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佳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使得反应概率增加。在教学中,教师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赞许等都属于正强化。负强化是指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的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负强化物也就是厌恶刺激,是有机体力图避免的刺激。例如学生之所以学习是为了避免考试不及格。惩罚和负强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负强化是增加反应的反应概率,而惩罚则是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任何导致反应减少的过程都是惩罚。
利用以上理论,我制定了“红黑荣耀格”班级管理制度,在学生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王者荣耀”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行为习惯方面也为荣耀而战。荣耀格=红格总数-黑格总数-绿格总数。最终获得的荣耀格可以在期末的各种评优评先中获得优势,而且可以购买喜欢的东西,例如各种小礼物或“免作业”资格等。
一、采用惩罚机制,减少学生不良行为
(一)正惩罚
获得黑格的班级规定:1.每天的作业缺交,缺交一科得到一个黑格;2.值日逃跑;3.作业被老师批评;4.午休被本班午休管理员登记批评;5.眼操不认真被本班眼操管理员登记;6.课间操没有带队徽被本班纪检委员登记;7.早读不认真读书被值日班长登记。
获得绿格的班级规定:1.课间操未带队徽被学校学生会登记;2.眼操不认真被学校学生会登记;3.升旗礼服装不符合被学校学生会登记;4.自习课被学校学生会登记;5.午休被学校学生会登记;6.早读不认真被学校学生会登记;7.课堂纪律差,惹老师生气,被老师批评;8.自习课纪律差,惹老师生气,被老师批评。如果是全班都吵闹,全班都登记绿格和取消评优资格。这些数据都由值日班长每天到学校的纪检黑板登记处查看。
一个绿格等于五个黑格,获得黑格和绿格,其实利用了斯金纳的正惩罚,即为了减少学生的某种行为而采取呈现厌恶性刺激。如果有些学生不重视期末的荣耀格总数该怎么办呢?我们采用的办法是每周要汇总一次,当黑格总数达到3个及以上时,要找班主任或值日班长背书,由班主任或值日班长现场抽语文、政治或英语的课文,学生放学后到老师处背诵或默写。
(二)负惩罚
班级重视自习课、课堂纪律和作业情况,课堂或自习课因为讲话被批评的,记录绿格一个,写500字反思并记录档案,获得一份违纪通知书,需要父母签名,并取消期末一切评优资格。本学期累计缺交作业6次及以上的,写500字反思,获得一份作业缺交严重通知书,需要父母签名,并取消期末一切评优资格。
取消评优资格其实利用了斯金纳的负惩罚,即为了减少学生的某种行为而采取消除奖励性刺激。
二、善用强化机制,增加学生良好行为
(一)正强化
获得红格的班级规定:作业被老师表扬;做好人好事,例如帮助老师或同学……我们在期中进行一次汇总,期中表彰大会上,我们会统计出红格总数最多的前15名学生,如果这些学生的黑格总数小于或等于1个,那么可以获得“最美有才内秀12班人”,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并在家长群和班级公众号上进行表彰宣传,激发学生的个人荣誉感。
(二)负强化
班级学期拍卖会前,班主任会先征求各位科任教师的同意,希望各位科任提供一些“免作业”的福利给学生。学生可以对这些免作业项目进行拍卖,拍卖会上起价是30个荣耀格,每次加价必须大于5个荣耀格。每年这个活动都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一是他们可以买到“免作业”资格,二是荣誉感让他们觉得平时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对于荣耀格比较少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刺激,他们下个学期自然也会争取赚多点荣耀格。
此举措其实也是利用了斯金纳的负强化理论,学生为了不写作业而努力争取荣耀格,从而逐渐改善自己的行为。
三、增强机制的作用
如何把外部动机转为内部动机是关键。大多数初中生处于内部动机欠缺的阶段,实验证明增强其外部动机在短时间内是有效的。而且一旦形成良好的行為习惯,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自我要求。例如班级的跳绳打卡,很多学生能每天坚持跳绳一分钟,虽然一开始他可能是为了增加一个红格,属于外部动机,但是后来他坚持下来发现对自己身体好,能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那么就变成了一种自主行动,这就把外部动机转化为了内部动机,此时他看重的也许已经不再是一个红格这样的外部奖励,而是处于对自身的满足感的美好体验。
班级管理中的任何措施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这个集体中找到归属感。若班级的措施能使得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去追寻自我归属感,那么这样的措施必定能带来学生们的变化,让班级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本栏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