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物弧线论

2023-06-04 17:55:07杨晓林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2期
关键词:弧线性格

杨晓林

“人物弧线”的理念被罗伯特·麦基予以总结后广泛地应用于创作实践和影视批评,对塑造富有艺术魅力的丰盈人物形象居功厥伟。人物弧线依据趋向,可分为两种类型:成长—积极的上升型弧线;堕落—消极的下降型弧线。人物弧线变化要有内在联系与逻辑:一是必须顺畅,不能急转弯;二是要与环境影响合辙。否则会使人物的弧线流畅性和完整性受损,以至于剧作叙事线断裂,结构坍塌,成为有硬伤的作品。

“人物弧线”或曰“人物弧光”,译自英文Character Arc,罗伯特·麦基看来,“是人物的路线,是人物本身性格的发展轨迹或是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从出发点到目的地,人的发展和变化将形成一条轨迹”。1在以成长励志、救赎重生、畸变黑化等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中,既需要展现人物个性,也需要勾勒人物心理变化和性格变化的轨迹,因此人物弧线表现的顺畅完美与否,就决定着人物形象立得住或崩塌,决定着影视叙事的成败。

“人物弧线”理论的形成史

“人物弧线”的理念滥觞于文艺复兴时期、成长于启蒙文学时期,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中日渐成熟,在20世纪被电影人所吸纳,被罗伯特·麦基予以总结后广泛地应用于创作实践和影视批评,对塑造富有艺术魅力的丰盈人物形象厥功厥伟。

在西方文学史上,人物塑造经历了从扁平人物到圆形人物的蜕变。在古希腊时期,《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等英雄形象,其性格往往是刻板定型的。而在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作品中,普罗米修斯和阿伽门农、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美狄亚等都是性格鲜明但一成不变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物性格应该与“被模仿的人”即与普遍规律一致,2此时期戏剧中人物往往是“观念”的化身。在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们开始关注“现世的幸福”,关注人性,关注人物性格的流动性。如在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由一个单纯而充满理想的人文主义者,到父亲被杀后由于局势不明,犹豫多疑延宕,及至通过“戏中戏”证实了叔父确是杀父仇人,误杀恋人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及至恋人自杀,被迫与其兄决斗,中毒临死时杀仇敌克劳狄斯。哈姆雷特复仇心路变化,体现出一道令人信服的弧线。18世纪德国启蒙主义戏剧理论家莱辛,也认识到了戏剧创作中人物性格流动的意义,随着典作《浮士德》等横空出世,才打破了人物形象单一的局面,出现了丰满立体,性格復杂多变的人物形象。至近代,美国戏剧理论家B.贝克曼在《戏剧动力》中提出了类似于“人物弧线”理论的“动态人物”理论,及至德国“成长小说”的出现以及福斯特“圆形人物”理论的出现,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物弧线”理论的完善。

在今天,表现“人物弧线”已是小说家和剧作家们司空见惯的写作技巧。百年电影发展史中,“人物弧线”倍受重视,特别是当罗伯特·麦基在1997年出版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对电影弧线做出界定后,是否表现了人物性格发展轨迹或变化,就成为衡量很多作品优秀与否的圭臬。

人物弧线唯一特征就是变化,而缺乏性格变化的或变化趋近于静态人物被称之为扁平人物。扁平人物几乎是大多数商业类型电影的标配,如《007》和《碟中谍》系列等冒险片、《侏罗纪公园》等恐怖片、《蝴蝶梦》等悬疑惊悚片、卓别林《淘金记》等喜剧片、《泰坦尼克号》《2021》等灾难片、《一夜风流》等爱情片、《新龙门客栈》《天龙八部》等武侠片(剧)、《福尔摩斯》《大宋提刑官》系列侦探片(剧)等,主角都是被事件和矛盾冲突推着往前走的扁平人物。

而与之相对的圆形人物,强调人物性格多面性,也可分为静态的圆形人物和有人物弧线的动态的圆形人物。静态的圆形人物尽管性格丰富立体,但在同一部作品中,他的性格基本没有变化,如电影《复仇者联盟》系列中的反派灭霸、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雍正皇帝胤禛、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皇帝等。而有弧线的动态圆形人物,指人物随着遭遇的不公际遇与处境而随之发生变化,人物在刚开始出场时呈现着一种特定角色与性格,到经历诸多变故后,其性格乃至角色渐渐变成另一种类型。“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物的塑造也一样,弧线人物因为性格的峰回路转,从而使故事产生跌宕起伏的叙事迷魅,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叛型超级英雄哪吒,之所以令人难忘,就在于对他的心路历程有着非常细腻且具有说服力的刻画。他有成长的人物弧光,在黑暗和光明之间摇摆,最终他联袂在家族利益和百姓存亡之间犹豫不定的敖丙,对抗天命,做回了自己,成为拯焚救溺的英雄。

人物弧线的两种类型

人物弧线是线性的,总是有起点和终点,依据其弧线的趋向,可分为两种类型:成长—积极的上升型弧线;堕落—消极的下降型弧线。

积极的上升型人物弧线最常见,也是最能引起共鸣的人物弧。主人公刚开始会有不同程度的个人不满足和自我否定。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被迫接受挑战和磨难,最后战胜了人性的弱点和心魔取得成功,成为另外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们常用蜕变、蝶变、豹变、虎变、龙变等来描述这种转变。

上升型弧线两种形式:一为上升的弧线,一为V形弧线,相比而言,V形弧线更具戏剧张力,人物情感起伏曲折,心路历程柳暗花明,有灵魂黑夜的自我革命,还欲扬先抑峰回路转叙事效果。在V形弧线中,人物从中立位置开始,随后遇到挑战引发冲突,陷入困境进入低谷。但人物在彷徨痛苦中奋起抗争,最终战而胜之,并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在某些情况下,人物也会超越中立状态进入一种更高层的状态。如《功夫》中主角从一个行差踏错,柔茹刚吐的街头混混,到最终良知复萌,潜能爆发,虎变为一个武功高强除残去秽的英雄。《武状元苏乞儿》中骄奢跋扈的富少爷,因家境落败,武功被废,沦落为赧颜苟活的弃儿,因缘际会习得绝技“睡梦罗汉拳”,当上丐帮帮主,成为“降龙十八掌”的继承人,除奸后功成不居,与心上人共结连理。《大话西游》里至尊宝从一个打算与妖怪合伙吃了师父唐僧,转世后成为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的山大王,最终放下个人情感担起取西经的使命。《卡萨布兰卡》中的里克本是一个爱国志士,但随着恋人的不辞而别,他陷入了醉酒和痛苦之中。但他了解事情的真相后,理智战胜了爱欲,帮助初恋和她身为抵抗领袖的丈夫逃脱纳粹的魔爪,再次回归成为民族英雄。《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辛德勒开始时是一个谲而不正,拿云握雾的奸商,而在结束时洗心革面,成为毁家纾难,拯救犹太人的义人。其他如《星球大战》中的阿纳金·天行者、《星际穿越》中的库珀、《黑客帝国》中的尼奥等都是有弧线的人物。

消极的下降型人物弧具有更多的变化,它是一个翻转的积极人物弧。消极人物弧不是让一个人物从他的缺点中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是让一个人物最终处于比故事开始时更糟糕的状态。我们常用黑化、病变、畸变、异变等来描述这种转变。

在反英雄影片中,绝大部分的人物都面临着一个倒V形弧线。也就是说,人物从一个比较糟糕的状态开始,通过拥抱自己的阴暗面而获得成功,最终走向失败。如电影《小丑》以恶名昭彰的小丑亚瑟·弗莱克作为主角,影片通过“暴力解决法”让亚瑟从趑趄嗫嚅承受苦难,如轻尘栖弱草的凡夫俗子豹变为鬼为蜮,诡谲怪诞的恶人,展示了顺畅绚烂的人物弧光。而美剧《绝命毒师》中的沃尔特·怀特,开始时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面对种种生存压力,他无奈利用专业制毒,瘠人肥己。当成为蛇头蝎尾的沃尔特到达制毒事业的顶峰后,他的自大自信,导致他最终自蹈死地。

国产犯罪剧《狂飙》也讲述了一个黑帮大佬高启强的罪恶史和毁灭史,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人性的贪婪与欲望的放纵、使一个老实善良的“蓬间雀”,一步步兽变为万恶不赦、罄竹难书的“鹰隼鸱鸮”。他非“天生坏种”,前期作为草根底层,高启强逆来顺受,勤劳朴实。为了生存和不受地痞恶棍唐小龙、唐小虎的盘剥,把安欣的善意当作保护伞。千禧年间,他卷入黑帮纷争,失手电死三人,开启了罪恶之门。之后一路狂飙,先是撩蜂剔蝎,干掉了黑帮老大徐江,又攀高谒贵,娶了人脉很广的陈书婷为妻,认黑帮大哥泰叔为干爹,蝇随骥尾,生意版图扩张,畸变黑化为扒高踩低,手眼通天,政黑两界通吃的封豕长蛇。祸因恶积,最终高启强被判死刑而陨灭。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人物具有悲剧命运是因为由于自身有悲剧性的性格弱点—足以毁身殒命的先天性的缺陷,这在莎士比亚悲剧中尤为明显:如麦克白矜功自伐、心怀异志,哈姆雷特谨小慎微、优柔寡断、相信宿命,奥赛罗自卑嫉妒、轻信冲动,李尔王年老昏聩、察人不明。就此而言,在构建消极下降的悲剧人物弧线时,不妨其赋予悲剧性缺陷,会使弧线更加合情合理、顺滑流畅。如《绝命毒师》和《狂飙》中的沃尔特·怀特和高启强共有的心性弱点就是自高自大、利欲熏心,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这是他们的人生必然要以悲剧收尾的关键。

人物弧线的创作要求

人物弧线变化要有内在联系与逻辑,否则会使人物的弧线流畅性和完整性受损,逆情悖理,脱离生活,事理与情理不通,导致角色行为浮夸失真,不能与观众共情共鸣,以至于剧作叙事线断裂,结构坍塌,成为有硬伤的作品。

1.人物弧线必须顺畅,不能急转弯

人物弧光不能让它一蹴而就,要用充足的铺垫来逐步地表现人物心路历程,细腻而有层次地表现其变化缘由,符合人性嬗变的逻辑,真实可信。如犯罪片《小丑》中,主人公亚瑟生性腼腆,喜欢小孩子,梦想成为脱口秀演员,患有严重癫笑症,虽生活困顿但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可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小流氓无缘无故抢走了他的广告牌,还打了他,老板不近人情地扣了工资,同事兰道尔背叛了他,使他失业。当母亲漠视和间接虐待他时,他的精神支柱坍塌,腹生荆棘—在地铁上枪杀了三个调戏女乘客,还奚落殴打他的男子。影片在处理亚瑟的人物“弧光”时,有条不紊,先給亚瑟树立一个令观众共情的标签,然后设置种种困局,“风刀霜剑严相逼”,迫使他希望逐一破灭,黑化成哥谭市罪案的元凶巨恶。相对而言,国产现象级作品如《大鱼海棠》《姜子牙》《新神榜:杨戬》《长津湖》等,由于迫使主角性格转化的原因铺垫牵强甚至不足,致使人物弧线顺畅度差强人意而成阿基琉斯之踵。

2.人物弧线要与环境影响合辙

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美国剧作家劳逊认为“没有环境的人物根本不是人物”3人物所处环境越复杂、越多变,人物性格越丰富。在社会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群体形成的矛盾统一体,加之家庭、学校、族群、阶层、身份等的转变,使得人物面临的矛盾此消彼长,决定着人物的性格虽然在一定时间段内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但从长远来看是变动不居的,这是人物弧线的成因。

如《小丑》中小丑之所以由善良纯真变得癫狂残酷,充满暴力和仇恨,就是因为哥谭市冷漠的生存环境,社会的疏离和病态的文化氛围的导致他好梦成灰。再如《教父》系列里二代教父迈克,他原本是一个反感黑手党家族事业的青年,上大学、参军,性格诚恳直率,后来家族变生肘腋,老教父维托·柯里昂被人暗杀住院,他为家族也为父亲挺身而出,设计杀了仇家拉索和警长,尔后远走西西里避祸。然而仇家派人追杀,他虽侥幸躲过一劫,但新婚妻子却因之香消玉殒。其后他回到美国,接手父亲事业,克绍箕裘,踵武赓续,为重振家门,树立权威,变得冷血阴鸷,下令枪杀了犯错悔改的二哥和养虺成蛇的内奸姐夫卡洛。后来他心生愧意,为了得到家人理解,在神父面前忏悔。迈克的转变源之于黑帮的“权力之争”的险恶环境对人的黑化。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想要在枭雄争霸的黑帮生存壮大,为王称尊,就不得不为蛇蝎虎狼,泯灭人伦。

结语

人物之所以有“弧线”,是现实生活的复杂多变,在时时刻刻改变和雕塑着人的性格。优秀的影视作品大都会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成长或堕落,塑造具有弧线的圆形人物。黑格尔要求人物性格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强调性格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认为情境与情致发生矛盾冲突,激起人物的行动,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而恩格斯也提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一现实主义文论的主张。就此而言,影视作品塑造个性突出、有弧线的“圆形人物”,即是对现实环境促使人性变化的展示和描摹。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陈铁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103.

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2.

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M].邵牧君,齐宙,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5:25.

猜你喜欢
弧线性格
You're my eyes
基于上衣袖山吃势分配方法的研究
辽宁丝绸(2021年3期)2021-09-11 06:23:18
猫的性格爪知道
冬天的性格
公民与法治(2020年1期)2020-05-30 12:27:46
浅析主变压器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
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 00:48:14
风的性格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8
性格反转
三相五柱式消弧线圈新调谐方法
基于定相增量法的消弧线圈新型调谐方法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中学生(2015年31期)2015-03-01 0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