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人类社会文明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纵观几千年历史,学校演进与社会、教育的发展联系密切。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学校发展的原有模式与逻辑即将迎来划时代的变革!
未来学校是什么样?如何办?学生怎么学?……为了解答这一系列问题,《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特别邀请一线校长做客“校长圆桌”论坛,聚焦学校变革的热点议题,解读未来学校的生成逻辑与发展趋势,瞄准学校变革重心,为学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11月18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在京召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会,加快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又一次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教育评价改革的最终目的,即是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让学校从思想观念、管理方法到组织结构、制度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刻变革,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现实中,学校的评价改革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困境?要实现评价改革深化落地,学校可以朝着怎样的方向探索?本期,我们特邀一线校长参与探讨,把握“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刻内涵,为广大学校管理者、教育一线工作者提供理性思考与实践策略。
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其对于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有哪些积极意义?
易凌清(金堂县福兴小学党总支书记):
教育评价改革是对“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回应。其根本目的是引导教育工作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党的教育方针。当前教育评价改革要着重围绕“五育并举”“双减”等热难点问题有所突破和创新。
通过发挥教育评价改革这根“指挥棒”作用,可以引导基层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思考并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工作举措,可以促进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生命至上的育人思想,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部颁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支撑体系;实现育人目标、育人课程、育人评价的有机统一,让基层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更精准。
张子宁(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以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以引导和促进全面育人为根本目的,切实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贯穿于育人全过程。完善教师评价,有利于教师聚焦育人主责主业,构建促进教师全心从教、潜心育人、安心治学的文化生态,改革优化学生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打造学生成长成才新生态。
王海(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评价是导向,是引领。新课程改革,没有好的评价机制作为保障,将难以落地生根,结出甜美的果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所以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课程的发展,通过评价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倾向,为每一个学生个性、自主、健康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教育改革必定充满矛盾与困境,从现实层面来看,要实现学校评价改革深化落地,目前学校还面对着哪些方面的治理困局?
张子宁(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1.建构学校评价改革体系整体框架之难。由于地域,教育教学资源的差异性,缺少示范性,可供学习借鉴的评价改革整体框架,加之包括家校社协同体系的建构,学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改,导致教育评价改革的狭隘化、简单化。
2.建构学校评价改革体系投入成本之难。投入经济成本大,缺少固定的专项经费支持,研发评价工具得不到有效保障。投入教师、学生等参与评价的时间成本高,导致畏难情绪,甚至敷衍了事。
3.建构学校评价改革体系各类冲突之难。包括近期和远期目标的冲突,学生成绩与情感的冲突,教师与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冲突等。
李正伟(山东省临沂柳青苑小学校校长):
评价的差异化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和不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的评价,前者只指向班主任群体,如果应用于非班主任群体则不能全员覆盖,不具有共性,无法应用于全体教师的评价与考核,也无法适用于大多数的评优树先。其次,被评价个体的年龄问题,年长的教师由于身体和精力原因,导致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问题上始终比不上年轻教师,同一尺度的评价指标,对年长教师并不是很友好。
易凌清(金堂县福兴小学党总支书记):
教育改革是一项“破—立”共存的有机统一体,不破不立,破中有立。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正逐步迈向“深水区”,矛盾错综复杂。基于现实考量,学校需要破解以下治理困局:一是促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观入心入脑,观念决定行动,只有改变观念才能破解“唯分数论”的片面陈旧教育思想;二是“唯升学论”等考评体系仍有“暗流涌动”;三是保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受人、财、物等现实条件制约。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念?要实现学校评价改革深化落地,学校应该从哪些方向进行改革?
张子宁(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教育评价改革始终要遵循教育规律,让教育回归本质和理性。教育评价改革要能落地见效,关键在于教育机制体制要给予评价改革选人用人方式的智慧变革作支撑。发达地区、城镇先试先行,结合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分类分段进行综合性和增值性多样化评价探索,避免”一刀切”、走形式和同质化发展。我认为,如何主动应对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改革、中高考改革、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新挑战,学校自身确实需要加强内涵建设,重塑文化、提升质量、强化特色;如何树立科学的绩效观和政绩观,需要宣传先进理念,正确引导舆论,使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有理性的认识与合理的期盼等。
李正伟(山东省临沂柳青苑小学校校长):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认识到评价改革的必要性,不断接受新的评价知识,学会新的评价方法,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去激发教师自我实现的成长内驱力,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能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评价改革想要深化落地,更应关注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既要保证评价覆盖全员,又要保证覆盖各项工作,找到教育评价的共性点,让评价指标更加科学。同时要关注评价的效度,即时评价和长久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王海(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评价不是单纯地去定义一个孩子的好坏,而是要通过评价促使他们向更好、更优秀的方向努力,哪怕现在做得不完美,也没有关系,努力向完美靠近才是最重要的;评价也不是为了得出结果,实现鉴定、甄别的功能,而是需要发挥其调节、导向、激励和改进的作用,所以评价改革堪称一切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探寻正确的评价,设计更加符合未來人才需求的多元评价体系,让绝大多数学生终身受益将是学校要追寻的方向,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元反馈和精准指导,实现对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围绕当前教育评价改革,贵校在实际工作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科学方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王海(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我校重视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和挖掘,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三个不同维度聚焦学生成长。首先是立足学生促真知——以同伴效应实现生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化班级授课为小组学习,改善了课堂教学生态。其次是立足学堂促质量——以霍桑效应促进学生学业的自我管理,以学生自主学习、生生互助学习和教师辅助学习为要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是立足班级促育人——以导师效应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双班主任制和育人导师制度,开展基于班级组建设的分层走班教学,创造条件实施差异性教育。
易凌清(金堂县福兴小学党总支书记):
一是“真教育”,我校追求回归教育本真,谋求真心做事,出真效。结合本土情况积淀出“信·美”教育(“信心、信任、信念”“形美、行美、心美”)办学核心文化,确立了“厚信止美 福娃兴人”核心理念。二是“真行动”,纺织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体系,我校发动师生广泛参与“玉米叶手工编织”课程的开发体验,让美术、手工制作、非遗物质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师生喜闻乐见。三是“真评价”,我校建立了“教育专家、督学为咨询,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垂询,社区、学校为追询”的三级评价体系。
李正伟(山东省临沂柳青苑小学校校长):
我校实行《教师成长积分量化管理制度》,该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只加分不减分,只要干就加分”,教师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加分、主动承担校级讲课任务都能获得一定数量的成长积分,多劳多得,所有的评优树先都以教师积分为评价指标,公平、公正、公开,让每一次的付出都有收获、都能看得见,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教师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编辑手记
评价改革是长期以来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其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师生积极主动发展,从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通过与多位一线校长对话我们也得知,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长期工程,要想有效实现评价改革的深化落地,校长亟待把握评价改革的本质、改革选人用人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同时,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要有先行意识,优先试点,为评价改革的全面铺开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