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我“炸爆米花”

2023-05-31 09:03宋增建
政工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风箱炉火爆米花

☉宋增建

小街散步,身后突然一声炸响。回头一看,在一个偏僻的拐角处,一群人正围着看炸爆米花。我便情不自禁地走了过去,默默地注视着这位师傅的一举一动。好久没见这样的场景,既陌生又熟悉。正当我凝神沉思之时,又是一声炸响,“炸”开了我记忆的闸门。把我“炸”回到孩提时代,“炸”回到那段贫穷而快乐的岁月。

记忆中,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爆米花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无比的欢乐。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总能看到一位老人挑着装有爆米机的担子走村串户。每到一地,小孩们会一窝蜂地涌上前去,推的推,拉的拉,吵的吵,闹的闹,只想早点吃到那香喷喷的爆米花。

等到老人在一个角落里支起炸爆米花工具时,小朋友们便飞快地跑回家,找大人讨要一角或两角钱,然后舀上一碗米,带上柴火,飞奔到老人身旁,自觉地排队等候。不管轮到谁,老人都是将量好的米倒入锅中,盖上盖子,不紧不慢按流程开始操作。

有一年我印象最深,一位个子不高背微驼的老人挑着爆米机到我们村。他身着黑衣,头戴草帽,两鬓斑白,人却很精神,炉火多年的熏烤,脸庞也是紫色的。当他架好机子时,小朋友只是围着看,却没有人搭腔,他很着急,便对我说:“小朋友,你回家拿米拿柴火来,我给炸第一锅不要你的钱。”我急忙跑回家,妈妈给我准备好米、柴火及盛爆米花的袋子后,还给了我一角五分钱,嘱咐我把钱给师傅,说他不容易。

师傅用我的米炸第一锅。他坐在一个很低小的折叠椅上,身子微微前倾,左手摇着铁罐摇把,右手拉着小风箱,眼睛不时地瞅着那个机子上的压力表。风箱有节奏地呼哧呼哧作响,圆锅吱嘎吱嘎欢唱,火光在老人黑脸上一闪一闪,这个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在焦急的期盼中,老人终于用一种高深莫测但胸有成竹的表情,看了看仪表说“好了”。接着就直起身,把那黑漆漆的铁锅旋转一下,放进油腻腻黑乎乎上半截是轮胎下半截是麻袋的袋子里,袋子尽头扎紧裹住,仅留了一个倒爆米花的口子。老人右手握住爆米机摇盘,左手拿着套筒,对准机子扳机,准备“开炮”。

这时,小伙伴们赶紧四散逃开,小的吓得躲到大人后面,大的则用手紧紧捂住耳朵。惶恐中,只听“嘣”的一声爆响,空气中弥漫着爆米花的诱人香气,腾腾热气散去,白花花的爆米花展现在面前。我们赶紧围上前去,捧上一把滚烫醇香松软的爆米花放到嘴里,慢慢含化,那香甜的味道真是世上少有,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难忘的记忆。

我做梦都没想到,长大成人后,自己也像当年那位老人一样,担起炸爆米花的担子。尽管我十分抗拒、抵触,十分不情愿、不乐意,但最终还是做了,而且还做得很好。这不仅在我人生中书写了珍贵的一页,也给许许多多小朋友带来像我童年一样的欢声笑语。

1973 年我高中毕业,既没有高考机会,也没有工作安排,只好在家待业。七口之家的生活,全靠爸爸40 多元的工资维持,十分困难。为了帮助家庭减轻负担,我带着妹妹用大板车拉石头、捆绑小山竹和芭茅杆,挣点钱贴补家用。我还学会摸鱼捞虾、抓青蛙、钓黄鳝来改善伙食。

一天爸爸对我说,江苏扬州有位师傅来我们这里炸爆米花,我与他讲好了,你去跟他学习几天。如果可以,我们把他一套设备买下来。刚听爸爸这样说,心里确实不愿意,鉴于小时候对炸爆米花的好奇和喜欢,也迫于家庭经济现状就答应了。早出晚归跟师傅学了几天,觉得炸爆米花并不复杂。于是,爸爸东拼西凑,用一些粮票、香烟和肥皂,换回一套炸爆米花工具。

世间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看别人做觉得很简单,自己去做却并不容易。其实,再简单的活都有它的规律、技巧。炸爆米花,这看似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简单活,要把它做好同样不容易。我跟师傅那几天只是学了点皮毛,关键环节师傅都没教。在爸爸的指导帮助下,我从开始不懂不会到最后熟练驾驭,从讨厌到喜欢,从恨到爱,闯过了“五关”。

“脸面关”。在人们心目中,炸爆米花的一定是黑乎乎老头用一根扁担,挑着黑乎乎机子和黑乎乎炉子,到处慢悠悠干的脏活。当爸爸要我这样一个年仅17 岁高中毕业的小伙子,戴着草帽,挑着机子走村串巷,吆喝着“炸爆花啰”,我实在抹不下面子。我伤心地哭过几次,觉得爸爸太不理解体谅年轻人,太狠太无情,甚至有些恨爸爸。

妈妈心疼我,做爸爸工作让我不去外面就在家里做。爸爸不同意,说:“码头没打开,别人都不知道,是不会有生意的。即便知道,平时也不会跑那么远来炸爆米花。今天丢面子,今后才会有面子。”经过反复激烈的思想斗争,几天几夜苦思冥想,我终于觉得爸爸讲得有道理。在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一个大小伙子天天窝在家,也觉得对不起父母。

本着为父母分忧、为家庭担责、为弟妹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自己得到更多的人生历练的想法,我毅然决然地挑起了爆米机,迈出了艰难、重要而又十分有意义的一步。一根扁担挑两头,一头是爆米机加火炉子,一头是风箱加麻袋及其他工具。当我第一次挑着60 多斤重的担子外出时,生怕熟人看见我,便在天没亮时就出门,天黑才回家。走在路上,我把草帽压得低低的,怕同学和熟人看见。我每天起早贪黑,一天干下来非常累,往往是腰酸、背痛、腿麻、脸烫、手软、头晕。

最让我痛苦不堪的是炉子灰尘和铁锅的黑扬尘,全洒在头上身上手上,并渗到手缝里。每天都用肥皂洗头洗手,却怎么也洗不掉黑印,一双雪白的手变成了一双黑乎乎的手。不炸爆米花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的手才恢复正常。再就是在露天干活没遮挡,最怕刮风下雨,当然也最怕别人刁难瞧不起。我没少受委屈,有时炸坏了被人指着鼻子骂,还要赔偿。有些人故意讥讽耻笑,说一个小年轻干什么不好,非要干这行,没出息。但更多人是理解、支持和帮助。

记得有一天到了一个大村庄,开锅不久便下起雨来,一位老奶奶让我到她家里去,我非常感激。因为炸爆米花烧炉子灰尘大,一般人绝对不会同意到家里去。老奶奶不仅没嫌弃我脏,而且给我送上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饭菜。老奶奶看着我害羞的样子,便对我说:“孩子呀,你一个年纪轻轻的白面书生,一表人才,让你炸爆米花你觉得难为情可以理解。但孩子你记住,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靠自己双手劳动去挣钱养家不丢人。”老人家这番话让我茅塞顿开,这是最入脑入心的教育。

从此以后,我腰杆挺直了,脸也敢露了,心情畅快了,干起活来更带劲。尽管每天从头到脚都是黑的,但我的心是红的。因为我用实际行动在创造财富,在孝敬父母,在帮助弟妹,在关爱家人,同时也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快乐。我衷心感谢老奶奶这位人生导师,在我十分迷惘的关键时刻,给我以高超的点拨,让我能够认识到奋斗的本质,从而把握人生的真谛。

最难过的“脸面关”闯过去后,接下来就是“技术关”了。

“跑气关”。起初,当我们架炉开锅试炒时,屡屡失败。每次加温炒一会儿,锅盖就跑气,一开锅,要不还是生米,要不烧成焦炭,怎么都炸不出丰满雪白的爆米花。当时,既没说明书可读,也没有资料可找,更没有师傅可问,十分无奈。爸爸白天要上班,就在晚上带着我一次又一次试验,有时甚至试至通宵。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分析,爸爸终于找到了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爆米机盖子是一个核心部件,它是用熔化的锡水浇灌到固定的生铁模具中冷却而成,使用一阵就会损耗、变形,一变形就会跑气,所以经常要重新浇铸。我总结出盖子浇灌需要光滑、水平,软硬适中,不然就会跑气。寻找到方法却没有原材料,因为当时很难买到锡。我想到邮局拆封邮包时会丢下一个个小锡块,便常去讨要,这样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仪表关”。爆米机尾部三个相间120 度角的小孔连接一块气压表,当锅盖盖紧加温,锅内产生的气压便通过这三个小孔进入气压表铜管中,铜管膨胀通过齿轮带动仪表指针走动,当达到规定数值就可以起爆。跑气问题解决了,可经常炒着炒着气压表就不动了,时间把不准,结果要么不熟要么烧锅。反复研究后我发现,三个通气孔经常被碎米渣子堵住,出气不通畅,所以气压表就不灵敏。

于是,我便经常用小钢丝通通三孔,从此就再也没出问题。由于开锅时震动很大,气压表经常被震坏,所以我摸索出“仪表跑气结合判断法”。即不看表,用盖子松紧程度来控制,力度合适,盖子稍微跑气就开锅,成功率很高,基本上没有失败。这样,我不用看气压表也能把握好时间,把爆米花炸好。

“时间关”。要把不同种类粮食爆好,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时间长了会发黄或烧焦,时间短了会炸不开。大米、玉米、黄豆、蚕豆、粉丝、豆粑等炒爆时间,都是不相同的。同是大米炒爆时间还要分几类,早米晚米不一样,糯米籼米不一样;同类食物干湿不同,所用时间又不一样。经过长时间探索、实践、积累,我与爸爸商量研究,总结出一套各类食物炒爆时间表,再加上对干湿度的把握,基本做到了“每锅必成”。

“风箱关”。铁锅靠炉子烧柴或烧煤或烧炭供热,才能爆炒。炉火太小不行,这样炸一锅时间很长;炉火太大也不行,因为容易粘锅和烤焦。要确保炉火满足爆米机的需要,既靠燃烧材料,更靠风箱送风大小。社会进步,后来有了喷雾器手摇风机、电动风机,当然方便轻松了许多。

但当时,我们只有师傅留下的一个旧木制鸡毛密闭风箱。这种风箱拉过来时,将外界空气吸进风箱内,推过去的时候,将吸进空气挤压通过与炉子相连管子进而吹着炉火。这样一拉一推,就能让炉火呼哧呼哧地燃烧更旺。风箱坏了,当地没有木工师傅会制作修理。无奈之下,我同爸爸一道,拆开反复研究分析,解剖制作工艺,会同木工师傅制作出新的风箱。新风箱既省力风又大,对保证爆炒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曾把炸爆米花编了一个顺口溜:“风吹炉火呼啦啦,烧锅转表嘀嗒嗒。一声炸响云雾起,脱罐而出白花花。闻着扑鼻香喷喷,吃起甜美顶呱呱。小伙用心展技艺,男女老少都夸他。”的确,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年中,我挑着担子走遍了九江县新塘公社每一个村庄,不论酷暑严寒还是日晒雨淋,基本没有停歇。可以说,这台爆米机后来成了我们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当然,我收获的绝不仅仅是金钱,更有意志的磨砺、品质的塑造。

通过爆米机发生的许多故事,联想爸爸一生的所作所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敢想敢做敢闯的拼搏精神。爸爸在娘肚子里就没了父亲,七岁继父去世,他便跟着别人学做竹床、竹椅,换粮食养家糊口。尽管非常贫穷、非常艰苦,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为改变家庭生活的困难状态,始终有一种超常理的思考、超常人的胆略、超常规的操作,干任何事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他绝不蛮干,他的思想敏锐、思维超前、思考缜密,教我炸爆米花就是一个生动例子。

敬业勤业精业的奋斗标准。从小爸爸就教育我们,对于自己干的活计、从事的工作,不管一开始喜欢不喜欢,都要心怀敬重,因为敬重是最好的老师、敬重是最大的动力。爸爸常对我们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干工作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要追求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做则已,做则一流。我能把爆米花炸得那么好,就是爸爸教育成功的一个佐证。

尊老顺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爸爸因为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所以对母亲更加依赖更加孝顺。在我记忆中,对一些定人定量的紧缺物资,就是我们小家不吃不用,爸爸也要想方设法定期给奶奶送过去。每年除夕必须陪奶奶吃年饭。有一年大雪纷飞,根本看不见路,更无法通车,爸爸拉着我深一脚浅一脚,摸索着步行20 多里地,深夜赶回深山沟里陪奶奶过除夕。爸爸用实际行动给我们示范了如何孝敬长辈。

如果我们家不是有这样的好传统、好家风,我肯定不会服从爸爸去炸爆米花。当我下放农村后,我那年仅15 岁的妹妹,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也绝对不会接过我炸爆米花的担子。

回首岁月,重新审视,我对爆米机经历了从讨厌憎恨到爱甚至爱得很深这样一个质变过程。这段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心路历程,今天想来,依然是很心酸很辛苦但更激动更骄傲。这一年的历练,让我终身受益。它让我明白,人生要提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奋斗要吃得苦、耐得劳、受得屈。这是我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爸爸一生获得了许多成功,但我觉得他最成功的是把子女培养成人、成才。

人们似乎每天都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人们每天都在安排自己的命运。而安排、改变、创造命运,要靠自己的双手。我为生命中在父亲近乎苛刻的要求下,用自己的双手,把炸爆米花的技艺练至精湛臻于艺境,而骄傲而自豪。这段时时“火热”、不时“炸响”的青春之初,让我深深体会到:超越困苦的承受,就是生活的强者;超出常人的历练,就有生命的厚度。

猜你喜欢
风箱炉火爆米花
论手风琴风箱的重要性
浅析抖风箱在手风琴演奏中的作用
长出我的爆米花
属于冬日的褐
炉火
十二月十九夜
可乐爆米花
午后
可乐爆米花
乱跳的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