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研究

2023-05-31 14:01韦家军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23年2期
关键词:重塑血气呼吸衰竭

韦家军

(公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荆州 434300)

急性呼吸衰竭作为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临床上以呼吸困难、紫绀等作为典型的临床症状[1]。呼吸衰竭是因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肺通气、换气功能困难性增加,进而造成气体交换无法正常开展,出现缺氧伴随二氧化碳潴留情况的发生,从而引发影响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的综合症状[2]。急性呼吸衰竭以强心利尿、吸氧化痰、抗感染治疗、激素等进行对症治疗。与常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无创呼吸机辅助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气管切开对患者的损伤,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3]。本文研究分析了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男34例,女30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1.8)岁,病程2~21d,平均(11.5±1.4)d,呼吸衰竭分型:Ⅰ级33例,Ⅱ级31例。研究组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龄41~75岁,平均(58.0±1.6)岁,病程3~21d,平均(12.0±1.0)d,呼吸衰竭分型:Ⅰ级34例,Ⅱ级30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2013MIMS呼吸系统疾病指南种关于呼吸衰竭的有关诊断标准,并存在急性呼吸困难、呼吸性酸中毒以及意识状态改变等情况;②资料完整;③知情同意相关内容。排除标准:①心、肝、肾重要器官衰竭者;②合并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者;③精神障碍者;④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治疗。首先针对患者开展对症的强心剂、利尿剂、化痰、抗感染、激素、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营养支持,维护患者机体内的水电解质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维持患者酸碱的平衡状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开展持续性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

1.2.2 研究组

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应用无创呼吸机(生产企业: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瑞思迈VPAPⅢST型)辅助治疗,其内容为:第一步,对患者机体状态与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有效评估,并将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患者,结合患者年龄等个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面罩,提前对所使用设备、抢救药物和多功能监护仪的有效性进行仔细检查。引导患者呈30°~45°的半卧位,选用适合的连接器依次与无创呼吸机连接,在连接结束并确定无误后开启开关,并以S/T模式实施,其中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血氧饱和度为≥90%,调节呼气压、吸气压分别为:2~10cmH2O、2~8cmH2O(1cmH2O≈0.098kPa)。保障患者的呼吸道始终处于畅通状态,对呼吸机是否正常运行进行严格检查与关注,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依据实际呼吸情况明确辅助治疗时间,一般情况下为3~5h/次的频率,每天1~3次,治疗3~7d后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调整各项呼吸机参数,可以减少通气时间,以呼吸机撤离为止。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其标准为:显效:呼吸困难等现象消失,PaO2血气指标达到80~100mmHg(1mmHg≈0.133kPa);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幅度超过75%,血气指标恢复幅度至70~80mmHg;无效:临床症状、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3.2 肺功能指标

其中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的预测值(FEV1%预测值),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利用生产的AS-407肺功能检测仪对其进行监测[5]。

1.3.3 血气指标

抽取5ml的外周静脉血并送至实验室进行指标检测,血氧饱和度:3.5kPa(26.6mmHg);动脉血氧分压:10.64~13.3kpa(80~100mmHg),低于60mmHg为呼吸衰竭,<30mmHg有生命危险;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65~5.98kPa(35~45mmHg)乘0.03即为H2CO3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氧合指数:400~500mmHg,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则提示肺呼吸功能障碍[6]。

1.3.4 气道重塑指标

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3ml,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1(T1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1.3.5 治疗满意度

以100分为满分,其标准为:完全满意度(超过90分),基本满意度(70~90分),不满意度(低于70分),总满意度=完全满意度+有效满意度[7]。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2.0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优(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

2.2 肺功能指标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肺功能更优(P<0.05),见表2。

表2 肺功能指标()

表2 肺功能指标()

2.3 血气指标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血气指标更优(P<0.05),见表3。

表3 血气指标()

表3 血气指标()

2.4 气道重塑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气道重塑指标更优(P<0.05),见表4。

表4 各项气道重塑指标()

表4 各项气道重塑指标()

2.5 治疗满意度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5。

表5 治疗满意度

3 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主要是由气道阻塞、胸膜疾病等基础性疾病引发而成的[8]。在以往临床上是以抗感染、解痉平喘等进行急性呼吸衰竭治疗,此方式可以改善机体内酸碱水平和各项功能,但只是在短时间内改善呼吸困难等不良情况[9]。因此,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无创呼吸机辅助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其具有无创性、有效性等显著特点,进而可以较大程度上缓解呼吸困难、紫绀等临床症状,通过对气道重塑保障患者获得充足的氧气量,以此满足机体对氧气的耗用量[10]。

研究表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说明应用无创呼吸机可以有效优化治疗效果。无创呼吸机利用将气流向患者直接输送的方式有效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症状,可以较大程度上降低机体的胸腔压力和负荷[11]。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可以较大程度上对机体吸气、呼气的气道正压进行调整,促使患者可以顺利的自行呼吸,从而有效减少气道阻碍,缓解呼吸肌的疲劳感,此外可以改善气体交换情况,缓解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12]。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气道重塑指标更优(P<0.05),说明应用无创呼吸机可以较大程度上优化各项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气道重塑指标。此结论的提出表明,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机体的胸腔负压,缓解呼吸肌疲劳和增加CO2的排出[13]。在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过程中,可以较大幅度增加患者的通气量,同时能够对机体内的低压与高压水平、时间进行有效调整,还能够较大程度改善机体的耗氧量、吸气肌承受量和呼吸频率等指标,从而有效减少肺泡通气量、气道阻力。引导患者在呼气期间能够较少内源性呼吸末正压,在有效控制呼吸频率的基础上提高氧分压水平[14]。无创呼吸机方式的应用能够缓解低氧血、酸中毒等多种症状,进而加快肾上腺素的分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在此过程中,能够大幅度降低肺泡、肺间质的渗出率,明显降低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率,从而较大程度上改善机体的血气情况,保障患者呼吸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15]。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说明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可以优化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气道重塑指标,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从而大幅度提高治疗满意度,为随后急性呼吸衰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重塑血气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