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炜
森林公园是城市生态公园的一种类型,因特有的景观效应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广大市民所喜爱。随着森林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森林公园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规划与设计更加合理,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必须强调生态价值,在绿化以及养护等方面,都要尽量满足生态要求,利用原始植被优势,通过人为方式进行模拟[2],使其具备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生态功能,从而提高城市的大气质量。
在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中,必须考虑到城市性质。城市森林公园应当既有生态功能,又有社会功能,应对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受到区域大小与地域的限制,既要与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又要考虑到城市的人口密度,发展空间的分布。
在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时,必须坚持“综合”和“可重复利用”的原则,也就是说,森林公园在建设完成后,不仅要有调节生态系统的作用,还要起到“公园”的作用,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空间,让人们更好地亲近大自然。
1.项目概况
位于海淀区唐家岭的北京中关村森林公园,占地340 公顷,东至京新高速,南接中关村软件园,其建造以“生态、自然、绿色、科技”为核心,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其中运用的园林绿化方法使整个园林充满了生机。
2.文化生态设计
中关村森林公园位于唐家岭城中村,该地有人口密集、环境恶劣的地方。对于这些地方,按照“保留遗迹、保护生态”的原则进行改造,将村庄建筑、古井巷等进行了重新规划,保留了寺庙等历史人文景观,让人们体会到古城的历史气息,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
3.自然式设计
在中关村森林公园的生态设计中,相关人员将废弃的渣土回收利用,形成小土坡,以模拟自然环境。同时,利用小土坡高低差集雨。在路面设计上,主要采用硬质路面,并铺上碎石,确保路面干净、美观。此外,公园内还有大量的林地和湿地生境,为物种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园内种植了一些浆果类和坚果类植物,能保证一些小动物的食物供应,形成了多种天然生境[3]。
1.项目概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五环林萃路,占地680 公顷。其以五环路为界,公园分为南、北两园。其中,南园占地380 公顷,以仰山、奥海、人造湿地等大型山水景观为主,北园占地300 公顷,以花田野趣、雨燕塔、大树园等小型溪涧景观为主。
2.文化生态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根据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而设计的,其设计立意为“通往自然的轴线”,由一片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林来结束北京的中轴线。其建设是城市发展中非常重要和具有特色的一环,也是北京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延续和革新。
3.保护性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旨在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休憩的大自然作为规划设计目标。其生态规划主要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和合理的结构。同时,还运用了光导照明、地源热泵系统等技术。此外,该区域有龙形水系,水质清澈见底、水生态多样,在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下水资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对废物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并形成闭合资源循环圈;以清河和北小河再生水厂的高品质再生水为补充水源[4-5]。
4.乡土化设计
园内的整体绿化以本土树种为基础,改善了湿地生态环境,使都市向天然的生态系统逐步转变。公园绿化场所是市民的休闲活动地,应具有良好的环境品质。园林绿地既能美化城市环境,又能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大量植被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新鲜的氧气,从而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承载力。
1.项目概况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大运河南岸,南至京津公路,东、北至北运河,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遥相呼应。它是北京市推动绿色北京战略、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它的建成对于京津冀的协调发展有着重大作用。该公园占地1 120 公顷,是一处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其以城市绿地和森林为基础,按照“近自然、留弹性、活文化”的理念,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工业遗迹和森林景观,在空间结构上呈现“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的特征。
2.文化生态设计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一个特色是文化传承。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首先,在京杭大运河的文化背景下,其有一种特殊的水乡风光;其次,在生态方面,设置林窗、节气树等要素,点缀以景观小品、节气标识,并定期组织有关节气的传统文化活动,展现四季变化,充分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韵味;最后,在保护原产业遗迹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将原来的产业车间作为观赏场所,并保持该地区的产业和历史印记。
3.自然式设计
通过对森林生态结构元素进行重构与合理规划,能使公园内植被群落得以恢复,营造适宜的生态廊道,确保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确保公园整体生态功能。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为例,首先,其设置了合理的雨水汇流路径,通过雨水花园、景观湖、运河故道、植草沟方式完成雨水传输和汇集,实现雨水的景观利用。其次,将沟壑串联起来,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方法,采用植物净化技术和微生物处理技术,对天然雨水进行自然净化,保持水质清洁干净。
目前,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对我国的城市森林公园进行生态化管理。目前,许多森林公园的规划和设计都非常注重区域环境效应,却未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6]。
目前,我国城市森林公园规划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物种没有得到有效维护,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二是对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过于简单,未能从整体上考虑森林公园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从而难以真正反映出城市森林公园的特征。
目前,在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开发中,还没有健全的管理评估与规划设计体系。而其建立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关系到园林绿化生态功能的实现。因此,必须提高对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工作的关注,建立相应的指导和评估体系,全面研究项目整体生态效应、自然群落和植物资源的最佳分配方案,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计划。
在生态文明大环境下,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水平和质量,必须对其进行优化,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在具体建设中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使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缓解城市水患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尽量扩大城市森林公园的覆盖面,并将其与城市自身的内部构造和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中,应注意园林绿化的多样性,树种的选择要符合当地特色,要在不违背自然种植原则的前提下营造出森林生态。同时,要合理规划园区空间,使园区内各个区域能够相互连通,为游人提供更为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此外,加强绿化和维护,减少病虫害的出现,提升景观绿化的总体水准。在绿化配置中,既要运用到设计美学和生态学的理论,又要考虑当地文化和特色,使森林公园具有独特性。
在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中,应根据所在区域的文化特点,将森林文化、森林生态知识和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森林+”模式,提高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性和艺术性,避免出现“千园一面”的局面。此外,活动规模应适度,也要控制内容和形式,所有的活动都要以森林为基础,与森林发展相适应,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7]。
在城市森林公园的开发与管理中,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系与部门。城市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人们开展休闲、娱乐活动,从而提高其居住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要成立专业的城市森林公园维护队伍,定期进行绿化保养,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与社会作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同时,要从单一职能转向多个职能,探索新型经营方式;促使社会各界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从而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与各有关部门交流与联络。在健全有关法律和规章时,应充分顾及人们的需要,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已成为必然。在未来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和设计中,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可持续发展。同时,地方历史和地域特征也应成为设计的重要元素,将其融入设计,能体现出不同城市森林公园的差异,从而达到多元化发展的目的,与生态文明理念一致。
城市森林公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城市绿化的规划和设计显得非常必要。保留原有植被的城市森林公园可以作为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在分析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与实践,归纳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各地区城市森林公园应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特征,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