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应用

2023-06-04 20:12袁振东冯诗诒
化学教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可燃冰

袁振东 冯诗诒

摘要: 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从发现到应用的历程:科学家于19世纪在实验室发现气体水合物,至20世纪,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并确定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随后,科学家从影响因素和形成模型等方面探索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理,且致力于把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新型能源进行开发利用,已在发电系统、储存和运输天然气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 新型能源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3)05008506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天然气水合物是指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以甲烷为主的气体与水形成的似冰状结晶化合物,也称甲烷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由于其分布广泛、能量密度高、总量巨大,有望成为未来重要能源之一[1]。从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至今的一百多年,相关的研究已有不少,主要集中在开采、储存及水合物技术方面,例如CO2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的储存、运输以及水合物法储存乙烯等。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是如何被发现的?自然界中天然气水合物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应用研究和发展前景呢?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化学问题。

1 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及其概念的形成

1.1 实验室合成气体水合物

1778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在伯明翰的实验室里做了一个实验:他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将实验室的窗户打开,第二天早上回来观察实验结果。经过一个晚上,他发现矾酸空气(vitriolic acid air, SO2)在水中会结冰,而酸性空气(marine acid air, HCl)和氟酸空气(fluor acid air, SiF4)不会。在这个实验中,气体混合物的温度(17)低于水的凝固点,但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冻结的体系是水合物,而且他本人也没有验证实验的记录[2],因此,普利斯特里的發现在科学界存在争议,不认为他是第一个正式发现气体水合物的人。

在普利斯特里实验的33年后,气体水合物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Humphry Davy, 1778~1829)在皇家学会的贝克讲座上报告了自己在伦敦皇家研究所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在-40下,氧化盐酸气(oxymuriatic gas,后来他称之为“氯气Chlorine”)的水溶液比水更容易结冰[3]。他是首次在实验室合成氯气水合物的人,并于1811年著书将该氯水合物命名为“气体水合物(hydrate of gas)”[4]。由于当时没有发现其他气体水合物,他将“气体水合物”这个上位概念单一地赋予了氯水合物,现在看起来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后来,其他气体水合物相继合成,如1829年的SO2水合物、1876年的Br2水合物等[5]。

1888年,法国化学家维拉德(Paul Ulrich Villard, 1860~1934)首次报告了在0℃及更高温度下甲烷水合物的相平衡测量(Phase Equilibrium Measurement)数据。实验得出:在0℃时,甲烷水合物的分解压力为27atm。这是第一次在实验室人工合成的甲烷水合物。

从1810年戴维首次在实验室合成氯气水合物到1934年的120多年间,国外对气体水合物的研究仅停留在实验室,且争议颇多。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确定哪些气体可以生成水合物及生成水合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因为当时所认识的水合物并非全是甲烷水合物,所以科学家们并没有认识到其在能源方面的作用。

1.2 天然气管道内发现天然气水合物

1934年,美国学者哈默·施密特(E. G. Hammer Schmidt)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天然气管道堵塞问题。他察觉出聚集在管道中的固体物质在外观上与普通的雪相似,气体通过管道的流动会在低处收集和压缩积雪,直到管道完全堵塞。通过实验室研究与证明,得出造成堵塞的是在高压和高于水凝固点的温度下,某些气体与水结合形成晶体化合物(水合物)[6]。这是首次在实验室以外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由此,科学家们开始重视天然气水合物并进行抑制剂方面的研究,如1939年,哈默·施密特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关于抑制剂水溶液浓度的半经验关系式。

1946年,苏联学者斯特里若夫(N.H. Strizhov)从理论上做出结论:自然界可能存在气体水合物藏(gas hydrate deposits)。20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专家提出了一种假设:在地壳的一定热动力条件下(温度达295K、压力达250个大气压)可以形成固态气体水合物藏。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的地区占陆地面积的27%,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冻结岩层区。

1.3 自然界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前期对自然界中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预测和研究工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矿田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1963年,苏联在雅库特钻了1830米深的Markhinskaya井,并在1450米深的地方发现了温度为0℃的岩石层,此处岩石构造的条件与气体水合物形成的条件相吻合,经后续实验研究表明岩石中有自然形成并稳定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性[7]。1967年,苏联发现了麦索亚哈气田,其初始原地天然气(游离气)为848亿立方英寸,从天然气水合物中可采的天然气为424亿立方英寸,是世界上唯一进行商业开采的天然气水合物矿田。综合地球物理和热力学研究表示,天然气的上部覆盖着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呈游离气状态[8]。自由气体的初始成分是CH4-98.6%, C2H6-0.1%, C3H8-0.1%, CO2-0.5%, N2-0.7%,水的盐度(the salinity of water)不超过1.5%。

从1971至1979年,苏联科学家特罗费姆克(A. A. Trofimuk)和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石油工程系的马冈(Yuri F. Makogon, 1930—2020)等通过推断,认为极地地区和90%的世界大洋中存在利于气体水合物形成的压力、温度条件[9]。1971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斯托尔(Robert D. Stoll, 1931—2016)在深海钻探项目中有了新的发现:平均3600米水深的区域里,在600多米深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一种气体物质。该海洋沉积物暴露在地表条件下会释放出大量的气体,不同数量的气体(主要是甲烷)被释放出来,其数量似乎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普遍增加[10]。这是首次发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标本,进而正式提出了“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的概念: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结合形成一种类似冰的物质。同时他从地球物理角度提出了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标志,即“似海底反射层”(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ior, BSR),为之后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的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97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乔治·克莱普(George E. Claypool)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的卡普兰(Isaac R Kaplan)证实了BSR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11],目前BSR已成为推测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一个重要标记。

据估计,全球90%的海域和超过27%的陆域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储量达2×1016m3,碳含量超过所有已探明化石燃料碳含量总和的2倍[12]。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对天然气水合物开展实质性的调查和研究,在南海北部陆坡、南沙海槽和东海陆坡等多处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证据。2008年11月5日,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岩心表面见白色絮状晶体,能直接点燃,岩心不断冒出气泡和水珠。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岩心呈蜂窝状构造,在此基础上2009年6月再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样品。这是首次在我国陆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也是继加拿大1992年在北美麦肯齐三角洲、美国2007年在阿拉斯加山北坡通过国家计划钻探发现气体水合物样品的第三个国家[13]。2020年3月18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第二轮试采工作圆满完成,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m3、日均产气量2.87万m3”两项世界纪录,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据估计,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总量为84×1012m3,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和青海冻土带,南海约占总资源量的78%,冻土带占总资源量的15%[14]。

1.4 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开采

目前,各个国家对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开发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开采方式主要有降压法、固态流化法、注热法、注化学试剂法以及CO2置换法等[15]。

降压法通过降低水合物储层压力以打破水合物相平衡状态,促使水合物分解。但降压开采面临着储层显热、环境传热不足引发水合物再生逆反应和冰的产生,出现产气不连续、效率降低的问题。

固态流化法在原位保证流化水合物为固态,待水合物进入密闭空间后再促进其分解。固态流化法能降低水合物地下分解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风险,但存在产量偏低、采后地层修复技术难度大等问题。

注热法主要通过向水合物层注入热流体,打破水合物相平衡的条件,促使水合物分解出天然气。注化学试剂法通过向地下水合物层注入化学试剂改变水合物固有相平衡,进而使水合物在原有温度压力条件下分解。但是,注热法和注化学试剂法经济性较差。

CO2置换法是利用二氧化碳水合物和甲烷水合物在相平衡特点方面的差异,在向储层中注入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诱导储层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从而置换出甲烷气体分子。CO2置换法具有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封存CO2以缓解温室效应的优点,但置换速率和置换效率较低,制约了方法的应用。

由于在开采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CH4,其造成的温室效应是CO2的10~20倍,这一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还存在海洋酸化、海底不稳定所产生的海啸、海底泥流以及海洋塌方等环境问题[16]。因天然气水合物的不稳定性且储存环境较特殊,所以其开采成本偏高,我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成本达1323元/m3。因此,要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大规模商业开采,仍需进一步突破环境效应、开采技术、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难题。

2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理

气体水合物(gas hydrate),也称笼状水合物(clathrate hydrate),是一种笼型的结晶化合物,由水分子组成的“笼子”与客体分子(guest molecule)组成。“水笼子”由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结而成,客体分子嵌入其中[17]。典型的气体分子包括甲烷、乙烷、丙烷和二氧化碳。

目前,已经发现的气体水合物有SⅠ型水合物、SⅡ型水合物及SH型水合物3種[18]。SⅠ型结构的晶胞包含2个512笼子和6个51262笼子。此处,符号512表示笼子是由12个五边形的面组成的多面体,符号51262表示笼子具有12个五边形的面和2个六边形的面。类似地,SⅡ型结构的晶胞包括16个512笼子和8个51264笼子;SH型结构包含3个512笼子、2个435663笼子和1个51268笼子[19]。气体水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

SⅠ结构由直径在4.2~6之间的客体分子组成,如甲烷、乙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直径小于4.2的小分子作为单个客体形成SII结构,如氮气和氢气。直径较大的(6

2.1 影响因素的探索

从多年冻土中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到从深海钻探中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两种不同的地质环境对其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因素。1974年,乔治·克莱普和卡普兰认为气体水合物在沉积物内的稳定深度与以下因素成正比:静水压力、沉积物表面的温度、地热梯度以及甲烷浓度。当气体遇到甲烷水合物温度稳定区的沉积物时,它可能在此处与水结合,形成气体水合物[21]。1993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克文沃顿(Keith A. Kvenvolden)提出极地地区的气体水合物通常与永久冻土有关,深海地区的气体水合物被发现在外大陆边缘的斜坡和隆起的沉积物中[22]。

通常假设纯甲烷纯水系统来预测自然发生的气体水合物稳定的深度和温度。1996年,美国华盛顿海军研究实验室的马克斯(Michael D. Max)和美国的洛里(A. Lowrie)进行甲烷纯水体系物化试验(见图2的气体水合物相图)。当甲烷中加入少量其他气体(如乙烷、二氧化碳或硫化氢)时,水合物气体相界向右位移,水合物稳定性增强,从而使水合物稳定带变厚;当有盐溶液进入孔隙时,水合物气体相界向左移,水合物稳定性减弱,从而使水合物带变薄[23]。

中国关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80年,部分刊物陆续有关于天然气水合物的信息介绍。1999年,石森和白冶提出气体水合物形成并稳定存在的理想温度是0~10℃,压力为10MPa,同时,他们认为气体水合物的形成主要受大陆边缘的有机碳量(>0.5%~1%)、海底沉积物中有机碳的保存能力、沉积速率和氧化状态等因素控制。

根据已有关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得出:低温和高压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还受到除甲烷以外的气体和杂质离子的影响;多年冻土中的天然气水合物还受到气体和地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2 形成模式的探索

天然气水合物在多年冻土和海洋沉积物中均能够稳定存在,研究者将视线放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模式上。197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布赖恩·图约克(Brian E. Tucholke)等在北大西洋西部探测到天然气水合物层。1983年,乔治·克莱普等提出在沉积物中天然气形成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低温(<50℃)条件下,生物甲烷的形成;第二阶段是埋藏温度在80~120℃范围内,早期热成(非生物)气体形成;第三阶段是温度高于约150℃时,晚期富含甲烷的天然气形成[25]。天然气水合物层的发现和沉积物中天然气形成过程的研究,为之后进一步探索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模式作了铺垫。

1993年,克文沃顿等人总结之前的研究,建立了气体水合物的形成的低温、过滤和沉积三种模型[26]。低温模型下,极地大陆架的水下气体水合物在地面暴露期间,地下气体和气体饱和水的冷却导致永久冻土和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的形成。在过滤模型下,气体进入水合物稳定存在的温度压力区域,进而形成气体水合物。在沉积模型中,含气体的沉积物沿着大陆坡大规模快速移动,进入适宜的温压状态而形成气体水合物。

中国的研究者也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模式展开探索。石森和白冶认为在自然界中,产于高纬度大陆地区永久冻土层油气田中的气体水合物,其形成可能属于低温冰冻模式。产于海底沉积层中的气体水合物可能有两种成因模式:原地细菌生成模式和孔隙流体扩散模式。2008年,吴时国等提出南海神狐海域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高浓度的深部热解气为主、浅层生物气为辅的构造渗漏型水合物;二是以低浓度的浅层生物气为主、深部热解气为辅的地层扩散型水合物。

已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模式进行分析探索,如从生产角度、地域角度分析等。但是如何将水合物成藏与沉积类型相结合,尤其是如何建立不同地质背景下的成藏模式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3 天然气水合物的应用研究

目前,關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理的研究及水合物技术的研究已有不少,如何大规模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并将其投入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目前的应用研究可知,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3.1 新型能源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能源,其中甲烷的碳含量是其他化石燃料矿藏(煤、石油、天然气)中的碳含量的两倍,单位体积的甲烷水合物在26atm和0℃下可释放出164体积的甲烷气体。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已有学者开始以天然气水合物作汽车燃料的研究。1996年,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的吉尔伯特(Yevi Y. Gilbert)和罗杰斯(Rudy E. Rogers)提出汽车能够在低压下以天然气水合物的形式安全地储存燃料,142.6至159.4体积的气体可以存储在水合物的固体基质中,汽车里程可高达204英里[27]。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汽车燃料的研究还在进行中,有望在未来以新型汽车形式出现。

3.2 发电系统

2016年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的陈尔(L. Chen)等以日本南开海槽作为甲烷水合物提取和利用系统设计的目标,提出并分析了低排放系统和带有碳捕获和封存工艺的发电系统,优化后的系统能够实现约35%的发电效率。2021年,哈尔滨通元佳阳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张晓丽等在其申请的专利里提出了一种节能型天然气水合物发电装置,通过循环水散热器、存水箱、加热锅炉的协同作用,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快速、节能、安全的分解,天然气经由除湿装置除湿后进行发电,降低了用天然气发电的使用成本。

3.3 储存和运输天然气

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可以储存大量的天然气,以天然气水合物的形式储运天然气,可实现天然气的固态储运,较管道输送法、压缩法(CNG)、液化法(LNG)等天然气储运常用方法具有占用空间小、储存和运输安全、方便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1994年,挪威科技大学的古德蒙松(Jon Steinar Gudmundsson)等[28]在实验室中将水合物冷藏并储存在-5℃、 -10℃和-18℃的容器中,保存时间可长达10天。目前,水合物储运天然气技术较为完整和典型的工艺流程是古德蒙松等人提出的适合远距离海洋输送天然气的工艺流程,其生产能力为每年41×108m3,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

4 结语

目前,关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广泛,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地质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其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实验室水合物合成研究、管道堵塞及防治研究、资源调查研究、开发利用研究和环境效应研究等五个方面。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技术、勘查识别技术、开采技术等。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科学思想的不断演进,作为新一代能源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18] 于兴河, 付超, 华柑霖等. 未来接替能源——天然气水合物面临的挑战与前景[J]. 古地理学报, 2019, 021(001):107~126.

[2][5][20] Sloan E. D., Koh C. A.. Clathrate hydrates of natural gases, 3th ed [M].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8: 1~2, 4, 45.

[3] Davy H.. On Some of the Combinations of Oxymuriatic Gas and Oxygene, and on the Chemical Relations of These Principles, to Inflammable Bodies [M]. The Bakerian Lecture, London, 1811.

[4][7] Makogon Y. F.. Natural gas hydrates — A promising source of energy [J].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 2(1): 49~59.

[6] Hammerschmidt E. G.. Formation of gas hydrates in natural gas transmission lines [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1934, 26(8): 851~855.

[8] 邵明娟, 張炜, 吴西顺等. 麦索亚哈气田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J]. 国土资源情报, 2016, (12):17~19, 31.

[9] Kvenvolden K. A., Ginsburg G. D., Soloviev V. A.. Worldwide distribution of subaquatic gas hydrates [J]. Geo-Marine Letters, 1993, 13(1):32~40.

[10] Stoll R. D., Ewing J., Bryan G. M., et al. Anomalous wave velocities in sediments containing gas hydrates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71, 76(8): 2090~2094.

[11][21] Claypool G. E., Kaplan I. R..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Methane in Marine Sediments [J]. Springer US, 1974, (1):99~139.

[12][14] 付亚荣, 李明磊, 王树义等. 中国陆域冻土层可燃冰勘探开发现状与前景[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8, 10(5):440~450.

[13] 石田. 华北油田开展工程技术攻关[J]. 石油钻采工艺, 2009(S2):1.

[15] 付强, 王国荣, 周守为, 钟林, 王雷振.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20, 22(6):32~39.

[16] 凌君谊, 杨再明, 高海波. 可燃冰的开发现状与前景[J]. 绿色科技, 2021, 23(16):168~171, 174.

[17][19] 张羽, 梁荣达, 徐辉杰等. 甲烷水合物成核过程的实验研究进展(特邀)[J]. 光子学报, 2021, 50(8):15.

[22] Kvenvolden K. A.. Gas hydrates — ge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global change [J]. Reviews of Geophysics, 1993, 31(2): 173~187.

[23][24] Max M. D., Lowrie A.. Oceanic methane hydrates: a “frontier” gas resource [J].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1996, 19(1): 41~56.

[25] Claypool G. E., Kvenvolden K. A.. Methane and other hydrocarbon gases in marine sediment [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83, 11(1): 299~327.

[26] Kvenvolden K. A., Ginsburg G. D., Soloviev V. A.. Worldwide distribution of subaquatic gas hydrates [J]. Geo-Marine Letters, 1993, (13): 32~40.

[27] Rogers R. E., Yevi G. Y.. Storage of fuel in hydrates for natural gas vehicles (NGVs) [J]. Journal of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1996, 118(3):209~213.

[28] Gudmundsson J. S., Parlaktuna M., Khokhar A. A.. Storage of natural gas as frozen hydrate [J]. SPE Production & Facilities, 1994, 9(1): 69~73.

猜你喜欢
可燃冰
藏于深海的可燃冰
感受可燃冰的“温度”
“冰块”里的秘密——可燃冰
“海上巨无霸”
深海中的能源新秀——可燃冰
可燃冰是什么?
未来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吗?
可燃冰概念
海底开采可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