的特征。[7]民族舞蹈在总体上契合舞蹈特征,但由于地理环境、产生主体、宗教信仰的差异,民族舞蹈与古典舞、现代舞在表演过程中依然存在风格上的差异。这种不同滋养出了民族舞蹈的生活化、群众化,赋予了民族舞蹈真实美。
生活化是民族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的显著特征。民族舞蹈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是底层人民表达自我审美最直接的艺术形式。人类最初为满足自身持续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劳作,在生产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满足生存的物质需求,产生美感。之后扩大生产,创造美与欣赏美的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与意志,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创造了美”。如第13个节目《丝路舞韵》,后半段由哈萨克族表演其民间动物模拟舞——鹰舞。除放牧以外,狩猎也是哈萨克族人不可或缺的生存手段,而猎鹰则是猎手在狩猎时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因此哈萨克族人对鹰有着非常特殊的喜爱,而鹰舞也成为了哈萨克族坚韧不拔的意志与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民族精神的象征。鹰舞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在毡房、草原或舞台上,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即兴表演,是哈萨克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节庆舞蹈。在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舞者时而双臂张开、上身前倾,模拟鹰飞翔状态,时而背对背转圈翻滚,效仿老鹰戏耍嬉戏的情形。这种舞蹈将鹰作为灵感来源,以人体动作为媒介,把哈萨克族的坚毅精神外显出来,形成了富于民族特征与生活气息的民族舞蹈。在中原地区的民族舞蹈中,第3个节目《汉乐舞》一方面遗存了先秦正统乐舞严谨、典雅的舞蹈风格,同时又吸收了民间俗乐舞质朴、随性的特点。编排有序的群舞,注重队形、动作的一致性,整体感强,在协调、统一的律动中,使人感受到群体的力量和美感,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由此可见,民族舞蹈在民间世代相传,拥有厚实的群众基础,舞动起来使人倍感亲切,底层群众朴素、直爽、随性的生活特征赋予了民族舞蹈真实美的特征。
情感化指民族舞蹈既表外之形体,又抒人之情意。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开始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达”。[8]民族舞蹈来源于日常生活,又受艺术规律的驯化,这决定了民族舞蹈长于感情抒发的特性。《礼记.乐礼》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深而文明,气盛而神话,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9]显而易见,古人早已发现艺术要想反映客观生活,主观情志的抒发必不可少。舞蹈作品的写意性特征可以超越肢体语言上的“实”,进而能够在时空层面上进行自由表现。如第7个节目《高山流水》,舞者随古筝的声音而舞动,古筝声急促时,舞者动作迅疾利落,古筝声缓慢时,舞者动作婉转柔和,舞毕,舞者做饮酒状,表现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快感。第19个节目《水韵青花》中,两位舞者通过杂技中的绸吊表演形式,拓展了舞动的空间。舞者在倒挂与旋转中完成了一系列灵动的表演,就如同能四处游动的鱼儿,洁白清冽的元青花是宽阔平静的水域,青与白、动与静的有机融合表现出了“清白廉洁、年年有余”的韵味,这既是民间群众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憧憬,也是他们来年最真诚的祝愿与寓意。毋庸讳言,民族舞蹈在世代相传中,经过民间群众与皇家乐师的模仿或加工改造,已在潜移默化中被注入个人或时代情感,成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法国舞蹈理论家诺维尔也强调:“越是强烈的情感就越是难以用语言来描绘、表达,作为人类情感巅峰的呐喊,语言略显疲乏,于是动作便出现并取代了呐喊”。[10]不同于语言媒介对语调、措辞的管理与运用,民族舞蹈通过行动构建出一幅幅无与伦比的画面,以鲜活的舞蹈形象激起了观者的审美情绪,帮助观者辨别生活中的美丑,加深对具体复杂生活的审美感受,进而影响自身的社会实践与精神品质。刚劲或柔和、华贵或质朴、热烈或抒情,各逞异彩,民族舞蹈充满了乡土气息。运用肢体语言去呈现浸润着情感与意念的舞蹈形象,形神并茂地给观众以视觉享受,正是民族舞蹈的美学价值所在。
三、诗词曲赋拓宽民族舞蹈意境美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民族舞蹈典籍当中,诗词曲赋是一笔绚丽而珍贵的遗产,民族舞蹈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曲《高山流水》便成为了后世传唱与舞蹈的经典配乐;至汉代,官方设立了专门的乐府机构来收集、整理民谣与诗歌,再将它们制作为音乐或舞蹈在大型庆典日来表演;唐代,我国民族舞蹈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的社会环境推动诗歌与舞蹈紧密结合,形成了大型综合歌舞剧。[11]诗歌的加入唤醒了深藏于民族舞蹈底层的文艺韵味,深化了民族舞蹈的意境之美。
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为我国大众所熟知,时至今日,高山流水的典故仍被用来喻示知音难觅。历史上的筝曲《高山流水》是古曲中创作时间最早,最典型的寓情于景、借景述志的音乐作品。[12]节目中的《高山流水》是一场“筝曲+舞蹈”的表演,与原曲相比,舞蹈势必更富有表演性,一边是旋律典雅、韵味隽永的古筝乐曲,一边是皎若惊鸿、翩若游龙的男性独舞,两者相得益彰,颇具“洋洋流水,巍巍高山”之意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纯音乐所造成的缺失,内在感染力并不相同。至汉代,汉武帝设立乐府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与采集歌词,期间采取了大量的民间诗词,并将之谱曲,唯美、简约的乐府诗可以在宫廷庆典上用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表现。尽管诗词曲赋以人类规定的文字为载体,而舞蹈则以人类肢体为媒介,但它们本质上都是以人为核心的,并且诗词与舞蹈在意境上是相通的,因此透过民谣与诗人之视角,也可以窥探到民族舞蹈的魅力。节目《鱼戏莲叶间》的歌词源自民间诗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舞者虽不在江南,却凭借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以及整齐划一的手势舞,勾勒出一幅莲叶茂盛、鱼儿欢快的美景。该节目通过写意的手法,以纯朴的孩童、直抒胸臆的措词、明快健美的节奏,使观众的画面感更强了。唐代优秀诗人辈出,有“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也有号称摩诘居士的王维、香山居士白居易、“诗豪”刘禹锡等,他们为民族舞蹈的词曲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丰富了民族舞蹈的意象。节目《短歌行》的歌词出自著名诗人李白,演出者双袖上下、前后、左右拂动,与身体协调搭配成出优美的弧度,口中吟唱着“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观众从表演中可以看到一个不贪图荣华富贵,只愿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的大唐贵妇形象。《少年行》则体现了另一种情绪,“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诗人王维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豪荡使气、舍身报国的侠者形象,表現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为此,节目组特意选择了杨思宇这一硬汉舞者形象,舞者身形或显或隐,正如诗人作词或实或虚,合而观之,舞蹈突现出了舒卷自如、不拘一格的特性。诗人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中赞叹舞者服装“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舞姿“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诗歌记录了霓裳羽衣舞需要的服饰、舞蹈动作,其中“回雪轻”与“游龙惊”巧妙地运用比喻描绘了舞者的动感,而民族舞者则还原、再现了仅存于诗歌中的动作与神态,为现今观众了解与感受古代民族乐舞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这些诗人的遣词造句中,诗词的意象与民族舞蹈水乳交融地结合出全新的意境。诗词曲赋给民族舞蹈带来的魅力不仅在于记录真实生活的感召,更在于那真实、朴素而又强烈的情感牵引与冲击,使人们能与历史古韵近距离接触、体验,甚至直接参与。民族舞蹈与民谣诗词共同扎根于民族的生活土壤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孕育、滋养着它们。当人们跳起民族舞蹈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想起这些诗词来评价舞者,同样地,当人们读起这些诗词时,脑海中也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舞蹈的画面。此外,诗词促使民族舞蹈的主题永远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古韵新春》中民族舞蹈的主题包括弃恶扬善,歌颂爱情、珍惜友情、爱国爱民,民族舞蹈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大团圆艺术呈现效果来礼赞生活中所有美好的精神品质,抒发了人们对国家、社会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语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民的审美水平与舞蹈者的表演能力逐步提高,民族舞蹈的呈现方式不断增多,内容不断充实,《古韵新春》重新唤起了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向往,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民族舞蹈不似宫廷贵族舞蹈那样拘泥刻板,难以摆脱封建秩序,也不似欧洲交际舞那般曲高和寡,而是作为反映现实社会风土人情的一种意识形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图景相联结,展现当时人民在特定时代背景中复杂的思想感情,铸就了独属自身民族的魅力。与此同时,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吐故纳新,历经千年,任风吹雨打而不衰绝。
【作者简介】 饶 燕,女,湖北孝感人,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功能的促进与发展方向研究;
杨 洋,女,山东曲阜人,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硕士生。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数字媒介语境下中国舞蹈国际传播路径创新研究”(编号:21BE07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林萍.现代审美心理与民族民间舞的美学特征的互渗[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8):58-59.
[2]涂雨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传播与认同建构——以2022新春特别节目《古韵新春》为例[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7):118-119,129.
[3]趙娜.民族舞蹈服饰文化研究——评《中国舞蹈服饰设计师》[ J ].上海纺织科技,2021(03):68.
[4]全球华服网.2022古韵春晚“跨域千年看古人过春节”节目活了[EB/OL].(2022-02-07)[2022-10-07]https://mp.weixin.qq.com/s/1XJw_BnypUfOioUQMd1rOw.
[5]赵娜.民族舞蹈服饰文化研究——评《中国舞蹈服饰设计师》[ J ].上海纺织科技,2021(03):68.
[6]庄静雯.民族舞蹈服饰设计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传承[ J ].印染,2022(07):89-90.
[7]唐世林.试论民族舞蹈的美学特征[ J ].民族艺术,1990(02):115-126.
[8]李永胜.“表现论”美学的反抗基因与批判逻辑——从英国浪漫主义者到托尔斯泰、克罗齐、科林伍德和杜威[ J ].文艺争鸣,2022(05):116-122.
[9]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36.
[10]陈正勇.娱神与娱人的想象性情感表现——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东巴舞[ 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33-37.
[11]茅慧.从诗歌中的舞蹈成像到舞蹈符号的多重对位[ J ].民族艺术研究,2015(05):78-81.
[12]西部文明播报.中国音乐作品欣赏《高山流水》[EB/OL].(2022-04-05)[2022-10-0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9220833846696991&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