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琳
【摘要】现在,我们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但是,还是难以避免学生上体育课“不出汗”或出汗很少、体育课氛围死气沉沉的现象。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老师创设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开发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落实“双减”政策“目标精、过程活、效果实”的课堂基本要求,解决当前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一讲到底”“教学方法单一”“目标达成度不高”等问题,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
【关键词】当堂检测 低年级体育兴趣 体育课题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2-0157-03
体育课相对于语、数、英等学科的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的教学环境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更多的情况下是老师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虽然现在我们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但是,还是难以避免学生上体育课“不出汗”或出汗很少、体育课氛围死气沉沉的现象。毋庸置疑,低年级孩子一定是喜欢上体育课的,但是为什么会上着上着全无兴趣?我想这跟我们体育老师平时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息息相关的。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就要把课堂的主导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老师要做到“限时讲授”,学生要学会“大声表达”,老师要创设新穎灵活的教学方法,开发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落实“目标精、过程活、效果实”的课堂基本要求,解决当前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一讲到底”“教学方法单一”“目标达成度不高”等问题,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1]。
一、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境
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需要优化课堂中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丹阳市华南实验集团首先引入“当堂检测”的概念,运用当堂检测,让学生明确不足,强化兴趣,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和表达,让学生在探索和反思中使得学习参与变得更加高效。
“跑”是每个学生都很喜欢的项目,尤其是我们低年级的孩子,在教授一年级这一章节第一课时内容时,课的内容一宣布,所有的孩子都欢呼雀跃,每个同学的情绪都异常饱满,每个人对于“跑”都有独到的见解,可见孩子们对“跑”的热爱。在这个时候,我就开始了检测的第一步,提出教学问题,发挥他们的认知,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谈一谈他们对于“跑”的认识。很多同学无法用清晰流畅的语言叙述出心中所想,更多的是用手脚比划的动作来向老师和其他同学阐述他们以往对“跑”的认知,这其中甚至还包括班里平时个别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他们也可以积极地跟着多数孩子进行动作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出阳光般的笑容,虽然这短短几分钟的环节显得有些“笨嘴拙舌”,但是孩子们通过憨态可掬的肢体表演,一改往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表现的同时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认可,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使之能够更加有效地融入课堂学习当中,也让我真实地体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在我的课堂上被实践,而我们老师存在的意义就是要让学生自我挖掘、自我展示,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从而使课堂获得生命力。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探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意识,让学生从自己过往的生活中寻找对体育课新授内容有用的技能,并加以归纳总结,不仅仅杜绝了体育新授课枯燥无味的理论讲解,降低了一年级学生对新授课理论知识思维上的迷茫,最重要的是从情感上唤醒了学生,让一节新授课变成一节经验总结课、经验提升课,这样的过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孩子对于新授课学习的压力,让孩子从认知深处觉得体育课的学习原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提升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自主思考、自主探寻、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运动激情,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2]。
三、开发资源,丰富检测途径
1.游戏、比赛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体育课的认识就是“玩”,游戏和比赛可以助力体育课堂,是因为孩子们生性好动都很爱玩的这一共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体育游戏和比赛,又是集体性的,因此教师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以游戏导入,带动孩子们一起热身,让孩子们在游戏的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上体育课的状态。例如我们的“遍地开花”游戏,同学们在慢跑中听老师报数字,报到几,就几个孩子抱成团,在紧张刺激的游戏中,不仅获得了快乐,培养了团结的意识,还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劲头投入到接下来的课堂环节中。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我们也会适当地设置一些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游戏和比赛,以检测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比如说,快速跑教学中的接力赛跑,爬行教学中的爬行比快,篮球运球技术中的运球接力等,都是将体育课的课堂检测“游戏化”“比赛化”的体现,学生想参与比赛,更想赢得比赛,那么,他们就很卖力地动脑筋,过程中很好地激发低年级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提高了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这是值得我们保留和延续的。
2.情境提问
首先,我觉得课堂的当堂检测是需要贯穿整堂课的,可以检测当堂知识学习的好坏,也可以检测学生对本堂课相关知识的认知基础,所以,提问是所有课程中最常用和最简单的一种检测方式,但是,低年级的孩子生性活泼,在体育课室外特殊环境中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这一环节中,体育老师需要能够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再加上这个阶段的孩子理解能力较弱,思维仍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时候区别课堂中常规提问方式的简单粗暴,情境教学设计必不可少。例如一年级的爬行单元,我们会以“秋游动物园”为情境,“孩子们,在动物园里,你看到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中一定有你非常喜欢的吧,那么,你喜欢的动物是怎么样行走的呢?”有了情境教学的加持,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日常对于各种爬行动作的认知,也有利于学生融入课堂学习,理解知识的要点,脑海中的记忆会更形象生动,学生会自然地想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行走方式,并迫不及待地模仿,甚至是教周围的同学一起学习,学习的起点潜移默化地就提高了[3]。
又如在一年级“跑”的章节教学中,结合生活经验让他们展示常用的跑步方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情境提问,并且,这样的情境是真实的来源于生活的,不需要老师刻意去创设,每个孩子都有很真实的体验和感知,不仅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在课中和课后的检查反馈中,我们老师就能利用课中情境教学设计的点来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便于自己调整教学的方案。
3.技能展示
目前体育课教学最大的问题便是死板,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仅仅是体育知识和基本技巧,很少包括师生互动和团队配合,在得知每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时,很多学生会体现出乏味的表情。体育课的教学形式也十分简单,仅仅是基本的技术指导,偶尔会有体育游戏的加入,但这些体育游戏和体育课教学的关系并不大,可以说是所有学科的教学都可以开展的游戏,无法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喜爱和热情,无法激发他们上课的兴趣,无法让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让体育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浓厚。在体育课堂中,我们体育老师可以以某节体育课具体学习的技能动作来设置技能展示的具体检测方式,可以展示分解的动作技能,也可以是完整的动作技能,分解动作可以在课的基本部分进行的过程中相应地穿插适当的展示环节,可以是一个同学独自展示也可以是多个同学同一时间进行,以便于师生更直观地对比出技能动作完成的质量好坏。
(1)动作示范符合技术动作学习的规律(技能展示与新授内容相关联)
技能展示是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体育教师应该提高对动作示范的重视,在一节新授课之前,老师可以设计与课内容相关的技能或才艺展示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健美操教学中,我就在班里询问有哪些同学学过舞蹈类的课程,很多学过舞蹈的孩子都踊跃举手,并在课前积极准备,在课堂展示过程中,充分地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接受体育,喜欢体育,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终身受益。
(2)动作示范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在动作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需要先进行整体动作的示范,让学生对示范动作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然后再将动作进行拆解,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减少学生示范压力,提升成功率,让学生爱上示范,爱上展示,提升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使小学生一步步地掌握整套技术动作。
(3)动作示范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
小学体育教师要转变对课前准备活动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同时也要提高小学生对课前准备活动的重视,明确课前准备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以保障动作示范教学的安全性,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4)技能展示与游戏教学有机结合
为了提高技能展示教学的效果,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游戏开展动作示范教学。体育游戏形式灵活多样,例如,用跳绳比赛或者跳绳跑来检测跳绳技术的掌握,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5)技能展示融入多元情境教学法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如果仅靠技能展示,会显得有些单调、无趣,而如果在动作示范中融入多元情境教学,一定会增强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创设运动情境,利用音乐的轻重缓急来搭配示范动作的力度和速度,当音乐节奏紧张急促、振奋人心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加大示范动作的力度和强度;当音乐舒缓、轻松欢快时,体育教师又可以提示学生放慢示范动作的速度和强度,使小学生处于放松的展示与学习状态中,有助于消除小学生的疲劳感,提高展示质量,提升趣味,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
4.知识卡
低年级的孩子对五彩斑斓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任何的新奇有趣的事物仿佛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说,各式各类的卡通卡片,孩子们经常三五成群在一起相互分享自己收集的各类卡片,所以,为了便于他们记忆,我也在一些课当中融入了这一元素。
例如,在二年级上学期的“双人合作跳短绳”这一课中,我便下发了相关知识卡,卡片另一面我设计了两个与课有关的知识点,如下图所示:
由于本堂课是双人合作学习为主,所以我们两个孩子一张知识卡,当孩子们拿到卡片的时候都非常开心,感觉非常新奇,不用我说,他们就自主细心地认读上面的内容,那么在他们拿到卡片的同时就会对当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他们也会提前知道这节课,老师需要我们重点去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在老师授课和他们与同伴合作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就会特别注意问题的发现、体验和思考解决之道。整堂课的气氛都非常活跃,上课期间我让他们把小卡片藏在自己的口袋里,在课的基本部分将要结束之际,我让他们拿出小卡片,两人一组或者四个人一组一起讨论总结,并且记录下来,结束以后,由小组长收齐,我课后查阅。这样,既可以检测孩子们上课学习的情况,又可以通过合作探讨和记录,加深孩子对于本堂课知识点的记忆,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知识卡的加入让体育课的效率明显提高。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卡的问题设置应该简明扼要,要便于学生理解,不能过于复杂,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挖掘更多合理有效的检测方式来丰富体育课堂,完善体育课当堂检测體系,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体育老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更要不断强化和跟进教育部门的各项教研活动,加强沟通探讨,提升教学能力,在课的设计和实施上大胆地假设和思考,在长期的工作中大胆地验证,积极地总结,才能为课题的研究、课程的设计、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帆,钱小平.区域性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检测的具体做法及应用[J].甘肃教育,2018(24):96.
[2]刘凯丰.小学务实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探讨与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225-226,227.
[3]林以华.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