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经络病机是中医病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针灸理论与临床的重要环节[1]。在历代医籍的记载中,经络病机理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初具雏形”,到晋隋唐的“不断发展”,到宋金元的“得以丰富”,再到明清时期的“多有涉及”,经络病机理论随经络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病机”中“病”指疾病;“机”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从木,几声,主发,谓之机,本义为弓弩上的发射机关[2]。“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该篇虽没有对“病机”做出明确定义,但在《内经》的多个篇章中相关论述内容详尽而丰富,特别是在“病机十九条”中,明确提出“病机”的概念,即“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等,将病机的内涵和内容阐释地相对丰富和完善[3]。可以看出在《黄帝内经》时代,古人对病机的认识已经极为深刻,病机把握疾病发生发展、预后转归的关键,是辨证论治、临床诊疗的核心。《内经》还将将临床常见症状归属于五脏(心、肺、脾、肝、肾),归因于五邪(风、寒、湿、热、火)、归位于上、下等,对疾病邪正与阴阳之盛衰、气血与脏腑之虚实等有详尽阐释,为后世病机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4]。
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有“凡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之言[5]。指出病机是诊疗疾病的基础,须先候病之机、察机之始、解始之因。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病机变化[6],成为对《内经》病机的重要发挥。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堪称病机研究典范之作,其对病因、病机、病候等做了极为详尽而全面的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研究病因病机学之专著[7]。金元医家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篇》中对“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等情志致病、火热致病等病机进行了详尽而独到的阐释[8];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创立“脾胃学说”,从“脾胃”论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之病机玄机[9];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10];元代医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11]。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传忠录·虚实》中对五脏虚实的病机作了系统归纳,指出“心实者多火而多笑;肝实者两胁少腹多有疼痛,且复多怒;脾实者为胀满气闭,或为身重;肺实者多上焦气逆,或为咳喘;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痛或胀,或热见于二便。”[12]至此,对脏腑虚实病机的认识日趋成熟,直到清代,许多医著仍采用这一分类方法认识和阐释病机。
现代也有不少医家对病机进行研究和探讨。《中医基础理论》将病机的概念确定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13]。杨介宾先生提出病机学说是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为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等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的学说[14]。张天星则认为病机是在致病因素下发生的一系列有规律的内在反应,是人体由疾病恢复健康的关键环节;强调了临床诊治不仅要掌握引发各个症状的原因,还要探究各个原因背后的逻辑关系,而这个逻辑关系归根结底就是病机[15]。这些概念的提出都可以看出,病机的实质是由每一个关键点引发的疾病变化的动态过程。致病因素(病因)作用于机体,由于人体正气强弱不一,病变部位深浅有别,阴阳平衡状态各异,邪气性质盛衰不同,病机则随着正邪消长而不断变化。正因如此,病机的内涵也就包含了引发疾病变化的关键点(病因、病位),和疾病变化的每一个阶段状态和过程(病性、病势)。“潜藏于内、变动不居”是病机的基本特征,“见微知著、司外揣内”是病机辨识的基本方法,“因势利导、调机复常”是辨机治疗的根本原则[16]。
“经络病机”的概念在古代医籍中并未有医家明确提出。但在历代中医经典理论中却有不少与“经络病机”内容相关的论述,呈分散化、碎片化的特点隐藏于文本始末,需要细细辨识方可体会。和“病机”一样,“经络病机”的关键点依然是“机”,基础是经络。因此,认识“经络病机”必须要以认识“病机”为基础。
“经络病机”理论随着经络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经络病机理论的形成伴随着经脉理论的形成而初具雏形[17]。“经络病机”在《黄帝内经》中虽没有明确提出,但其相关内容却分散于经络病候、诊断、治疗的相关条文中。如《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隐藏着经络沟通脏腑和体表的病位特点[18];《素问·调经论篇》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阐释了经脉病机和脏腑功能、气血变化的关系[19];《灵枢·经脉》言“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说明经脉在疾病产生、临床诊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灵枢·经水》记载:“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指出寒热盛衰病性是经络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21]。可见在《内经》时代,经络病机隐藏在经脉循行、生理、病候、诊断、治疗的条文描述中,需细细体会方可辨别。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对伤寒杂病分证论治,在辨病论治体系下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创立了“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22]。
晋隋唐时期,随着经络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经脉病机理论也不断发展。特别是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以脏腑经络学说论述病因病机,延续秉承《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结合自己的发挥创见,从经络角度诠释病机,对后世经络病机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3],更对杨介宾先生提出的“经络病机学”观点有直接影响。
宋金元时期,针灸医家流派纷呈,经络理论再次实现新突破和新发展,对病势传变与预后关系进行进一步阐释,使其内容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丰满。宋金元医家对于经络理论均有各自不同的突破和发挥[24]。如张元素“经络辨治模式和药物归经理论”,张子和“治病当先识经络”,朱丹溪“十二经见证”“合生见证”等[25],均成为经脉病候描述的重要补充,极大地丰富了经脉病机理论内容。
明清医家开始注重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角度分析病证,充分发挥了络脉、奇经八脉理论,将脏腑、十二经、奇经八脉与络脉结合起来,用于杂病辨识证治,补充了前人之所未尽,成为总结经络理论的集大成者,使经络病机理论更为丰富和完善。
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经络病机”“经脉病机”为关键词检索发现,相关研究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达到高峰,代表医家为四川名中医杨介宾先生;近几年也有学者开始承先生之志,关注经络病机理论与临床研究(图1)。
图1 经络病机研究趋势图
从研究范围看,基于某一医籍、某种疾病的经络病机研究取得进展,多以《黄帝内经》《针灸大成》《诸病源候论》《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居多[26-31];围绕疾病进行研究,多以具体病案的应用研究为主[32-34]。
从研究内容看,探究经络病机要素及诊疗体系已成为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重点。前期已有学者从理论研究、病例解析等角度探讨了经络病机在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如从经络病机概念出发,抓住经络状态病因分析、经脉循行异态审查、经络证候性质辨识三方面深入阐释了与辨识经络病机相关的核心内容,最终指出经络气血虚实是经络状态的根本内在的经络诊断体系[35]。这一体系的构建既弥补了经络诊断理论碎片化和实践零散化的不足,又将经络诊断完整地纳入到整个中医临床辩证的体系,为临床针灸辨经论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辨识准绳。
从研究方法看,采用传统文献研究或数据挖掘等方式解析经络病机特点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趋势[36-37]。诸如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技术方法已被运用于医学文本领域研究。有对疾病的研究(如阿尔兹海默病[38],糖尿病治疗[39],等),对药品的研究[40],解剖生理的解释[41],医学学科框架建设[42],医学记录或报道研究[43],基因工程[44],医学知识教育[45],卫生统计数据分析[46],大型医学引文数据库的相关信息的处理[47],等等。现代技术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使用,主要集中于研制符合中医药领域特点的知识表达框架,有效解决了中医学知识获取、分析和推理等问题。
在先秦及《黄帝内经》时期的医籍中,“经络病机”一词虽未被明确提出,但其内容却比较隐晦地散布于经络病候、诊断、治疗的条文中。晋隋唐时期,随着经络理论的丰富完善,经脉病机理论得到发展,特别是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以脏腑经络学说论述病因病机,从经络角度诠释病机,是后世经络病机理论研究的重要医籍[48],杨介宾先生提出的“经络病机学”观点主要来自于此。宋金元时期,针灸医家流派纷呈,对经络病机中的传变与预后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如张元素提出“经络辨治模式和药物归经理论”,张子和提出“治病当先识经络”,朱丹溪提出“十二经见证”“合生见证”等,极大地丰富了经脉病候和经脉病机的内容。明清时期,各医家更加注重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角度分析病证,充分发挥络脉、奇经八脉理论,将脏腑、十二经、奇经八脉与络脉结合起来,用于杂病辨识证治,补充了前人之所未备而成为经络理论的大总结。总体来讲,经络病机内容是中医病机理论的重要内容和临床辨证施治的根本遵循,但是其呈分散化、碎片化、模糊化地方式隐藏在古籍记载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针灸理论的完善和临床特色的凸显,亟待整理、研究、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研究中,“经脉病机”属于“经络病机”范畴,主要是以经脉为主体的病机。因在经络体系中,经脉处于主体地位,且在文献记载中内容较多,在临床运用中使用较多,因此,很多关于“经络病机”的研究文献,基本上是以经脉病机为主的内容,且以十二经脉为多。基于杨介宾老先生提出的经络病机学中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四个主要方面,加之笔者对《内经》中十二经脉相关条文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经脉病机包含的四个内容之间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共同形成一个具有千丝万缕内部联系的整体,对经脉疾病产生、发展、转归共奏效应,使经脉病机呈现恒动性与延续性的特点。同时也发现经脉病机的四个内容在《黄帝内经》中的地位不很平等,对后世影响也不平衡。四方面内容各有特点,病位内容相对充实,病位和病因呈现经脉特征相对比较突出,而病性和病势呈现经脉特点的内容相对比较少,还不足以体现经脉特点。
现代医家特别是杨介宾先生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的实践中,始终坚守中医特色、注重审因论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风格。在经络辨识方面,明确提出“经络病机学”概念。杨介宾先生对经络病机的认识和解读,从经络的角度阐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转归的机理,以此来正确认识疾病,掌握疾病运动发展的规律。现代经络病机学包含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四个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就“位-因-性-势”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凝练总结,指出“风邪入犯经络、寒邪入侵经络、湿邪阻滞经络、火邪上炎经络”等“因-位-经”之间的病候表现特征,病性“虚、实、寒、热”等在“性-位-经”之间的病候表现特征,以及在相关文献中呈现出的病势变化所致的病候表现特征,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从经络学说角度分析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重要意义。但因为“病机”理论本身的复杂性,致使围绕经络病机的研究寥寥,至今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经络病机体系,对临床经络辨证体系的完善形成一定阻碍。期望有更多的医籍研究者,传承精华,沿着经络病机学“位-因-性-势”思想追本溯源,将分散于历代医籍中的相关记载予以梳理和总结,在针灸理论的传承发展、特色凸显探中守正创新。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用到中医药领域研究已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在未来研究中,为更多研究者者可以借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替代古代医籍中关于经络病机学“位-因-性-势”等实体的单纯文字描述,将经络病机学思想的要素与逻辑与现有信息技术进行多维关系的构建,形成经络病机学思想“位-因-性-势”要素与逻辑模型;全面溯源古籍经典,梳理历代医籍文献中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探索“经-位、经-因、经-性、经-势,位-因、位-性、位-势、因-性、因-势、性-势”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隐藏于医籍文本中经络病机内在含义与要素规律,为经络病机理论传承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提高针灸临床辨证施治的实效。特别是知识图谱在文献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未来文献研究也可以借助图论,通过计算点-点距离的边权重值抽取数据特征,将点-边-点连接而成的数据看做一张张“图谱”,通过不同的数学建模等,挖掘文献中的相关要素内在关系和规律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