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转云 史献芝
【内容摘要】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本文认为,从教育模式、教育环境和教育效果三个向度来看,网络舆情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或隐或显的挑战。基于网络舆情的“实然”境况,重塑教育者在网络话语权利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理应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向的基本着力点。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向
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與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众或个人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综合。①随着“互联网+”、Web3.0时代来临,信息传播技术为网络舆情提供了技术条件,网络舆情是全社会舆情体系的延伸,也是社会舆情最容易爆发的领域之一。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对各种公共性事务所积累的情绪、态度、看法和意见的总和,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系统地分析基于网络舆情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网络舆情引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据统计,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9.7%;大学生占总网民总数的21%,②人数排在调查群体的首位。近年来,随着以多元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普及,如微信、微博、移动学习等逐渐推广应用,不但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需求,还使其拥有了“网络话语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园内外之间的沟通消除了传统的“物理障碍”。大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总体数量、网络使用频率、情绪特征、网络表达意愿等因素,为他们成为网络舆论主体提供了前提,而校园网络舆情也正是在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表达个人观点、宣泄情绪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大学生作为拥有独立思维和个性鲜明的群体,对于所见所闻有着属于自己的见地。③由于网络信息具有超大容量、传播快速、个性化或情绪化等特征,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的观点或舆情,这些观点或舆情势必会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政治立场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和空间。
从网络舆情引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实施路径来看,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还存在多要素的耦合,要素的耦合决定了两者存在很强的一致性。
(一)对象的耦合性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既是网络舆情的重要受众,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客体,是兼具两个“场域”身份的复杂角色:大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又是网络舆情中参与度最高、表现最积极的主流群体。研究发现,95%的大学生认为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是网络,70%的大学生愿意发表各种网络评论。④与参与线下社会舆论相比,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虚拟世界介入重大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作为全新的交流对话模式,网络舆情将信息传播由静态单向转变为动态双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沟通障碍逐渐打破,交互性沟通明显增多,信息传递有效性显著增强。此时,教育者和受教者双方良性的对话机制逐步形成,主客体的价值实现得以满足,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推动教育本质的回归。
(二)内容的耦合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主要是民众对现实社会中的不同现象与热点问题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集合,民众在网络空间对某些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发表个人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了舆情的主要内容。如对与我国相关的时事政治的看法、对国内热点新闻的评论、对校园管理制度或与自身利益相关事件的看法等,高校网络舆情实际上体现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政治倾向。由于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与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加上互联网络的匿名性与虚拟性等特性,导致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迅速、管控难度大。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其主要内容与大学生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重叠性。
(三)过程的耦合性
网络言论之所以能够演化为网络舆情,主要是因为这些话题的敏感性,即这些话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存在,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化解隐藏在社会矛盾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针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话语引导,实际上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和矛盾化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来发挥作用。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并不是靠“威严”的压力或“利益”的施予,而是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有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合理的认识,从根源上使网络舆论实现良性转变。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社会心态和健康政治态度的过程。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揭示网络舆情热点问题的实质、成因、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可以为营造主流文化舆论场提供支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矛盾保持警惕,及时制定措施主动应对,对教育活动中需要反馈的信息及时回应,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
(四)效果的耦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依据教育效果来评价,教育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上,其言行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网络具有开放性、隐匿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心理防线,网络虚拟环境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话语权,主动表达的意愿更为强烈。作为研究青年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放大镜,网络舆情反映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情绪、情感和政治态度以及意识形态和集体动态。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判,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特征,从中了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要求的认知和认同程度,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实践参考。
二、网络舆情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的多维检视
网络舆情具有开放性、潜隐性、多元性等基本特征,其影响大、覆盖广、传播快、难控制。也正因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环境和效果也正在悄然变化,网络舆情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网络舆情话语“去中心化”带来的教育模式挑战
“中心主义”是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处于知识和信息的控制和支配地位,对于教育内容有选择权,对受教育者有评价和塑造的主导权”⑥,逐步形成了“教师话语中心”的教育模式。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演进,“去中心化”成为一种新的话语方式。互联网以扁平化的“多节点”方式构成了社会信息网络,不同节点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利,形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去中心化”的网络话语方式,传统的话语权威被解构。文化环境的多元化、政治环境的潜隐化以及舆论环境的不可控化,都加剧了“去中心化”话语方式的蔓延,导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话语权的削弱。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单一的和线性的传播方式,教育者的意志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而网络舆情通过发散型螺旋式传播起作用,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乃至多向传播,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固有平衡。在信息多元化、扁平化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元、信息选择更加自由,学生可以借助开放的网络获取海量的信息和素材,乃至比教师掌握更多、更全的信息。教师的知识权威正经受严峻挑战,以往信息优先和垄断的地位被打破。网络信息流动的实时性与“去中心化”趋势业已形成,网络中师生原有的身份界限被淡化,理解和对话成为实现价值目标的主要手段。强制式、灌输型的传统教育模式在网络时代发挥作用的空间受到极大挤压,网络舆情间接削弱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化功能,对新时代教育模式重构提出了新诉求。
(二)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现象带来的教育环境挑战
在扁平化的网络世界,由于失去中心话语的引导致使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类似的群体更加容易形成“观念群体”,“观念群体”会主动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观念交流,形成网络语境中人际交往的“圈层化”。“观念群体”中的成员往往更容易达成观念的一致性,部分个体的观点往往会在这个“圈层”的话语浪潮中被淹没,达成了所谓的“群体观念极化”现象,即在网络舆情中充斥着大量非理性的或者泛娱乐化的话语,这些话语极具破坏性,这就是美国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James Stoner)所提出的“群体极化”概念。⑦
“群体极化”现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多变。在网絡中,个体的态度或意见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从而产生趋同乃至相同的决策结果,而经群体讨论之后的决策更具冒险性、不可控性。美国学者谢俊霖(Choon-Ling Sia)发现,如果在现实情境中,面对面交流中可以缓和群体极化的现象;而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群体极化现象更容易产生也更显著。⑧大学生处在思想意识不成熟、价值观不稳定的时期,其心理行为特征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及同伴群体的影响。网络作为意识形态的“角力场”,也是社会舆情的集中表现。网络世界充斥着非主流的边缘化价值观,使大学生容易陷入价值冲突、杂乱无章的困境,导致网络失范行为的多发、易发。网络舆情滋生、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突发性明显,呈现聚合分化特征,一旦大学生在虚拟网络社区中辨别力下降,就容易引发极端网络舆情,冲击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无法预期的阻滞和困境。
(三)网络舆情信息的渗透性带来的教育效果挑战
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洞察了网络社会的存在原因,即“数字化生存之所以能让我们的未来不同于现在,完全是因为它容易进入、具备流动性以及引发变迁的能力。正因为数字化网络信息的高流动性,才使得当今社会网络热门话题层出不穷,网络舆情热度高位运行”。⑨网络信息也是一种新型文化范式,互联网已经演变为多元思想观点的集散地,各种信息与价值观念鱼龙混杂。网络舆情是反映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一种情报信息,它的“根子”源于社会矛盾。网络舆情包含信息的多样化与多媒体形态的多元化特征高度契合,并通过多媒体信息传播得以释放。社会思想的复杂多变在网络舆论中表现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存在诸多不实、不良信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冲击。
当前,大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但对舆情事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缺乏理性思考和深入分析,网络言行多表现为偏激、跟风乃至简单的重复转发。大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转型塑造、发展形成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当高校网络舆情变得难以驾驭、真假难辨,当网络舆情传递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流价值相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便随之减弱,教育质效呈现下降趋势。
三、网络舆情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从教育内涵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出发,基于网络舆情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重构教育者网络话语权力
话语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话语既可以是权力的一种工具和结果,也可以是一种障碍、绊脚石、反抗点和相反的策略的起点。话语传递产生权力,它既使之加强,又可……使之脆弱。”⑩在互联网时代,教育者的网络话语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一部分,包含了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利,既是话语主客体对自身利益、观点与思想等进行话语表达的权利,又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影响力。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时效性与交互性,使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体系被解构,从而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甚至失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如网络多元的话语方式与传统单一的话语方式的冲突,削弱了教育者的话语权力;传统教育者的“控制者”身份与强硬化的态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零散性与非权威性,以及话语管理监控机制的滞后,导致教育者话语效力的下降。
1.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型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往往和青年人所关注的公共性话语相疏离,加上主客体的话语交互性不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思维灵活的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现实的人”,其话语方式与内容不能脱离青年学生的“生活世界”,应尽量避免单纯地使用文件性或专业性的话语方式,将既有的单一的“政治性”话语向多元的“政治性与公共性融合”的多元话语方式转变。实现这种转变就需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利益最接近“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马克思认为“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高校网络舆情的根源在于学生群体的某些利益受损,教育者要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立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回应学生的利益诉求,对涉及其切身利益或社会焦点性的问题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将解决问题与强化思想引领相结合。打破自身“掌控者”的话语地位,维护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自由,以对话合理引导舆论的发展动向,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负面影响。
2.努力培育学生网络舆论领袖以引领话语发展方向
化解网络舆情的重要理念是化解“教育者中心论”,重在疏导与倾听,而不是控制与说教,即要保障学生合理的话语权。作为互联网时代话语权力重构的新兴群体,网络舆论领袖成为线下舆论领袖在网络时空环境中的演变。网络舆论领袖从学生中产生,与学生有着天然的联系,其言论、观点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网络舆论领袖具有很强的隐匿性,要通过多种渠道仔细识别、深入挖掘,注重从学生干部中选拔,牢牢占据培育网络舆论领袖的主导权。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合理的辩证思维,使其成为构建健康网络空间的重要力量。引导网络舆论领袖做优秀网络文化的传播者,做自觉遵守网络言行规范的典型,积极参与网络热点的讨论交流,把青年学生团结在自己身边,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相统一。
(二)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质
列宁曾指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会他们习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其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
1.根据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要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教育过程中,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社会焦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方法和立场加以剖析,以帮助学生澄清世界观与方法论。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将之纳入大学生必修课程,探索实践化课程与多元化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倡导学生有效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观念。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理性每增加1个单位,其思想受网络舆论影响的程度就会下降0.0856个单位。要重视学生法律法规的日常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网络法律的认识与敬畏,自觉主动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断培养个人是非观,形成对网络舆情的辨别与判断能力,做到不盲从、不跟风,在源头上减少不良信息的侵入和发酵延伸。
2.在舆情处置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提倡赋予学生网络话语权,并不意味着教育者的话语权被剥夺或者退隐幕后,而仍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原则:一方面要保障学生的网络话语权,积极形成教育者的“话语优势”,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在保障学生话语权的同时,也要对存在政治问题或者可能引发消极负面影响的网络舆情敢于“亮剑”。抓住典型话题与典型案例,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认清网络言论的“红线”,自觉守住网络话语的“底线”,自觉构建思想上的“安全网”,自觉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加工解析网络信息。
(三)创新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环境对人具有巨大的塑造作用,创设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现代生活的基础设施,人们无法再回到互联网之前的生活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创新舆情管理机制,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1.构建合理的对话机制
与传统传播平台相比,网络平台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与开放性,这种现代文明的产物提升了信息传播的自由度。犹如硬币的两面,互联网也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因此,高校一定要通过现代网络安全技术来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通过实名制、防火墙技术等规范网络信息平台,还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舆情分析与管控能力。要培养具有搜集、分析、判断和整理网络舆情信息的专门人才,借助于现代技术对舆情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和预警处理,将网络舆情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高校要做好网络舆情危机预案和响应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信息素养和话语能力等业务水平,特别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加强他们与学生群体的联系,提升他们运用网络进行思政工作的能力,有效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
2.建立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
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要以健全的工作制度为保障,缺少制度的约束必然导致舆情的泛滥以及虚假、不良网络信息的滋生蔓延。一是要建立网络舆情管理预警机制。及时对舆情发展作出评价分析,掌握发展动向,对危机的走向进行分析研判,从源头上避免学生通过网络发布不良信息。二是要建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信息引导平台系统,打通“线上”“线下”的障碍和壁垒,打破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隔阂,实现信息联动循环机制。三是要建立网络舆情化解机制。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学生互动社区等网络平台,关注学生的合理诉求,及时收集学生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有效回应学生利益诉求。
3.培育过硬的专业队伍
以往高校在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中,暴露出来的响应滞后、矛盾激化、道德伦理困境等问题都让网络舆情应对陷入被动,究其根源主要是人才专业度不够。作为网络舆情多发频发的高校,要加强网络舆情平台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造就大量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和知悉网络舆情发展规律的专业人才。注重强化“把关人”意识,参照行为标准和规范,制定网络舆情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网络舆情环境及学生的网络语言、网络行为,增强学生自控力,减少不当行为发生。对学生中出现的舆论危机事件及时梳理分析,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变化,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效。
参考文献:
①岳鑫:《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 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2020年2月3日。
③刘艳、雷荣珍:《发挥高校新媒体平台网络思政育人功能探析》,《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4期。
④敬菊花、韩凯丽:《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的构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实现的视角》,《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第2期。
⑤荣燕:《论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教育探索》2014年第6期。
⑥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
⑦Stoner, J. A. F. , A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s Involving Risk[C].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MA,1961.
⑧〔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页。
⑨Choon-Ling Sia,Bernard C.Y.Tan& Kwok-Kee Wei.Group Polarization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Cues,Social Presence,and Anonymit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vol.13(1),2002: 70-90.
⑩〔法〕米歇爾·福柯:《性史》,黄勇民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第82页。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7页。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7页。
唐东升:《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9期。
潘伟泉、韦慧民:《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抑制和促进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3期。
孙伟:《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教育评论》2015年第2期。
(作者朱转云系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副研究员;史献芝系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