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汉林
内容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师常抓的两块内容。其中,整本书阅读相较于单篇文章的阅读,其重要性和受关注度日益突出。整本书阅读内容过长,学校课时有限,学生不够重视,教材自身存在局限,如何确保一个班大面积的学生真的在读、读进去、同时提高其读的能力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文章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教学改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带领学生进行真阅读、提高他们整本书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整本书 真阅读 能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名著导读,即整本书阅读的分布如: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西游记》;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八年级下册《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水浒传》;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简·爱》。
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流于形式,评价不好把控
教师通过让学生写章节概括或整本书读后感的方式,来把控学生的阅读。这样,作业的布置看似轻松,实则不易批改。因为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章节概括中搜寻相应的主要情节,分析他们读后感的行文思路、内容思想等。一篇尚可,但近百份作业批改下来,是相当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况且,学生每天都有整本书的阅读任务,教师评价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二)学生敷衍应付,态度不够重视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业负担的加重,尤其是物理、化学等理科的添入,学生愿意在语文上花的时间似乎也在不断减少。像整本书阅读这样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且耗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于阅读能力提升短时期内收效很慢的作业,自然沦为大多数学生边缘化的对象。他们回家直接用手机搜索,造成虚假阅读,且很多学生字迹潦草,态度上不够重视!
(三)教材看似系统,实则不易落实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板块由4个部分组成:阅读指导,读书方法,专题探究,阅读推荐。配套的人教版名著则提供了阅读规划和阅读策略。他们虽然提供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阅读计划,但对于教师而言其体例编排仍有缺陷:不够细致,以周为单位制定阅读计划,而不是以天为单位;可直接操作性不强,教师自己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进行教学重构……
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改进
(一)以问题为驱动,读细促思
阅读整本书本该是一种自主的、没有太多约束的行为,但是受应试教育和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如何确定班级内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自主地、没有过多约束地读整本书,是一件不易把控的事情。
采用分章节阅读的方式,即每两章围绕其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设置2个问题,让学生作答。这样,可以使学生读细、带着思考去读、提高其读的能力、确保他们是在真阅讀,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认知与评价。
文章以九年级下册《简·爱》为例,对整本书真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索。
人教版《简·爱》分章阅读
第1天:第一、二章
1.请简述一下简的身世。
答:(1)简的父亲是一个穷牧师,当她还在幼年时,她的父母就染病双双去世。(2)简被送到舅舅里德先生家抚养,舅舅对她视如己出;可好景不长,不久,舅舅也病逝了。(3)简在盖茨海德府并不受待见,舅妈憎恶她,冷眼相向;表哥咒骂,殴打她;连仆人也嫌弃她。
2.里德太太为什么要把简关在红房子里?请用一些词语形容简在红房子里的感受。
答:反抗了表哥的殴打,并与其还手。孤独,恐惧,无助,痛苦,屈辱。
第2天:第三、四章
1.在盖茨海德府中,简最喜欢谁?为什么简会喜欢她?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
答:贝茜。因为她帮简借《格列弗游记》。用珍贵的器皿盛放点心来安慰简。
2.“我走进门去,恭恭敬敬行了个屈膝礼,抬头一看,只见——一根黑柱子!”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答:比喻。把人比作黑柱子。生动地写出了勃洛克赫斯特的身体高大、脸色难看,表达了简对他的厌恶之情。
第3天:第五、六章
1.请结合这两章内容分析谭波尔小姐给你留下的印象。
答:学识渊博,从孩子们的口中知道;待人和善,为孩子们找到一顿丰盛的饭菜。
2.海伦·彭斯对课堂问题都能应对自如,为何老师还要鞭打她?说说她在书中的哪些话打动了你?你如何评价她?
答:(1)因为老师对她有偏见。(2)自圆其说即可。(3)博学、隐忍、关心他人的海伦,虽很早就因病过世、是个小人物,但她是简·爱的第一个朋友,对简·爱的成长、性格有着重要影响。
第4天:第七、八章
1.简到洛伍德的第三个星期,勃洛克赫斯特先生造访,请结合他此次造访时的所做、所言,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没有人情,对于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漠不关心,只关心手头上的利益。蛊惑人心,他对谭波尔小姐说孩子们是神的孩子,到后来当众羞辱“我”。
2.简为什么说“现在,拿洛伍德和它的一切匮乏贫困,去换取盖茨海德府及其每天的奢华享受,我是绝不会愿意的”?
答:因为在舅妈家时,每天都很痛苦、失望;但在洛伍德虽然被冤枉了,可最后被证明了清白,收获了友情和谭波尔小姐对她精神上的支持。
第5天:第九、十章
1.四月过去,五月来临,随着万物复苏的春天来临,时疫也复苏了,并且悄悄地溜进孤儿院,时疫带走了不少的同学和简的朋友——海伦。
2.请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简在洛伍德生活八年后的变化。并说说她后来选择了怎样的生活?
答: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务。
第6天:第十一、十二章
1.离开洛伍德后,简来到哪里?阿黛尔小姐是谁?罗切斯特是谁?
答:桑菲尔德庄园。简的学生。阿黛尔小姐的监护人。
2.某个下午我去海镇寄信,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在简的心中留下怎样的影响?找出文中提示性的句子。
答:(1)罗切斯特先生在干草村从马上摔下来。(2)简高兴地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一点改变。(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确实是一件无足轻重、既不浪漫,也无多大趣味的事,但它还是使一种单调的生活有了短短一小时的变化。”[1]
第7天:第十三、十四章
1.“就是我现在看到的长在你肩膀上的那个脑袋吗?”这是罗切斯特第一次正式与简谈话时说的话,从罗切斯特的话中,你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
答:幽默风趣中带有一丝讽刺感。
2.请结合费尔法克斯和罗切斯特的描述,说说罗切斯特的身世经历。
答:父亲不想把家产分给罗切斯特,与哥哥合计,让罗切斯特娶了有家族疯病史的伯莎,并从伯莎父亲那获得了一笔巨额的财产。父亲与哥哥的相继离世,罗切斯特最终成为桑菲尔德府的主人。
第8天:第十五、十六章
1.罗切斯特为什么会对简坦诚阿黛尔的来历?简的心中对罗切斯特的看法是否发生变化?
答:通过对简的观察,觉得简是个可信的人。发生了变化,从认为他自大,目中无人变为了和蔼,友好。
2.你认为格雷斯·普尔是那晚纵火案的凶手吗?说说你的分析。
答:是。当时她在房间外,行迹可疑,也很反常。
第9天:第十七、十八章
1.十多天后罗切斯特终于重返桑菲尔德,对比之前简对他的外貌观察,此时在简眼中罗切斯特又是怎样一个人。
答:面容温和,眼睛明亮、温存,目光锐利、亲切;在志趣和感觉方面有共同之处;罗切斯特对简十分关心。
2.桑菲尔德快乐的派对中有一位小姐十分惹简注意,她是谁?为什么简十分肯定“她不能把他迷住”?
答:英格拉姆小姐。心中傲慢,只看中钱与门第,不懂得真爱。
第10天:第十九、二十章
1.罗切斯特为什么要扮演吉普赛女巫?说说你的看法。
答:罗切斯特想借此试探简对自己的感情。
2.简正要入睡,突然听见一阵“多么可怕的叫声”,之后发生了什么?你觉得格雷斯.普尔会是那个发出怪声的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之后,简的楼上发生了一场搏斗;梅森先生受了伤。不是格雷斯普尔。是罗切斯特发疯的妻子发出的可怕的叫声。
第11天:第二十一、二十二章
1.简曾发誓不再叫她舅妈,但她为何又违背当初的诺言?请分析造成简变化的原因。
答:成年后的简,心智成熟,能更冷静地看待自己和舅妈的关系。舅妈此时重病,一切过往随着时间都已过去。
2.罗切斯特将要和英格拉姆结婚吗?你从哪可以看出来?
答:不会。结尾告诉我们,英格拉姆庄园并不远,可罗切斯特先生并没有去访问。
第12天: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1.请品味他们二人互诉衷肠时的语言,说说简的爱情观。
答:虽然贫穷、低微、矮小、不美,但简有自己的思想,追求平等的爱情。
2.费尔法克斯太太见我和罗切斯特在一起为何表现得“神色忧伤”?
答:“我”和罗切斯特,地位、财产、年龄有悬殊。“我”缺少社会经验,怕“我”被罗切斯特伤害。
第13天: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1.结婚前一晚发生了什么事让简无法理解?仔细阅读这部分的环境描写的段落,说说它的作用。
答:在结婚的前兩晚有个女人把简的面纱撕成两半,扔在地上。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氛围;被劈开两半、没有完全脱开的树,暗示了简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宿命,为下文不好的事发生埋下伏笔。
2.关于一直以来出现的“笑声”终于真相大白,请分析这在小说情节设置中属于哪种技巧?有什么效果?
答:“笑声”是伯莎梅森发出的。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引起读者兴趣,前后照应。
第14天:第二十七、二十八章
1.请根据罗切斯特的描述,说一说他娶梅森小姐的经过,并说说之后他选择怎样的生活?
答:经过:罗切斯特大学一毕业,父亲和哥哥罗兰为了三万英镑骗罗切斯特娶了一个疯子。之后:绝望,打算开枪自杀;回到欧洲,把伯莎梅森藏在桑菲尔德府,聘请格雷斯普尔看护她;到处漫游,生活放荡;幡然醒悟,回到英国。
2.简最终被谁收留?你觉得这一家三兄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答:被圣约翰收留。戴安娜和玛丽:文雅,有教养;光靠一本词典辛苦学习德语,以后教别人,挣钱,减轻家庭负担。圣约翰:乐于助人。
第15天:第二十九、三十章
1.结合圣.约翰的语言,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谨慎;谦虚;有爱心;有雄心。
2.简离开沼泽山庄去了哪里?在那里她将从事什么工作?
答:莫尔顿。在一所乡村学校里当教师。
第16天:第三十一、三十二章
1.初到莫尔顿,简的感受如何?她是因为条件不好而产生这种感受的吗?
答:感到有几分凄凉。原因:学生的粗鄙;对罗切斯特的想念。
2.结合本章的圣约翰的神态,说说既然圣约翰狂热地爱着罗莎蒙德,但他为什么不去追求她呢?
答:圣约翰认为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去东方做传教士,而罗莎蒙德不会嫁给一个传教士。
第17天:第三十三、三十四章
1.风雪交加的夜晚,圣约翰为什么去简的住处?他皮夹的夹层中抽出的纸条是从哪来的?他发现了什么?
答:圣约翰想核实“我”的身份。从“我”盖画的纸上撕下来的纸边。他看到那上面有“我”用墨汁亲笔写的“简·爱”两个字。
2.布里格斯先生为什么会写信给圣约翰呢?简发现了什么?她后来做了什么?
答:(1)简·爱的舅舅去世了,留下了两万英镑的财产。布里格斯写信给圣约翰,是想让他帮助自己尽快找到简·爱。(2)简发现圣约翰,戴安娜和玛丽,是自己的表哥表姐。(3)简认为两万英镑的遗产会让自己感到痛苦和沉重的压力。每人五千,平分给了圣约翰、戴安娜和玛丽。
第18天:第三十五、三十六章
1.圣约翰为什么向简求婚?他爱她吗?
答:圣约翰向简求婚的唯一目的是,为他在印度的辛苦工作找一个合适的同伴。圣约翰并不爱简。
2.简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选择?
答:简不愿意嫁给圣约翰。圣约翰不爱自己;简听从内心的召唤,十分想念罗切斯特。
第19天:第三十七、三十八章
1.罗切斯特现在在哪里?简愿意付双倍的价钱到那里,可看出簡怎样的心理?
答:芬丁庄园。急切的心理,急于知道罗切斯特的近况。
2.你对这样的结局满意吗?如果罗切斯特没有残疾,你认为简会嫁给他吗?
答:结局:简与罗切斯特结了婚,罗切斯特的眼睛最终也被医好了。满意。会。
(二)用专题来研讨,统筹升华
小说(如《西游记》等)、纪实类作品(如《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较长,教师可以分“线索梳理”“形象分析”“主旨探索”等几个专题与学生一起探讨。
科普作品(《昆虫记》)、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学术著作(《经典常谈》),它们在连续性方面有所欠缺。教师可以开展“相关动物/人物/国学的自我介绍”“向别人推荐书中你所喜欢的动物/人物/国学”“科学精神、作品主旨、文化自信的深入挖掘”等有关专题的研讨。
诗集《艾青诗选》以名著的方式出现在九年级的教材中,教师可以将九年级上下册教材中所有与现代诗有关的板块整合起来,开展“现代诗的学习”“诗的创作、朗诵”“诗的编辑、出版”等专题活动。
通过前面的分章节阅读和这里的专题研讨,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得到升华,统筹综合的能力得以一次又一次地提升。
(三)借多科相融通,巩固深化
1.课本剧表演。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为一体。将小说经典、精彩篇章节改编成课本剧,这其中涉及剧本创作、台词记忆,角色扮演,舞台布置,背景音乐选择等一系列的活动。
2.手抄报评比。集美术、书法、历史、文学、英语、数学、地理、生物等学科为一体。手抄报在要求图文结合、匹配、美观的基础上,还应做到:要开辟一个有关作品创作时代(历史)背景的板块、视情况融入数学中的表格统计、地理里的手绘世界地图、生物课上的实验观察、外国名著可采用全英文的方式呈现……
通过多学科融通,打破学科之间的旧有壁垒,可进一步深化、巩固学生对整本书中人物、情节、主旨等的理解。
(四)依评价予奖励,激活动机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辈们的赞许而表现出把工作或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2]
七年级八年级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奖励而去学习的。评价,教师可选择等级加日期的方式,累计得10个A的学生将会在全班学生面前得到一份奖品。对个别学生,教师可外加鼓励性词语作为评价,以激活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夏绿蒂·勃朗特.简·爱[M].宋兆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2.
[2]山香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教育综合知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64.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板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