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奕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1]和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2]强调,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体现出的是不同于传统、更能引发跃升和质变的鲜明特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重要路径。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紧贴产业升级,推动塑造自主可控、高效优质,更具引领性、融合性的发展新动能,提升对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这不仅体现出了高等教育独特的贡献和价值,而且对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北京高精尖产业布局的重要特征是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实现这种绿色低碳减量发展范式的产业布局,关键要着眼于实体经济,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为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基础研究在高精尖产业布局中发挥着先行性、基础性作用。发挥先行性作用,就是要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进行前瞻性、系统化布局,把准整体方向和创新路径。发挥基础性作用,就是要能在“卡脖子”问题上实现引领性、创新性,甚至是颠覆性的突破,最大化传导产业能量,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北京一流高校汇聚,顶尖人才云集,科研实力雄厚,加快推动高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将有力支撑全市高精尖产业布局。一是支持高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高校构建高精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有组织攻关机制,分类优化高校基础研究定位,各尽其能、各显所长,解决一批推动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二是系统优化高校基础研究布局,稳定支持北京高校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基础医学等“双一流”学科和高精尖学科建设,重点支持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三是加强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平台,围绕科学问题、行业共性技术问题,开展系列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催生一批原创性成果,攻克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从目前来看,产业布局的趋势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未来的高精尖创新中心不一定建设在高校里,很有可能建设在产业一线;未来的领军人才不一定产生在实验室里,很有可能产生在产业一线;未来的学生导师不一定都是高校教师,很有可能是高校教师和产业导师共同构成的指导团队;未来的评价考核不一定在于规模和数量,很有可能在于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
推动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必须下好产业发展接续性和竞争力的先手棋。产业发展接续性和竞争力依赖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还是源于教育链,交汇点在高教园区。可以说,高教园区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摇篮,高教园区越强,有组织的支撑力量就越强,“四链”融合才能塑造更为强劲的新动能和更加独特的新优势。当前,我们对高教园区建设的理解有一些误区,认为实体园区才是高教园区的建设内容。这样的理解,很容易造成在“四链”深度融合上形成“园区实体为主”的第一印象效应,而忽略高教园区的整体生态建设。我们认为,要加快推进以多种形态的区域合作组织和共同体为核心的高教园区生态建设,合理流动园区内高校之间的各类要素,畅通园区内外的各种循环,有效适应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助力市场主体孵化商业模式,让高教园区真正成为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的创新载体。一是推动传统赛道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让一体化的产学研创造更大价值。比如,推进北京服装学院的“服装设计与文化”这条传统赛道转型升级,着力塑造服装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高端业态,让高校在服装产业中发挥引领作用。二是推动高教园区和企业之间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充分发挥园区内高校以及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创造更多大学生就近实习和创业就业的机会,推动形成“企业出题、高教园区答题”的新型模式。三是推动高教园区和地方产业相结合,提供更高品质的产业服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对高教园区建设应该有一个更加广义的认识,不仅仅是良乡、沙河两个高教园区,农林、地矿油、艺术等领域的高校乃至职业院校都可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打造不同尺度的教育合作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多元整合、多方共赢。比如,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共28 家)拟入围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北京入围的是“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这个联合体其实就是职业院校联合地方政府、科技企业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打造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有利于将职业教育的优势融入北京集成电路产业体系,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意义重大。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发展目标。[3]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从应用层面而言,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实现有效供给,二是释放终端消费需求,三是建立多样化应用场景。在教育领域,有效供给、消费需求和应用场景三者始终是有机结合、一体化推进的,最终的效能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这是由教育的根本问题所决定的,也是教育同其他行业在数字技术应用上的本质区别。教育服务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要始终坚持有效供给、消费需求和应用场景围绕育人转,用适应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终端需求拉动有组织的优质高效教育供给,打造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北京教育新地图。一是夯实育人基础,应用数字技术促进“五育”融合。以建设高校智慧校园为基础,丰富数字教育新消费,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在各学校不断丰富能够全面支撑“五育”融合的新型消费供给,不断累积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和力量。二是优化育人方式,促进资源与服务有效共享。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构建全方位、更具韧性的教育服务快速响应机制,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常态教学、数字教材学材、智慧学伴、“双师”课堂、数字素养提升、教师研修、教育评估与监测、人工智能应用等服务聚合。三是创新育人场景,进一步拓展新型应用消费。精准对接“两区”建设、“三城一区”建设等需求,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跨领域、跨时空、跨层级、跨系统、促进要素流动的优势,不断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有规模的新数字育人载体和数字空间。此外,打造北京教育新地图,也要充分认识衍生需求在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流动方式,提高多方协同效率,促进教育消费主动融入社会消费大框架。
这些年,首都教育对外开放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有来自184 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京求学,分布在90 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在2023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期间,我们推出了“留学北京”四大版块10 项措施,涵盖留学生活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满足留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目的就是进一步做优做强“留学北京”品牌,给世界青年学子和人才提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留学教育,推动首都教育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推进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要坚持开放包容、守正创新、问题导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发力,打好组合拳,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在形成全方位、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具韧性的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更加积极、更为主动的作用。一是持续做优做强“留学北京”品牌,落实好10 项措施,加快建设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二是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需求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国际联合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三是健全国际交往服务机制,对标一流建设高质量国际学校。四是推进“丝路工匠”“丝路学堂”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建设,鼓励职业院校赴境外办学,推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五是做强服贸会、产学研用会议等高能级国际交往合作平台,不断提升首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在推进首都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首都教育对外开放要着眼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从引聚国际教育高端要素、提升全球教育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综合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在与全球教育深度互动的过程中实现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也谋求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北京汇集了92 所高校、1000 多家科研院所、100 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全国占比近一半的两院院士,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都非常高,这是教育的巨大优势。把这些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在全球教育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这也是首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任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要求。北京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核心议题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要在巩固用好已有支持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扩大首都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推动形成更多生动实践。一是全力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研究制定疏解配套政策,支持推进高校有效疏解转移。二是推动重点区域取得重大突破,结合雄安新区建设时序,规划建设高水平中小学幼儿园,继续支持“建三”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启动“援四”学校(幼儿园)新一轮援助办学,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三县教育优质发展。三是促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北京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与河北深化合作。四是打造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探索形成跨区域高职院校、普通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办学体。五是研究争取在环京重点地区布局北京市属高校校区,牵引三省市教育资源集聚优化,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在大力支持高校之间、高校与中小学校之间深化高水平合作的同时,我们也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省(区、市)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的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统筹协调,鼓励区域间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各领域开展多层面、常态化合作,扶持建立跨区域教育行业性专业组织和机构,拓展跨区域合作的实施路径。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遵循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立足国际高端和全球视野,加快汇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一是聚焦前沿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发挥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聚才育人功能,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前沿创新中汇聚一批国际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多措并举推动战略科学家在人才梯队中脱颖而出。二是充分赋予管理自主权,支持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高水平领军人才的领航作用,支持围绕北京重点发展领域和产业需求,聚集带动形成一批多层次、多领域融合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三是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和支持力度,完善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机制,面向基础科学、交叉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稳步推进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发挥责任专家“护航”制度,发现和培育有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潜力、有领导高水平科研团队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推动原创性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教育贡献既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新命题,也是一个极具实践价值的新领域,这不但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教育深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的发展窗口。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首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切实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奋力谱写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