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城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2023-06-05 19:59:02李子林吴志强丁建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产教人才融合

李子林, 吴志强, 丁建华

(1.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师范学院 办公室,河北 唐山 063000;3.唐山师范学院 国际交流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

作为支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校对所在地市肩负着提供人才、技术、智库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对属地高校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高校除了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外,其对外合作交流与发展功能、教育品牌及技术高地建设功能等更加凸显,地方高校如何突破现有发展模式,更好地融入和支持地方发展,在新时代发挥新作为,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在新时代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生力军,地方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前瞻眼光和战略思维为引领,建立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互相协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体系,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校企城良性互动的总体发展格局,积极融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地方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一、主动对接,产教城融合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从行政体制机制看,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地方高校如何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作为,基于自身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突破桎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主动对接相关行业和部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认识问题。

(一)政策助推器,有利于产教城共同体建设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育质量。高校要服务于政治、经济等社会需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地方高校占高校总数的90%以上,地方高校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与内涵。内涵式发展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战略价值选择和转型过程,是优化地方高校内部资源科学配置的需要[1]。内涵式发展道路必将成为地方高校优化办学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要将实施产教融合作为一项战略性举措。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21〕573号,以下简称《通知》),21个城市和63家企业名列其中。《通知》要求,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切实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这为地方高校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产教融合是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地方高校实现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2]。因此,产业、教育、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能够打造地方高校深化教育改革、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产教城融合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将教育、科技和人才一并部署,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根本战略思想,突出了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更加突出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论述,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突破。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协同发力、整体联动,才能全面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也体现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它们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体现了党对教育发展战略的新突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要全面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要更加主动发挥教育强国建设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主体性、战略性作用,要更加主动地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力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

(二)产教城深度融合,破除体制机制壁垒

以产教城融合带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打造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学科专业、培养产业需要的人才、形成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突出城企校联动,完善区域教育资源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教育与产业联动发展。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技术、人才和智力优势,加快校城“深度合作、融合发展”,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地方高校深度参与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良好局面,振兴城市发展。

地方高校深化产教城融合能够促进高校办学资源以及行业、企业、地方的资源之间的协调整合,为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供动力。通过充分发挥明显有利优势,校企形成有效对接,产教加速融合,地方政府出台资金引导措施,协同构建“引企驻校、引校入企、校企一体”的融合机制,以产业经济需求为引导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形成“同频共振”,着力打造长效合作通道,形成“地方支持高校——高校服务地方”的联动机制,推动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创新驱动发展。

二、创新模式,打造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发展平台

地方高校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主动创新,通过与不同部门和行业平台的合作,探究模式各异的合作实践,激发出“1+1>2”的合作潜力,探索创新的发展平台。

(一)拓宽合作平台,积极探索“政校融合”新模式

依托产教融合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聚集的优势,积极推进政校合作,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让各行业积极地、更深层次地参与到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形成“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互惠联动合作机制,带动市县区建设培育产教城融合型企业。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主体带动作用,加大对主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质企业、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企业以及家政、健康等社会领域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建设培育范围。

(二)推动双向赋能,打造信息融合大平台

以城市为依托,搭建行业、高校和政府沟通的综合协调服务平台,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及时顺畅的产教城信息对接、资源集聚和灵活开放的产教城合作制度环境,不断提高为行业和企业家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促进政企间互动交流、信息互通,构建政府、企业、行业融合互通大平台。深化高校与地方的教育协同发展,推进长效机制建设。高校应积极参与所在地的国家战略,在专业设置、教师互派、教学研究、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协同发展的新亮点。

三、找准着力点,促进产教城融合重点项目落地

发挥高校支撑、产业主导、城市承载作用,推进教育、政府、产业、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充分融合,把深化产教城融合作为战略任务,促进聚集融合,打造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已意识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与公共社区协调联动发展对于提升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城区经济和社会能级等的重要意义”[3]。

(一)建设大学科技园区,促进产学研融合落地

协同地方高新技术开发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产业化技术支撑平台建设、高校学生实习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入园创业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促使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重要平台。

(二)以红色文化为底蕴,推动校地文化融合

深入发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文化释放出凝聚力和号召力,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广泛开展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合作,在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精神中汲取无穷的奋进力量,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精耕细作、深化提升,坚持以学术活动和学术研究为中心,全力开创新时代红色文化研究工作新局面,加快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如唐山师范学院坚持“以抗震精神办学,以大钊精神育人”,积极建设李大钊研究中心,充分利用红色文化(VR)虚拟实践体验中心,通过打造精品评剧《更待丁香开·少年李大钊》、编写《唐山〈李大钊〉读本(高中大学版)》,深挖唐山红色文化资源。

(三)发挥高校智库优势,促进人才校地共享

面向高校所在城市,将博士师资输送到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加强与各县区、市直部门的沟通,连接学校与企业(事业、行业、产业等),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形成“流动博士教授服务团”,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满足区域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助力地方打造教育高地。如唐山师范学院与唐山市委研究室对接合作,发挥院士工作站优势,组建研究团队,从唐山基础教育、地震文化、工业文化、产业生态学、海洋经济、红色文化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报告,以高校之智为政府提供决策之力。

(四)推进交流挂职,形成人才工作强大合力

加大干部人才交流挂职力度,拓展干部人才挂职锻炼渠道,为干部人才锻炼成长提供更大平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鼓励高校高层次人才到市直单位、县区部门挂职锻炼;高校积极聘请各级领导干部到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创造条件,引进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高校任职,形成人才工作合力。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双向挂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弥补人才在经历、岗位、阅历、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在实践中提高人才的能力素质和领导水平。

四、助力合作共赢,提升地方高校内部发展水平

地方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行业的支持,同样,地方的发展与支持对地方高校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与提升。地方高校要依托产教城融合发展巨大优势机遇,主动作为、善作善成,同时借助地方发展的助推作用,助力合作共赢,整体上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

(一)紧跟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当前地方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合力,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还不够明确[4]。因此,要加快推进地方高校教育“放管服”改革,以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逐渐规范专业设置。一是要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建立学校和企业“双重主体”,围绕产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要加强产教城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三是加快学校管理结构改革,给予一线教学科研机构自主权,发展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和科研组织。

(二)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平台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体系,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实力体现。地方高校在进行内涵式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地方高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及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评估和调整[5]。完善倒逼和激励机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整合学科专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现代交通运输、高效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地方高校要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加强产教城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优势特色学科。

(三)服务地方发展,提升科研规模水平

科研水平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产教城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进行内涵式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打造特色科研创新团队,最大限度整合资源,通过强化科研工作,服务教学和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地方重点发展产业,发挥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优势,在现代化工、信息智能、文旅体育、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等方面与企业合作对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企业一起申报国家、省市科研项目,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科研和地方发展的互动。

产业发展是物质基础、是支柱,既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又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市是动力依托,为产业与教育发展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6]。在深化产教城融合发展中,地方高校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挥科技、人才、智力优势,作为改革的先行者、探路者,乘势而上、主动作为、精准定位,推进校城深度合作、融合发展,与地方政府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治理、文化传承、教育改革的良好局面,振兴地方发展,为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产教人才融合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