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之策,做实德育之效

2023-06-05 14:22温铭辉刘远彬兰慧珍
江西教育A 2023年5期
关键词:三变红色心理健康

温铭辉 刘远彬 兰慧珍

近年来,万安县始终将学校德育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德立校、全面育人,不断拓宽德育途径,丰富德育载体,推动学科课程、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一体化育人。全县先后创办了国家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省级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2所、市级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3所;在2022年全省中小学生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教育活动中获得省级奖励56人次。思政教育的一些做法也先后得到《人民教育》《江西日报》《井冈山报》等报刊的宣传报道。

创新红色思政,教育方式由“窄”变“宽”

消除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各自为战的弊端,创新“红色思政”教育理念,做足“三方面”功夫,将教育方式“单行道”拓宽成四通八达的“罗马大道”。

思政师资力量方面,积极实施引领、培育、提质三项工程,充分利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思政课教学竞赛等方式,并结合“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积极开展思政课新教师夯基和思政课骨干教师能力提升两项行动。同时,发挥县级领导、思政课专家、名师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名师+思政课”高质量课堂、“主题式”名师课堂、思政育人课堂等活动,以县级领导干部带头讲,本土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引领等举措,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推动思政课师资力量升级。2022年,全县约50名校(园)长、200多名教师通过校、片、县“三级联动”方式开展各类思政课比赛200余节次,增强了思政课课堂实效;组织参加省、市思政课教学竞赛,1人次获省级奖、11人次获市级奖,极大提升了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和思政课教学“含金量”。目前,遴选、公招思政课教师15名,培育县级以上思政课名师9名,下一步将继续培育思政课骨干教师10名。

课程类型方面,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挖掘各学科间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推行“专题式”“案例式”“混合式”教学,构建“大思政”育人课程体系,创设“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行业专家”同上一堂思政课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活动内容,用好“三项文化”教材,结合本地三色资源,上好“三项文化”课,紧扣“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万安故事”主题,开展“学红色历史”“读红色经典”“看红色影视”“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行红色研学”等红色教育活动600余次;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以数字化教学为载体,投入2700多万元组建了教育城域网,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促进红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先后通过专递课堂刊播《康克清奶奶好榜样》等一批既有深度又接地气、既有思想性又有观赏性的可视化本土教育资源,实现村小、教学点思政教育全覆盖。

家校社共育方面,积极探索融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谐的立德树人体系。通过聘请红色文化教育顾问讲红色故事,开设“十八滩文化讲坛”,邀请专家学者、退休老干部、先进模范人物讲授微党课50余次,并引导学生在校园内、社区、博物馆、革命旧址等场所进行红色研学百余场;同步成立家长委员会47个,携手开展共读共写共赏、学校社团、父母志愿者、家长大讲堂等亲子活动100多次,参与活动的家长近万人,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共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着力氛围营造,校园文化由“闷”变“活”

聚焦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党建引领校园文化,深挖学校历史内涵,融入万安本土资源,巧借“三个一批”手段,综合设计打造校园文化,构建立体式校园思想阵地。

建设一批场地。实验小学运用读书长廊和教学楼楼道设立红色文化书柜,在教室门口走廊、校园广场设计革命故事和诗词文化宣传栏。芙蓉中心小学利用校园围墙设置红色小故事、英雄事迹宣传板块。万安四中利用学校空地资源,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园。窑头中心小学利用毗邻赣江的地理优势和当地重大节庆日舞龙传统,专门聘请本土专家、组织学校专业和骨干教师编写《龙文化》校本读物;同时,将龙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展示,打造校园龙文化知识普及长廊,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安排学校各年级每周的龙文化专业课、组织成立舞龙兴趣小组参演各式活动,以此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编撰一批读本。充分利用万安暴动、八十农民上井冈等多个红色资源,将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八十农民上井冈》《铁血万安》读本纳入学校红色课程,实现本土红色教材进校园、进课堂。县保育院制作亲子本土红色故事绘本,创作红色儿童剧,在幼儿心中播撒红色种子。县保育院编排的《万安暴动》《康奶奶好榜样》《妙计夺枪》等儿童剧,先后获得省、市级奖。

培养一批讲解员。创新打造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配角的“红色故事少年说”,选拔培养了一批形象气质好、亲和力强、虚心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和优秀教师担任县、校讲解员,在学校、社区、博物馆、革命旧址等场所进行红色宣讲和研学解说。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既做主讲人,又做聆听者,推动思政课“活”起来,实景化、立体化正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目前,全县有教师讲解员44名,学生讲解员110名。

赋能心理健康,活动效果由“虚”变“实”

以强化师生心理健康为德育实效赋能,做实“三个一”系列举措,切实改变心理健康工作“纸上谈兵”现象。

开展一系列活动。依托“国培”“省培”项目、市公益行动计划和市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积极搭建心理健康教师成长平台,多渠道获取线上、线下教育培训资源,实行“浸泡式”学习等,分期分批开展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职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2022年,分期分批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共计1000多人,培育种子教师60人;建好心理健康辅导室,不断完善心理辅导服务,满足学生需求,目前已实现所有学校全覆盖。坚持学科融合育人模式,按照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和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集体活动的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开齐开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坚持学科融合育人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班团队会主渠道作用,统筹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资源,关注学生认知、情感、行为、能力、品质等心理要素的健康发展。发挥“五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全面落实课前“阳光5分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微视频”评比,结合主题班会、心愿墙、涂鸦墙等活动,开展中小学生“1+1”心理健康教育项目。

实施“一对一”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万师访万家、个别访谈、数据测评等方式,全覆盖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摸排和筛查工作,并建立分类指导制度。根据信息采集情况,“一生一档”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实行“红黄蓝”分类,建立“一人一策、一人一帮”工作台账,精准提供心理服务。目前,对全县小学四年级以上3.2万余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全面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同时,建立健全“班级、年级、学校、家庭”四级预警网络台账、软硬件设施布置等。全县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基本达标,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心理危机管理意识,并以“心灵驿站”“阳光小屋”“心灵成长营”“快乐‘心天地”等温暖方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案辅导。

凝聚一股子力量。不断完善家校沟通交流机制,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协同项目,加快县、校两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建设,组建万安县家庭教育讲师团,发挥社区、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场所的教育功能。积极与县妇联、县民政局、县检察院、县文明办联合开展“心的呵护——关爱留守儿童”等近10项活动,订单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0余场,受益师生家长3万多人。

(作者单位:万安县教育体育局)

猜你喜欢
三变红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红色是什么
贵州黄平县:“三变”改革激发产业活力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