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云,张 蕾
(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0;2.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耳相传的各种非物质文化实践,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仪式、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以及相关的手工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创造力的体现。然而,由于受到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传承危机,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数字化产品创新设计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数字化产品可以记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将这些文化遗产推广给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促进文化交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创新设计实践是当前文化保护和创新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轻工纺织业作为传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在技术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技术发展上,轻工纺织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其技术传承与发展上。这些传统技艺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如陶瓷、漆器、织锦、刺绣等,它们在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方面具有极高的技术水平。通过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技艺,可以提升现代轻工纺织业的技术水平和工业产值,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轻工纺织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还体现在其民族文化传承上。各种传统工艺品都富含民族特色,如民间剪纸、泥塑、布艺等,它们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点,是各民族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工艺、知识、技能等进行数字化记录、整理和传播的过程。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轻工纺织业得以在传承与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具体作用有2个方面。一是,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轻工纺织业的传统技艺。采用数字化手段对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技巧和流程进行记录,可以使这些技艺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为后代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二是,有助于轻工纺织业的技术创新与优化。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例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织锦、刺绣等纺织技艺进行模拟和仿真,可以发现传统工艺的优缺点,进而对工艺进行改进与优化[3]。
在轻工纺织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实践有助于资源共享与交流,从而促进行业发展和创新。在传统轻工纺织业领域,各地区和民族拥有独特的传统工艺和技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这些技艺可以迅速传播,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首先,资源共享是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优势。在轻工纺织业中,传统工艺的数字化资源可以集成在互联网平台上,供各界人士免费或低成本获取。这种共享模式有助于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资源共享还能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其次,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轻工纺织业可以实现跨地域、跨民族、跨行业的技术交流[4]。例如,一种地区的传统染色技术可以应用到其他地区的纺织品生产中,实现技术的互补与融合。这种交流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再次,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教育和培训资源,培养新一代轻工纺织业人才。通过在线课程、视频教程等多种形式,传统工艺知识和技能可以快速传播给更多的学习者。这种教育方式既方便又高效,有助于提高行业内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还可以促进轻工业和纺织业的市场拓展。通过网络平台,传统工艺产品可以迅速进入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同时,数字化技术可以为传统工艺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提供新的途径,如虚拟展示、在线直播等。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有助于提升轻工纺织业的文化价值。将传统工艺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技艺,还可以将其融入现代生活,为新一代消费者创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产品。这种文化内涵提高了轻工纺织产品的附加值,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高的优势。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有助于轻工纺织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对传统工艺进行数字化记录与分析,设计师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为创新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同时,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可以生产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此外,数字化技术也为传统工艺产品的宣传与推广提供了新渠道,有助于提升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5]。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有助于轻工纺织业的品牌建设。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数字化整合,企业可以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强烈文化内涵的品牌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还能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数字化产品创新的核心在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护、传播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轻工纺织业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产品创新对于提升行业发展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数字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应用成为了这一创新策略的关键。首先,数字仿真技术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进行精确模拟,还原轻工纺织业中传统工艺的细节。高度逼真的三维建模和材质设计,可以让用户深入了解这些工艺的独特之处和技术要点。例如,织锦、刺绣、陶瓷制作等工艺,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精细的展示,让用户欣赏到传统工艺的美学价值。这样的模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轻工纺织业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用户可以模拟操作纺织机械、手工刺绣等工艺,将抽象的传统技艺变得形象生动。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有助于增强用户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热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设计需要整合传统技艺和数字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设计创新。
首先,整合传统技艺和数字技术需要考虑传统技艺的特点和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方式,数字化产品设计需要理解和尊重传统技艺的内涵和特点,将数字技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形成更具特色和美感的数字化产品。如在汉服设计中,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汉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可以推广汉服文化的影响力。通过3D 扫描和建模技术,可以制作出汉服的数字模型,并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展示和体验;通过数字化的色彩设计和图案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对汉服样式和细节的个性化定制和优化,让汉服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趋势。
其次,整合传统技艺和数字技术需要考虑数字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设计需要结合传统技艺的需求和数字技术的优势,确保数字化产品的创新设计符合传统技艺的特点和传承方式。例如利用数字化设计技术结合传统的手工绣花技艺,实现精细而高效的刺绣过程。在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使用数字化的刺绣软件进行设计,将图案转换为数字化刺绣图案,并通过电脑程序自动绣制,使得刺绣过程更加高效和精准,同时保留了传统手工刺绣的质感和艺术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持。在轻工纺织业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创新需要跨界合作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以实现更广泛的保护、传播和传承。首先,跨界合作能够整合多领域资源,从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在轻工纺织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与时尚、家居、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合作,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融入各类产品设计,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能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更为有力的经济支持。其次,跨界合作有助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通过与科技、教育、媒体等领域的合作,可以运用新兴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提供新的平台和渠道。例如可以通过合作开发虚拟现实体验馆、在线教育课程等,让更多的人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轻工纺织工艺,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最后,跨界合作有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在轻工纺织业中,许多传统工艺面临着后继无人、市场需求减少等困境。通过跨界合作,可以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与现代设计、技术等相结合,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型升级。这种结合既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又能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以中国的苏绣(Suzhou Embroidery)为例,对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案例分析。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苏绣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苏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苏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受到国家层面保护的文化遗产。苏绣的保护工作首先体现在对传承人的培养上。各级政府通过设立苏绣传承基地、举办苏绣技艺培训班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学习苏绣技艺。此外,部分企业和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苏绣的传承工作,为苏绣传承人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持。面对现代市场的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苏绣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苏绣艺人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作出具有时尚感和市场价值的新型苏绣产品。如图1 所示,以第57 届威尼斯双年展《苏绣·水图卷》作品为例,为了完美呈现苏绣艺术特色与绘画意境,采用数字技术将苏绣的动态感以3D 视觉全息复原,在绘画的基础上更添质感,再现姚惠芬大师真迹的妙手之技,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同时,苏绣也积极拓展与其他产业的合作。通过与旅游业、家居业等相关产业的跨界合作,将苏绣元素融入各类产品设计,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这不仅提升了苏绣的市场价值,还有助于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字化产品创新设计正成为推动各领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实践是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应用、整合传统技艺与数字技术、跨界合作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策略,可以打造更具有吸引力和文化内涵的数字化产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