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满楼
当下,智能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趋势,也对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作为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正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
机械臂灵活地抓取重达三四十公斤的石膏板,自动码放整齐、张贴产品标识、取放石膏护角……作为博锲思智能装备(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锲思”)去年销量最好的工业机器人产品——机器人贴标上盖板系统方案,仅去年一年就卖出23套。
博锲思每一个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的背后,都有公司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前期调研设计和后期方案实现所付出的智慧和心血,纪翔正是其中的代表。
解决制造业痛点
近年来,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13亿美元,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74亿美元。与此同时,相关新职业也随之兴起。大量工业机器人“忙碌”在生产线上,这催生了对掌握相关操作及系统集成等的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
“公司的机器人贴标上盖板系统方案结合了张贴合格证、张贴产品标识、取放纸护角、 取放石膏护角和取放护板5个功能。”博锲思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纪翔告诉记者,每一个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的背后,都包括前期的调研设计和后期的方案实现,“前期由产品经理到客户现场进行调研、测量,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机器人应用方案,后期则由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纪翔介绍道,通过建模、三维模拟动作等路径,实现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制造、装配、调试。
“90后”纪翔接触工业机器人已有3年时间,机器人贴标上盖板系统方案就是由他主导的项目之一。“客户是石膏板厂商,进行石膏板的生产和包装,我们的方案就是解决石膏板的包装问题。”纪翔介绍说,石膏板体积大、重,且易碎,包装会耗费极大的人力,是石膏板产业的一大痛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这一痛点。“我们的系统可以在2分钟内实现包装环节的5个功能。”纪翔表示,在效率上能够提升50%,可节省两三个人力。
技术人员需要持续学习
根据人社部的公示,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是从事机器人结构、控制、感知技术和集成机器人系统及产品研究、设計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研究、开发机器人结构、控制、感知;研究、规划机器人系统及产品整体架构;设计、开发机器人系统,制订产品解决方案;研发、设计机器人功能与结构,以及机器人控制器、驱动器、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等多项内容。
数据也显示,仅在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人才缺口就高达500万人,复合型人才和高层级人才更加稀缺。
“制造单一功能的机器人相对来说简单,制造集多功能于一体,还不能增加负载和大小的机器人就非常困难了。”纪翔表示,客户希望不要占用车间太多空间,还要求在2分钟内实现全部功能。为此,他们通过机械和电气等手段,将所有设备简化结合到一只机械手上,将串联动作并联实行。另外,作为精密仪器,在程序上,每个点位都不能有误差,“一垛石膏板有100张,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必须保证精确度。”
当下,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人工越来越多地被机器人所“替代”,成产、包装等环节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工厂越来越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趋势,也对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相对传统机械行业,这一行业对工程师的专业要求、行业经验要求比较高。”纪翔表示,这要求自己持续保持学习状态,如视觉识别、机器学习、MES相关的大数据方面等都需要学习,“这些技术都会附加到机器人里。”另外,还必须丰富行业经验,“机器人具体需要通过什么动作实现怎样的功能等,都需要对各行业有深入了解。”
加快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
作为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高新区已集聚了宝佳智能、科捷机器人和新松机器人等百余家重点企业,集聚了全市2/3以上机器人企业,机器人产业相关人才需求旺盛。
为此,青岛高新区提出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领域企业柔性使用人才,对于产学研合作等方式聘请的正教授及以上的专家顾问,经认定,连续三年按照人才在高新区劳动报酬的20%给予奖励,每人每年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每年激励一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配套完善、补齐产业链“断点”的新落地项目领办人,按照实缴注册资本的5‰,给予最高不超过480万元奖励。
同时,我国对机器人产业人才的重视程度正在提升,相关政策逐步落地。近3年来,人社部发布47个新职业,其中15个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直接相关;高校方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专业的开设数量也迎来“井喷式”发展,2022年全国有95所高校新增备案人工智能专业,2023年35所高校增加人工智能专业。
此外,工信部等多部委先后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相关规划,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给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均带来重要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要针对机器人产业亟需的专业领域,加强跨学科复合背景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机器人相关学院、专业设置上予以创新探索,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构建机器人学术型人才教育新型模式。加强机器人领域的校企交流合作,打破校园与市场间的需求壁垒,在机器人龙头和优势企业设立实习基地,提升机器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模与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