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科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爱提问、爱思考,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他们在游戏时提问,在午睡时提问,甚至吃饭时也在提问——桌子吃饭吗?椅子吃饭吗?在没有等到成人的答案时,他们又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他们是在寻求终极答案吗?显然不是,他们只是发起了一场思考,一场探索世界的旅行。
当孩子来到幼儿园,这场旅行就有了同伴——教师,在教师的听见、看见及支持中,这场旅行就变得格外有趣。在一日生活的不同情境中,儿童的哲学会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可能是餐后散步时的偶发事件,可能是区域游戏中的情景冲突,可能是主题活动中的一次讨论……让我们跟着教师的视角,一起走进儿童的世界,聆听他们的思考。
镜头1
捡到卡片能不能带回家
晨间入园时,小班的嘉林举着一张卡片,兴奋地说:“老师,我捡到一张卡片!”
教师正想问嘉林是在哪里捡到的,他又接着说:“老师,这张卡片我可以带回家吗?”
这个问题难住了教师。小班幼儿正处在感受规则意义和学习遵守行为规范的时期,这个契机促使教师运用反问策略组织幼儿开展讨论:捡到的东西可不可以带回家?
通过对话,孩子们逐渐清晰了解了一件事:捡到的物品是有主人的,不能私自拿回家。
儿童哲学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思辨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和价值观念,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嘉林在教师的反问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卡片是捡到的,是没有人要的”。教师不直接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反问,让更多的孩子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让他们有机会进行思维的碰撞,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主动发表观点。于是,当教师再次追问“那如果是主人不小心丢的呢”,嘉林表示要归还给主人。看似简单的反问策略,恰恰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思考,同时审视自己的行为。爸爸妈妈可以在日常对话中采用反问策略,把问题抛给孩子,鼓励孩子反复思考。
镜头2
男孩为什么不能当奶奶
小班的“娃娃家”区角悬挂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宝贝的角色形象挂饰,进入游戏的孩子会佩戴挂饰进行角色分工。一天,“娃娃家”只剩下“奶奶”挂饰,满满就主动挂上了“奶奶”挂饰。
这一举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们冲着满满嚷道:“你是男孩,不可以当奶奶!”满滿愣了愣,说:“男孩为什么不能当奶奶?”
“娃娃家”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纷纷讨论起来。
瑄瑄:奶奶是女生,不可以是男生,我奶奶就是女生。
小一:男生只能当爷爷,女生只能当奶奶。
小小:你是男孩,只能当爷爷,不能当奶奶。
满满:可这是游戏啊!
集体安静……
区域游戏中,总有孩子质疑:为什么辣的和不辣的不可以放在一起?生病时一定要打针吗?一个个问号,是儿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让我们蹲下身来,倾听儿童的声音,在游戏中发现儿童的哲学。
从孩子们的话语中可见,他们对性别已有基本的认知,能在游戏中进行性别角色匹配。这样的认知让他们对游戏角色进行了性别框定,因此,当出现“男孩为什么不能当奶奶”的质疑时,矛盾冲突就产生了,儿童哲学就诞生在真实的游戏场域里。满满的一句“这是游戏啊”,让孩子们陷入了思考。于是,教师采用建议策略提问:“我们在玩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游戏,既然是游戏,那男孩能当奶奶吗?”
瑄瑄:玩游戏是假的,可以当。
宸宸:虽然是玩游戏,但满满也不能当奶奶,可以当爷爷。
法法:玩游戏是可以的。
小一:满满可以当哥哥。
在教师的建议式提问下,有的孩子改变了观点,接纳了满满的选择;有的孩子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有的孩子建议生成“哥哥”这个新角色。在提问中,孩子们不断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不可以”是儿童的执着与坚持,“假的”是儿童的理解与改变,“哥哥”更是儿童的创意与尝试。在和孩子相处的日常中,我们能做的往往就是一份建议,为孩子提供一个支点,打开一扇无限遐想的窗,让他们自由翱翔。
镜头3
糖果可不可以吃
在中班“吃得香 长得棒”主题活动中,“吃”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
星星:我最喜欢吃糖果。
小一:我最喜欢吃巧克力。
柠檬:棒棒糖甜甜的,好吃极了!
法法:我也喜欢吃糖果,可是爸爸妈妈说不可以吃!
这句话瞬间引发了共鸣,孩子们纷纷表示,爸爸妈妈也说过糖果不可以吃。
教师:糖果到底可不可以吃呢?
小小:糖果不可以吃,吃多了会蛀牙。
教师:那你吃过吗?
小小:吃过。
教师:那你蛀牙了吗?
小小:没有,因为我刷牙了。
教师:哦,原来糖果是可以吃的,但要刷牙。
琪哥:奶奶说不能一直吃,可以隔三天吃一颗。
教师:就是可以吃,但不能每天吃,对吗?
琪哥:是的,就是要少吃。
经过交流讨论,大部分孩子的观点是“糖果不可以吃”,给出的理由主要是“吃多了会蛀牙”,极少一部分孩子选择“可以吃”“要少吃”。香甜的糖果对孩子来说极具诱惑力,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孩子认为“糖果不可以吃”,这可能来源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和叮嘱,因为家长已具备“糖果损坏牙齿”的认知,在不断提醒和要求下,孩子们牢牢记住了家长的话——“糖果不可以吃或要少吃”。但是孩子们真的不想吃吗?他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教师提出了质疑。
教师:你想不想吃糖果呢?
小一:我很喜欢吃糖果,甜甜的。
瑄瑄:我喜欢吃棒棒糖。
鱼丸:棒棒糖、巧克力都很好吃。
乐乐:我都要流口水了。
教师:那为什么爸爸妈妈说不可以吃呢?
小小:为了保护我们的牙齿。
辰辰:爸爸妈妈是为我们好。
丢丢:因为爸爸妈妈爱我们呀!
儿童的内心很温暖,他们能感知来自家长的爱。教师的“质疑”,触发了“不可以吃”背后的深层思考。孩子们在倾听他人想法的同时,不断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他们观察、思考、表达,他们倾听、判断、取舍,不一定有标准的答案,但过程中一定有孩子的探究体验、交流思考,这正是儿童哲学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