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英工笔人物画承前启后的价值影响

2023-06-03 00:45张垚赵炙阳袁琛越
收藏与投资 2023年5期
关键词:工笔中西人物画

张垚 赵炙阳 袁琛越

摘要:何家英作为当今艺术界最为活跃的艺术家之一,载誉满满,他早期在写意人物画领域研究甚深,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笔画的创作,在他的工笔画作品当中可以看到独具特色的美感,在当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如此有价值的画家不仅在作品上继承了传统,还主张“衡中西以相融”,讲求继承和发展,作为一名诲人不倦的教师,他将自身所学教授给了更多的学生,为当今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美术工作者。本文从传统工笔人物画入手,通过何家英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其思想主张,进一步分析何家英所树立的新的审美方向以及对下一代艺术工作者创作方向的影响。

关键词:何家英;传统;工笔人物画;中西融合

一、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目前最早的工笔人物画,其中以线造型的表现手法令人惊奇。东晋时期工笔人物画逐渐成熟,堪称大兴,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美学理论开创了“圆润通透”的风格。至隋唐时,工笔人物画成为热门,阎立本、吴道子、周昉等更是将工笔人物画推向了鼎盛,中原地区传统的写实绘画技巧吸收了外来宗教艺术的营养,使工笔人物画基本成熟。宋代文人画的兴起促使笔简意远的写意形式大量出现,由于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也使工笔人物画呈现衰微的趋势。传统工笔人物画在此看来,发展之路历经坎坷,逐渐步入低谷,没有了晋唐时期的辉煌。

明末的西学东渐使中西文化得到了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与此同时西方绘画的传入也直接影响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清末民初,海派代表画家任伯年、吴昌硕将西方绘画技巧与中国画传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风格,使工笔人物画有所发展。但文人画的热潮并未散去,以工笔画为主流的时代渐行渐远。

在更为崇尚文人画水墨意境的近现代之初,工笔人物画总体上还是呈现衰败萎靡之风,但仍有徐燕孙等人潜心钻研,又有张大千等人临摹敦煌壁画引起世人赞叹。可见无论时代背景如何,均有喜爱工笔人物画的艺术家坚持创作。近世社会浮躁,艺术领域鲜有人做到潜心钻研,有的观念落后,有的一味“照搬照抄”,在客观本质层面上研究不够,只顾追求表面,很容易出现没有情感的程式化语言。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有一批思路开阔、基础扎实的画家融合中西优秀文化,开启了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复兴之路,何家英就是其中比较出众的人物。

二、何家英作品艺术特征

(一)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

1.以意赋彩的设色理念

传统工笔人物画注重物象的固有色彩却没有过分追求,而是通过强化和削弱甚至改变某些地方的颜色,用色块融合的方式表现更加理想的画面,注重画面形象的本质。何家英工笔人物画的设色方法也是多采用先分染、后罩染的方式将色块进行融合,秉持单纯却不单调、丰富却不琐碎的用色风格,他没有过分追求物象原本的色彩变化,只是根据不同时间、地点、人物性格进行设色,注重情感和质感的表达。《酸葡萄》(图1)中每个人物形体的塑造都经过了反复的罩染,其中就可看出“以意赋彩”的传统设色方法。何家英在刻画人物面部时“披沙拣金”,巧妙运用补色对结构凹凸有起伏的位置进行分染,亮面用明度较高的暖黄色,暗面又用冷绿色进行弱化,这种明暗、强弱对比让人物更加立体、色调更加和諧。同样的方法也被运用到了背景之中,呈现了五位都市女性在绿色葡萄藤下休息的画面,展现的是那个时代中都市女青年追求美好并且未来可期的美妙。

传统工笔人物画将线发展为一种技巧、一种语言,因中锋用笔、力道拿捏、墨色变化所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线,既可以当作界限和轮廓,又可以用来丰富画面,具有书法韵律的线条对画者的文人气质、功力和修养的要求极高。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作品中将“以线造型、骨法用笔”展现得十分到位,例如《街道主任》这幅作品中,用流畅的线条支撑起了人物的形体,后面写意味十足的老树在厚实粗重的线条下显得更加坚挺。何家英擅长用不同的线来表现不同的质感,例如《舞之憩》一画中,常用“钉头鼠尾描”来表现人物肌肤纤细而柔韧;一旁挂的材质较硬的毛巾则用坚挺的粗线;衣纹疏密有致、勾勒相互映衬;更为坚硬的黑色支柱所用的铁线描又是另一种形式,再加上何家英扎实的素描功底对线条的组织,使得画面富有节奏感和美感。

何家英所创作的艺术佳作在当代工笔人物画范畴中有着传承传统绘画特色的价值,这种将传统绘画精华毫无违和感地融入现代绘画之中的方式,既展现了画者所处时代的气息和风貌,又极富文化底蕴。

(二)“衡中西以相融”的艺术特点

1.何家英所处的时代背景

如今六十有余的他曾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变动的时代背景下,绘画艺术也受这两大社会变革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尤其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有更多的西方文化流入,涌现诸多思想开放、敢于突破“假大空”、大胆将中西特色相融合的艺术家,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中西相融的作品从那些过于封建保守或者全盘西化的绘画创作中脱颖而出。何家英就是在工笔人物画领域讲求中西相融的领军人物。

2.绘画思想与主张

何家英主张“衡中西以相融”,就是注重继承和发展,不仅可以在他的很多作品中看到对传统绘画的继承,在造型方面他还力求将西方写实精神与东方诗意神韵融为一体。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画面细腻儒雅,既有传统特色又富有创新意识,这离不开他对中国晋唐人物画风的研究和喜爱,更离不开他所崇尚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笔者曾在一次画展中瞻仰过何家英老师《秋冥》(图2)这幅作品,这幅画作首先吸引笔者的是那穹顶式的构图。穹顶早在古罗马时期的建筑中就被广为应用,拜占庭时期最为鼎盛,文艺复兴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何家英老师将西方穹顶设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大大提升了画面的空间感。画面的主体是一位姑娘坐在地上,人物整体可归纳为圆形,女学生的身后有三棵树,隐约能看出地面上好像是一些落叶或杂草,可以明显看出地平面作了虚化处理,再加上穹顶式的画面剪裁,整幅作品构图显得更加饱满完整。画面的用色其实不算多,基本上是白、黄、青这三种色调,处理得非常协调。老练的勾线可见何家英深厚的功底,人物的神韵也抓得恰到好处。

何家英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师,他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将中国古典艺术的人文精神作为核心价值带入日常的教学,培养出了赵栗晖、张见、刘泉义、徐展、陈治、孙震生等诸多优秀的中青年画家,其众多弟子在中国工笔人物画领域颇有建树。

三、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为时代树立的审美方向

在美术史上,何家英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既属于自己又属于时代的独特的审美观念。从20世纪80年代的《街道主任》《山地》《十九秋》《酸葡萄》到1999年的《秋冥》再到2003年的《舞之憩》,每一幅作品的问世都使人为之惊叹,在当下艺术市场有着交口称誉的广泛好评和雅韵实足的艺术魅力。何家英笔下的女性形象清新淡雅、不俗不媚,充满真实生活的气息,他在創作中用艺术中的真善美去填补人生中的缺憾,鞭挞现实中的假恶丑,圣洁、唯美的女性形象或许是他对夸姣事物永存的过分珍视,但在现实中,青春不会永远存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他的创作中常常带有难以形容的悲伤感,其内涵更具艺术表现力。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中西结合的美,在当今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时代性问题上真正做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海纳百川、雅俗共赏的作品经过时间的检验后历久弥新、风采不减。

细腻优雅的画风,扎实的绘画功底,追求理想但不脱离现实生活,继承传统但不一成不变,融合发展但不会一味“拿来”,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为时代树立了新的审美方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高度成熟和完整的艺术形式,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语言形式。何家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品质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四、何家英工笔人物画的价值影响

何家英生在特殊的时代,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由于父亲去世早,很小就跟着母亲生活的他,也将自己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体现在他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当中。日积月累的绘画功底更为他的作品赢得满堂彩。何家英必将是一个被载入美术史的重要人物,在传统与西化相交锋时,他通过自己独有的艺术态度达成了一种平衡,将生活化、都市化的元素运用在画面中,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影响了一大批当代年轻人。在中国画的现代化问题上有的人固守传统,有的人一味“拿来”,有的人全盘西化,而何家英选择了“衡中西以相融”的中西结合,真正让中国画融入社会、走向世界。何家英还以教师的身份教会了更多当代年轻人如何在艺术道路上不忘传统地进行发展创新。

五、结语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承接前人的传统绘画精神、引领后人改变了20世纪工笔人物画的边缘地位,他所带来的影响有利于我们了解时代特征,对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有所反思、不断创新,甚至去思考中国画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是怎样的。何家英先生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启发了这一时期的审美创造,在代代相承的绘画实践当中也不难看出艺术家的成就和理论家的研究严重不对等,我们更加需要一个注重哲学与美学的、严谨认真的环境,以便产生更多伟大的艺术家,为探寻未来发展之路提供更为清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作者简介

张垚,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参考文献

[1]姚慧.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语言多样性探讨[D].苏州:苏州大学,2011.

[2]蒋梅.何家英与古典主义[J].电影评介,2007(6):79-80.

[3]武伟.传统工笔人物画之我见[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23-124.

[4]牛文娟.独特的审美与表达—何家英艺术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2.

[5]田黎明.何家英的意义[J].当代人,2009(5):38-41.

[6]许海燕.何家英人物画的当代性[J].文艺争鸣,2010(4X):132-134.

[7]杨小玲.理想美的再塑造—何家英工笔人物画《十九秋》赏析[J].青年文学家,2010(13):126.

[8]于栋华.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D].天津:天津大学,2015.

[9]冬女儿.市场热捧何家英[J].收藏界,2010(2):98-99.

猜你喜欢
工笔中西人物画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