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慧
(燕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1]在百年光辉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政治品格为我们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道德支撑。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形成的优良政治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促使李大钊将自己的目光从民主主义转移到马克思主义上来,他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文章,在中华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思考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这引起了一批反马克思主义人士的强烈不满。为了“批驳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坚持真理,去伪存真”[2],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李大钊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三次著名论战,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主张知识分子应该研究具体实际的社会问题,并且一点一滴地解决社会问题,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李大钊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李大钊尖锐地驳斥了胡适的反马克思主义论调,认为“换一句话说,就是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都可以解决。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而在‘根本解决之前’,还必须进行阶级斗争,为根本解决作‘相当的准备活动才是’”[3]55。这次论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一些进步青年去接受马克思主义。
第二次论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是否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走什么道路,采用什么方法来改造中国等问题上。基尔特社会主义代表张东荪在《时事新报》上以《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为题,大力鼓吹改良主义,认为中国应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实业。他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一言以蔽之,就是增加富力。而增加富力就是开发实业。”[4]针对张东荪的观点,李大钊从中国实际情况以及国际地位的角度出发,反击道:“中国的经济情形,实有超出世界经济势力之外。现在的世界经济组织,既已经资本主义以至社会主义……再看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人家已经由自由竞争发达到必须社会主义共营地位,我们今天才起首由人家的出发点……所以今日在中国想发展实业,非由纯粹生产组织政府,以铲除国内的掠夺阶级,抵抗此世界的资本主义,依社会主义的组织经营实业不可。”[5]359-360可见,李大钊认为中国想发展实业就要铲除国内的掠夺阶级,走出一条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次论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一定基础。
第三次论战是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无政府主义者刘师复、黄凌霜、区声白等人为了捍卫理论阵地纷纷撰文,将攻击目标指向马克思主义。他们主张个人的绝对自由,认为不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并且反对按劳分配,主张按需分配。针对无政府主义观点,李大钊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学说,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一定要经过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并且必须采取革命的手段。李大钊还指出无政府主义者们按需分配的主张是一种空想主义,不符合实际情况。他还驳斥了绝对自由的错误观点,对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加以强调,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区别开来。
通过三次论战,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使一批有志向的爱国青年和进步知识分子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李大钊在革命实践中,身体力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不懈奋斗。他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和推动中国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还深入工人群众当中,启发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为中国工人运动开展做了良好的准备。
在伟大的建党实践中传播真理。作为率先在中国大地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第一人,李大钊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和推动中国革命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李大钊充分发挥报刊、授课讲演和研究会等渠道的作用,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5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开设“马克思主义专号”。1918年,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阶级竞争与互助》一文,介绍自己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心得,也是他直接介绍马克思主义具体内容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1919年5月,在李大钊主持下,《晨报》副刊新设《马克思研究》专栏,开始刊载马克思的著作及其翻译作品,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李大钊还对《少年中国》《新潮》等报刊的创建起了积极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队伍得到广泛扩大。李大钊曾在北京大学和朝阳大学等高等院校讲授《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史》等课程。1919年,李大钊受邀去天津对觉悟社的工作进行指导时,对青年学生做了关于国际形势的讲演,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与天津学生的座谈中还讲述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使广大青年学生接触、了解马克思主义后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干部。李大钊还指导青年学生和进步知识分子于1920年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社会主义研究会等多个社会团体。其中,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通过分组专题研究、举行讲座和辩论等形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系统研究,并且对其进行了广泛宣传。
李大钊在经过不断探索和思考后认为要改造中国,就需要有一个革命政党,并且这个政党只能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只有在这种“社会主义团体”领导下,中国社会的改革才有希望。而不能是建立“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5]350,因为这些政党根本不能肩负起改造中国的历史重任。为此,李大钊开始投入创建“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实践之中,留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在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推动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对于北方地区党组织的建设投入颇多,为北方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到1927年时,山东、内蒙古、东北等多地都建立起了党的组织。
在革命实践中面向工人群众中传播真理。通过研究和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李大钊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着手进行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群众、启发民智工作。1919年2月,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阐述了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思想,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国青年深入农村进行了思想传播。1919年3月,在李大钊支持下,邓中夏等青年学生组织北京大学平民讲演团,到工厂、矿山开展讲演活动,李大钊率先对身在矿厂与纺织厂的工人群众宣讲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1921年1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邓中夏、张太雷、罗章龙等人在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李大钊多次前往授课,向工人传播革命思想,与工人亲切交谈,了解工人的疾苦。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是北京党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创造了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工人运动骨干,为党组织在北方领导和开展工人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负责领导北方地区的工人运动,重点发动了北方铁路工人和开滦煤矿工人运动。1923年2月,李大钊领导发动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了配合工人运动的开展,李大钊在理论上进行大力宣传,他在这一时期写了不少与劳工运动有关的文章,宣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通俗地阐明工人阶级受剥削的秘密,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并介绍各国工人阶级组织起来进行斗争的情况。
1927年的北京被北洋军阀白色恐怖的阴云所笼罩,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党中央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命令李大钊南下前往武汉组建中央分局。但是,李大钊心系革命事业,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坚持留下来完成北方地区党组织的工作。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表现出共产党员的崇高革命气节。在狱中的20多天时间里,李大钊从未谈及妻儿,只强调对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主动承担一切责任。正如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说的那样:“钊自束发,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3]301李大钊被捕后,社会各界对他展开积极营救,但都被李大钊回绝了。他认为,为了救他而牺牲更多的人,代价太沉重,这也是对中国革命的损失。4月28日,奉系军阀不顾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谴责,悍然决定杀害李大钊在内的20多位革命者。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里,李大钊第一个从容地走上绞刑台,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38岁的宝贵生命。
李大钊用生命诠释了“铁肩担道义”的崇高境界,“爱真理,便该为真理而牺牲”[5]82的献身精神,用自己的丹心碧血书写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新时代青年要追求真理、坚定信仰。正是因为抱定“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6]的坚定信念,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5]2。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7]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在思潮激荡的世界中,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思想定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断提高思想辨别力、政治判断力,就要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自觉地学习李大钊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坚定理论自信,用马克思主义的“火眼金睛”去辨别纷繁复杂的事物,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践行者。
新时代青年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敢于担当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政治品格。担当,体现着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8]李大钊在伟大的建党实践和长期革命斗争中锻造出的勇于担当精神,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继承和大力弘扬的革命传统。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9]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的新征程中,新时代青年只有传承好李大钊敢于担当品格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让自己的青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新时代青年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李大钊将一生全部精力投入到民族解放的实践中,面对敌人的劝降不为所动,被捕后极力保守党的秘密,以“无我”的精神兑现了永不叛党的誓言,为党的事业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新时代青年应该学习李大钊对党忠诚的优秀政治品格,继承李大钊的遗志,赓续红色革命基因,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