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艳
苏格拉底曾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如果将资源充足的“自然”当作点燃火焰的载体,那么快乐自主的游戏就是重要的导火索。教师应当守护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自主游戏的权利归还给幼儿,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助力。
崇敬自然,提供隐形指导
从幼儿的角度来说,最大的事情就是玩。大自然作为一个充满奇幻和神秘的空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材料,比如空气、阳光等。在这些天然条件的作用下,幼儿的多元器官体验被唤醒,游戏自主性也更强。
在孩子们寻找游戏材料的时候,教师应当保持沉默,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支持。不论孩子们想出了什么样的游戏主题,都应当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游戏的快乐,教师则成为孩子们自主游戏的支持者和旁观者。相对于高结构的材料而言,孩子们对于低结构、可变性和可玩性强的材料喜爱程度更深。孩子们在实际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逐步从“形象典型材料”向“抽象辅助材料”过渡,这意味着幼儿对物品的想象、假象和代替能力逐渐提升。
观察细致,做好引导工作
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游戏中的“问题屏障”正是幼儿发展的一个个支点。游戏中,教师和幼儿是玩伴关系,教师以玩伴的角色投入其中,适度地给孩子们制造一些难题,设置一些屏障,推动游戏的进程与发展。因此,少一些保护,多制造一些“麻烦”,多给予一些空间,激发出孩子直面困难、解决问题、抗击挫折等潜在能力,才能真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了解幼儿的窗口,教师要对自主游戏的开展状况进行观察。教师需要观察幼儿游戏的主题、情节、环境和材料的互动状况及具体的游戏行为,掌握幼儿的游戏偏好、喜爱的游戏情节和主要玩法等。通过对幼儿认真地观察,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幼儿。
适时评价,坚定幼儿游戏自主权
陶行知先生曾说:“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之一。”生活教育的作用是先生格外强调的,并将其当作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出路。自主性游戏能让幼儿通过玩再现生活,满足幼儿长大的愿望。因此,我们应当拿出相应的态度,坚决捍卫幼儿的游戏自主权,并做出切实的努力,捍卫幼儿游戏的自然状态,培养幼儿游戏精神,丰富幼儿情感体验。
對幼儿来说,游戏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并不是因为游戏的形式,而是因为游戏当中蕴含着一定的精神。华东师范大学的华爱华老师说:“游戏给予了幼儿自由、自主、自控的精神,更要将此种精神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改变教育的行为、革新教育的理论、创新教育的内容,让游戏的状态成为一种自然的常态,让游戏精神引领幼儿的成长。
幼儿游戏的核心内容就是“自由”,这不仅仅局限在游戏的形式上,更指的是幼儿内心的“自由”,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幼儿内心世界的自由呈现出来。自主游戏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想象创造了属于孩子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无论游戏的过程多么艰辛,孩子们依旧乐在其中。同时,游戏的自由还体现在游戏者能够自己掌控游戏,比如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场地、材料以及同伴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都是由他们自己协商决定的。这种“自由”的游戏精神完全可以渗透和迁移到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中。例如,大班幼儿班级规则的制定、班级小干部的轮岗制、玩具材料的选择等,这些权利完全可以交付给孩子们。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自由协商,自主决定。游戏精神在生活细节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孩子的自主游戏是生活经历的体现,孩子生活中接触到什么,游戏中就可能玩什么。当孩子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时,教师要适当干预,用榜样示范法向他们渗透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内容。教师所采用的这种平行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传递成人对幼儿游戏关注的态度,减少自主游戏中的负面效应,同时成人的行为本身已成为幼儿可参照的范例或榜样,有利于幼儿掌握游戏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