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将超中国

2023-06-05 19:15:31李飞
财经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利劳动力人口

李飞

4月24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消息称,印度的人口预计将在4月底前追平中国。今后,印度将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23年中,印度将拥有14.286亿人口,比中国人口多出近300万。

人口是经济发展重要生产要素,经济学概念中的“人口红利”是一个一次性窗口期,通常持續几十年。处于这一窗口期的国家,适龄劳动力远超年幼和年老的受供养者人数。当人口老龄化和被退休金供养者的成本上升时,这一窗口期就关闭了。

根据这份报告估算,未来40年印度人口将继续增长,最高值将达到近17亿,数亿年轻人将成为适龄劳动力。如此庞大的人口潜力对于印度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让其成为全球经济的下一个奇迹,还是成为它的阿喀琉斯之踵,经济腾飞的梦想终究变成一场幻想?

要理解人口对于印度经济的影响需要追溯至印度自独立以来的人口政策,印度虽然是人口大国,但也曾经采取20多年生育管控政策。上世纪50年代,那时印度刚刚独立后不久,当时的人口约为3.5亿。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多且农业和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了避免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挤兑和贫困加剧,印度在1952年实施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当时的重点是鼓励家庭只生两个孩子。

这项措施由于不是强制,所以并未奏效,实际出生率接近每个家庭六个孩子。鉴于此,上世纪60年代起,在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领导下,印度政府开始采取更激进,甚至是压制性的措施来控制出生率。再加上那个时期印度经济增长缓慢,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平均经济增速仅为4%,让计划生育更加迫在眉睫。

多重压力让印度政府将人口激增视为负担,英迪拉在1975年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开展强制绝育运动,以减少贫困。印度警察在火车站和公共汽车站围追堵截男性,把他们拉到输精管结扎营进行结扎。印度的绝育手术量从1975年的130万攀升至1977年的810万,其中数千人死于不合格手术。

这项严格的生育限制措施最终因为英迪拉下台而终结,印度的人口政策也随着经济松绑带来的发展而迎来转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印度开始向私营部门开放经济,增长率开始回升,先是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5.5%,然后从2009年开始至今,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7%。

人口红利助推了那段时期印度的经济增长,因为大量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务工,这也助推印度决策者改变观念。许多研究表明,世界上其他地区发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人口红利,印度也开始深信庞大的年轻劳动力群体将助推本国经济腾飞。

印度能否收割人口红利仍是一个未知数,经济学上对于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有多种观点,并随着政治经济环境改变而改变。二战后的婴儿潮曾让很多经济学人士认为世界人口已经过剩,人口减少只会是一件好事。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曾经抱持上述观点,但他当时也发出了人口下降会带来严重经济副作用的警告,即在企业预计客户数量下降的世界里,投资需求疲软,这将导致需求不足,从而带来高失业率。后来很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人口下降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产出变少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生活水平将停滞不前。

另一方面,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不能简单将人口上升和下降趋势与经济挂钩,著名人口经济学家、布朗大学教授戴维·威尔(David Weil)在和本文作者探讨这一话题时指出,人口增长放缓(或负增长)对经济不利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反之亦然,没有理由认为人口快速增长和年轻人口占比高就更好。

“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所说的‘经济’或‘对经济不利’的因素是什么意思。当我们考虑经济成功时,我们应该看人均GDP还是总GDP?一个人口增长较慢的国家,其GDP总量增长也会较慢,这一点很清楚。但我认为这并不是衡量成功的标准。大多数人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也就是人均GDP。低人口增长意味着对物质和人力资本新投资的需求减少,将资源留给其他用途。这也意味着对环境的压力更小。由于所有这些原因,人口增长放缓应该会导致人均收入增加。”威尔解释说。

正因经济和人口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正相关关系,人口上升曲线并不能必然为印度带来经济红利,相反是一把双刃剑,要从中获益,印度需要为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数百万人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这是印度目前正面临的挑战,也是印度这些年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一直不能转化成人口红利。为此,印度需要吸引全球投资。然而,机会之窗正在缩小,除非印度迅速采取行动,否则所谓的人口红利很容易变成失业噩梦。

“在过去20年里,失业一直是印度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且没有显示出改善的迹象。”新德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希曼舒(Himanshu)说。

印度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被国际经济机构广泛采纳的孟买独立智库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数据显示,印度劳动力市场在2023年3月继续恶化,失业率从2月的7.5%升至3月的7.8%。印度城市失业率甚至更高(为8.5%),虽然那里有薪酬更高的非农业工作。

印度每年需要大约900万个新增工作岗位才能跟上人口增速,而印度政府制定的生产激励计划只是预计在五年内创造600万个就业机会,显然有些杯水车薪,职位短缺使得许多人不得不从事传统工作,那就是回家务农。

拉动就业需要投资,但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印度的投资增长几乎减半,从2000年至2010年的年均10.5%降至2011年至2021年的5.7%。该报告将投资增长的下降归因于几个因素,包括对电力供应、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担忧,以及政府的官僚主义。

从很多方面来说,投资疲软打脸了印度总理莫迪主打的“印度制造”政策,这些政策被标榜为将拉动投资使印度变成全球制造业中心,但却并没有真正吸引来自私企的大量投资。

CMIE首席执行官马赫什·维亚斯(Mahesh Vyas)将就业市场停滞归咎于投资疲软、新冠疫情以及莫迪在2016年实施的废钞等一系列政策瞎折腾。

目前,孟加拉国甚至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收益也超过印度。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孟加拉国的公共投资占GDP的6.5%,是印度公共投资占GDP比例的2倍。

综上所述,外界还没看到印度利用年轻人口从事生产性就业的能力。相反,新冠疫情期间,封锁政策严重打击4000万印度农村工人,他们在城市工作,但后来被迫失业返乡。因此即使疫情消退后就业市场的复苏也并不令人振奋,反而导致农业工作在印度总就业比例中一直增加,而制造业工作比例一直下降,因为返乡工人在城市找不到工作。

据统计,近45%印度劳动力受雇于农业,而农业为印度GDP的贡献大约为20%,这是一种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的劳动力比例。

不仅如此,CMIE数据显示,在每年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2000万印度人口中,只有大约800万人在找工作,剩下的干脆不就业。今年3月,印度的整体劳动力参与率为39.8%,而美国为62.6%。

法国兴业银行关注印度事务的经济学家昆达尔·昆杜(Kunal Kundu)认为,劳动力参与率偏低是印度无法充分享受劳动人口激增所带来红利的一个关键原因。像日本和韩国这样善用人口红利期的国家,在高经济增长率时期劳动力参与率约为55%-60%。

虽然按照联合国报告估计,在未来20年里,印度还将有2亿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大军。但如果不对基础设施进行更多投资,不改革刺激出口导向型增长,印度将很难为这些年轻壮劳力提供就业岗位。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1年制造业占印度经济产出的比例从2006年的17%降至14%。

这种扎堆农业的就业不足是一种更为隐蔽的危险,印度平均工资水平已经停滞八年。经济增长而就业岗位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使得印度严重不平等的社会变得更加不平等,增加了社会动荡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印度还是世界上女性正式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女性正式就业率几乎是印度的2倍,高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如果女性的贡献如此之少,一个经济体就无法发挥其潜力。

虽然印度现阶段仍然掌握人口红利,但留给印度的窗口期并不会太久,印度的劳动力不会永远年轻,而且时代也在变化,人口紅利转化方式也与从前不同。根据印度2018年-2019年经济调查的预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到2041年,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20岁-59岁)预计将达到总人口59%的峰值。

要及时转化人口红利,抓住天赐良机,印度政府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确保出台激励措施创造足够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但目前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红利劳动力人口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华人时刊(2023年13期)2023-08-23 05:42:52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16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人口最少的国家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健康红利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3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