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学语文书 走进孩子的生活

2023-06-06 09:13:52李菊芳
课外语文·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桂花语文课美食

李菊芳

有一句经典的教育学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充分向我们展示了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走进语文课本,学好语文,对我们获得生活经验,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反之,生活也是语文的灵感之源,我们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语文书上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把课本的内容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加强语文这门学科与我们社会生活的联系,将我们所学到的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就不难发现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隐藏着生活的气息,但是也有一些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比较抽象的内容,我们可能无法立即体会这些知识展示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场景再现,将抽象的内容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我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主动进行探索。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潮》这篇文章时,虽然我们从未去过钱塘江,也没有见到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多媒体视频,展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从而深入理解文章中描述的内容,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审美能力。

二、抓住兴趣特点,融入生活化问题

上小学时,笔者对两个方面最感兴趣,一个是“吃”,另一个是“玩”,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这篇文章就满足了笔者的好奇心,文章展示了众多中国美食,令人咽喉滚动,让笔者在强烈的食欲刺激下,联系上了自己的实际生活,联想到自己身边的许多美食。

在教材中,出现过关于“凉拌菠菜”的图文,在看到这里的时候,笔者喜欢与同学们进行讨论,这道菜我们有没有吃过?它的食材有哪些?有些同学对这道凉拌菜比较熟悉,甚至连制作过程都知道,更能体会文章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对文章的内容举一反三,在我们身边,不仅有凉拌菠菜,还有许多其他凉拌菜,例如凉拌黄瓜、凉拌藕片、凉拌木耳等,它們的制作过程也是如此吗?教材中的第二道菜“香煎豆腐”也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家常菜,在这里我们是否联想到了放学回家时妈妈做的饭菜呢?在文章中,还有各种做菜的方法,例如烧、烤、煮、爆、炖等,不仅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的字和词语,而且在交流和回味美食的过程中,让我们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是因为教材里面有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才会学得如此有滋味。

当然,如果没有对中国美食的深入学习,我们可能对于每日常见的美食不太留心,也不太会留意生活中存在着这些学习资源,对于自己父母每天做出的美食,也只是品尝,不一定会去关注它们的制作过程,而当我们带着对美食的探索完成学习目标后,语文的学习就走向了我们的厨房,从课本走向了生活,让学习变得更加身临其境。

三、组织生活实践,亲身感悟生活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敢于尝试和实践,语文学科既是一门生活性的学科,也是一门需要我们主动实践主动验证的学科,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生活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参加生活实践,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和衔接。所以,走进语文课本,感受我们的生活,还需要将实际生活和语文课本的内容连接起来,拓宽学习空间,积累生活经验,从而提高我们的语文学习效率。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这篇文章中,虽然题目和中心线索都是桂花雨,可作者实际上是通过写桂花雨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要想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内涵,我们可以用课余时间观察桂花,来一次与桂花的亲密接触,感受桂花在盛开时的香飘十里和桂花纷纷落下来时的美景。我们可以联想是否有类似的景色或景物给自己留下这般深刻的印象。在这篇课文中,那一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可以让我们深刻体会作者对家乡、对母亲深沉的爱。

四、完成生活化作业,理论与生活相结合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机械地阅读语文课文。机械地阅读不能实现我们学习课文的最初目的。为了更好地感受语文课本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为了更好地让语文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完成与语文相关的生活化作业,把语文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文中孩子对妈妈的爱,更能感受到妈妈对孩子无限的爱,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我们也能够联想到自己妈妈睡觉时的模样,我们可以动笔将妈妈睡觉的样子写下来、动口说出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本文作者的写作手法,将自己妈妈睡觉的样子写成一篇小作文,献给自己的妈妈。此外,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们可以回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帮父母做顿饭、洗洗衣服、洗洗脚,又或者是给父母写一封信,回家对父母说一声“爸爸妈妈辛苦了”,等等,将学完课文后的情感倾注到实际生活中,让父母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恩,这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要意义。

五、学会主动探讨,设计活动融入生活

我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需要进行表达,主动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会探讨,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将课堂上的知识融入生活中,可以更加便于我们理解课堂知识。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全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含有文字的图片,另一部分是和身体相关的俗语,加上京剧的图片。可以说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图片来教学生识字。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跟着老师的引导,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同学在看什么,并且联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用嘴巴、耳朵以及眼睛做了些什么,而文中的同学用他的这些器官完成了什么事情呢?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们可以和同桌相互合作,一个人说身体的部位,一个人在自己的身上指出来,并且相互讨论:“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如何帮助我们感受世界,如何帮助我们做些事情?”

六、走出教材,联想生活,提高综合能力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我们在语文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对语文课本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后,我们更应该走进生活,多活动,多花时间去体验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扩展阅读,或者去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例如前文中提到的《观潮》这篇课文,我们在学习后可以查阅更多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拓宽我们的视野,开发我们的兴趣,让我们对课文有新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将学过的内容联系到生活的具体情境当中,这样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乐趣和体验。例如在《中国美食》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联想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品尝过的美食,以及我们所了解的美食的制作过程,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总而言之,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将语文课本的内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学习语文课本的内容的过程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学习语文的美妙,在现实情境和文本描述的虚实碰撞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树立起大语文生活观,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素养,获得更多有趣的生活体验。

猜你喜欢
桂花语文课美食
桂花
做桂花糕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12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26
桂花蒸
打桂花
美食大作战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38:01
美食
Coco薇(2017年6期)2017-06-24 23:29:55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