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宁,朱登祥,魏会平
(河北北方学院 基础医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课程思政强调充分挖掘传统思政课程以外的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好育人工作。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大学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指明了方向。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重要基础医学课程之一,它既是临床的基础,也与基础医学的其他学科关系密切[1]。对医学生来讲,学好医学细胞生物学不仅为学习其它医学课程打下扎实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思维习惯和科学素养。医学细胞生物学是河北北方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将知识传授与思政元素互融,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形成以“知识+互联网+思政渗透”为重点的学生培养体系。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充分整合医学细胞生物学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为传统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思政教育素材缺乏及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难以融合是制约课程思政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2]。以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为载体,用心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和凝练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筛选相关微视频资料,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课程思政教学融入点,形成“一课一案”,并完成线上视频集建设,达到课程与思政的高度契合。
1.挖掘思政故事,融入线上资源
结合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方案和目标,挖掘与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对应的思政故事。选取医者精神、家国情怀、探索求真、勤奋严谨治学和坚持不懈5大类思政故事主题撰写案例集,并将思政故事发布于线上平台供学生阅读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此展开课程思政教育。
2.挖掘思政元素,融入线下课堂
深入挖掘与课程知识点相融合的思政元素,并融入线下教学。由于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专业性较强,将思政教育生硬融入其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尝试利用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等方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研讨交流,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
3.搜集相关微视频,传至线上资源库
作为新媒体传播的积极践行者,当代大学生既是微视频的接收者,也是微视频的传播者。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实施中,搜集相关微视频,并将其传至线上资源库供学生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星学习通”为师生提供即时反馈教学支持,实现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和资源推送。目前,河北北方学院医学细胞学教学团队将“超星学习通”应用于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课程教学更符合“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总体教学思路:从线上到线下再到线上,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和互联网教学“三位一体”协同进行。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思政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
课程思政教育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但三观的塑造和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要提高大学生阅读思政故事的兴趣。可将收集好的思政小故事传至线上,采取积分奖励的办法激励学生主动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例如,在讲述绪论前,借助“学习通”App把历史故事《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分享给学生,培养学生勤奋、严谨、求真和创新的精神。在讲述细胞的分子基础和基本特征前,线上分享《科学没有国界,疾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小故事,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讲述物质的跨膜运输前,线上分享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获奖故事《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3],揭开细胞物质运输和投递的精确控制系统的面纱,让学生明白如果没有囊泡这一奇妙的精确控制组织,细胞将会无序运行。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一定要树立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稳定。
课堂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思政教育。
1.讲述细胞时引入思政元素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生命从细胞开始。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可将细胞引申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引领学生探索细胞生命机制和社会运转规律的一致性,领悟中华和合文化的博大精深。
2.讲述细胞骨架时引入思政元素
通过学习微管结合蛋白Tau,让学生在分子层面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明确阿尔茨海默症发病与细胞骨架异常的关系。阿尔茨海默症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期,是一种无法逆转和治愈的疾病,伴随着记忆障碍、失语、失认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痴呆症状,令患者饱受痛苦。可借助《让人哭泣的事》中一则有关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故事,引起全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关注。
微视频的兴起为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多样的创新形式[4]。将微视频引入课堂教学,将课程思政教育与知识点灵活整合,并转化成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的新媒体产品。让大学生在活跃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讲述细胞信号转导时,先播放“禁毒”微视频宣传片,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毒品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引出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和信号转导的典型途径,提升学生对信号转导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多巴胺信号转导通路的例子也可以深化学生对信号转导的理解。除了专业知识外,学生还增强了防毒意识。
为多角度了解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以便教师持续改进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教师自拟问卷,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教学满意度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100%。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较为满意,整体满意度为77.8%。其中,关于任课教师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等方面表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力等方面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可见,微视频能够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感染力,提高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其原因在于微视频具有“碎片化”传播优势,学生可利用课间休息、起床或睡觉前以及吃饭等短暂时间段浏览微视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5]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扎实的学识、对科研的严谨、对学生的尊重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6]。
为了进一步评价教学效果,课题组还向学生发放了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自评问卷。共发放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100%。
自评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主观性评价较高,整体同意率为82.5%。其中,在开拓了专业创新思维能力、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较高、促进了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了终身学习和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以及提高了沟通能力等方面,学生的主观评价同意率均在85%以上。从数据可以看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较好地促进了课程目标的实现。但也表现出一些不足,如师生团结协作能力较差,这可能与相关教学实践较少、教师相关经验欠缺及教师在实践中引导不足有关。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给予学生更多团结协作的机会,以进一步提高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数据还显示,学生课程学习及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综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提高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终身学习及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并提高沟通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思维能力、思想水平及政治觉悟。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可进一步推广至河北北方学院其他医学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共同促进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