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浩然之气”再议

2023-05-31 13:03李青豪
今古文创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丈夫孟子

【摘要】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不凡的人生经历和教育经历使其形成了浩然之气的人格。通过对浩然之气的本体特征、修养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浩然之气具有至大至刚以及道义互相影响或渗透的特征,发现持志、知言、集义可以养气。通过对浩然之气人格体现进行分析,发现其在顺境和逆境中均有体现,顺境不忘乎所以,逆境不妄自菲薄。

【关键词】 孟子;浩然之气;义;大丈夫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3-007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3.024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政权割据、不和平的时代,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孟子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以孔子思想为依托,由此产生了浩然之气说。这种浩然之气的产生是由于其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的。孔子注重“德治”和“礼治”,而孟子更注重人的内心修养,所提出的“浩然之气”,是其思想的重要内容。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曾记载孟子学习孔子的思想以后,去游说齐宣王,但是齐宣王并没有采纳他的主张;同样到魏国,魏惠王也没有任用他,反而反对他的主张。当时,诸侯国都在进行变革变法,各诸侯王一致认为能攻打敌人、善于讨伐是一种贤能,而孟子的主张却与之不同。于是就回到家中与其弟子整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写成了《孟子》一书,一共7章。孟子之所以成为思想家,和他坎坷、不被重用的人生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进而为他“浩然之气”思想的形成打下基础。

一、“浩然之气”的本体特征

《论语》早在西汉就已成为国家意识形态认定的经典,而《孟子》由子升经是唐宋时期的事情,韩愈、王安石、朱熹对于这一“孟子升格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孟子》由子升经的第一步是确立孟子在儒家道统传授中的独特地位,在推动儒学传授的过程中,当属韩愈的作用最大。隋唐时期盛行佛教,致使儒学的地位下降,弱化了儒学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韩愈又作《原道》,用来捍卫儒学的地位,弱化佛教对儒学的影响。

《孟子》由子升经的第二步,王安石的功绩最大。因为王安石的鼎力推动,年轻的宋神宗先后将孟子封为邹国公、配食文宣王、配享孔子庙庭,孟子获得了亘古未有的至尊名分。这一行为对孟子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对孟子学说的传承起了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

《孟子》由子升经的第三步,朱熹的功劳最大。朱熹力挫宋代疑孟的风气,秉承二程尊孟的质朴文学风格旨趣,将《孟子》与《论语》《大学》 《中庸》合为《四书》。《孟子》由子升经的过程可以看出,《孟子》之思想经得起岁月的历练和历史的洗刷,其根源就在于孟子本人具有浩然正气的思想,与之相同,推进《孟子》升经的这些人也同样具有浩然正气。

在中国思想史上,气论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很久以前中国人就相信有一种气存在于天地之间,《国语》中曾记载:“夫天地之气,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此处表明,三川发生地震,是天地之气失去秩序的结果。从此以后,气的观念就更加的普遍了。譬如,“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世乱则礼慝而乐淫。”,从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看出,自然中确实存在着“气”,“气”衰则生物不遂,也就是说“气”不足,人和万物难以成功生长。

以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在孟子之前,关于“气”的研究已经有了雏形,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门派学说,以下是两种典型的学说:

第一是“望气占气说”。占云气、卜吉凶,是古代巫祝的主要工作,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预示战争的吉凶。这种学说提出的时间较早,当时人们对气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有些迷信。

第二是“二气感应说”。这种学说主要表现在《易传》中,《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犹言阴阳二气交感互应、两相亲和,恰似男女交往之时双方稳重克制,才可以彼此欢快欣悦,利于守持正固。这种学说虽然没有具体来说人的性格特征,但是已经和人联系在了一起,相比前一种学说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上面两种学说,各有特点,但是有一点是它们所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认为气都是一种自然之物,没有把气与“道德”联系在一起,这也为孟子“浩然之气”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在《孟子》中,公孙丑和孟子的对话不难看出孟子对“气”的理解不同于前人。公孙丑问:“敢问何为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非直言“浩然之气”的定义,只是说了“浩然之气”的特征:至大至刚和配义与道。

第一,“至大至刚”。“至大至刚”分为“至大”和“至刚”两层含义:“至大”就是最大,以至于正气充满天地,弥漫在宇宙间的上下四方,无边无际。其大也,则万事万物莫不可以有为;而“至刚”,则是坚韧无比,不屈不挠,最为刚强。其刚也,则凡富贵死生,利害祸福,皆不得而阻之。正如朱子曰:“至大初无限量,至刚不可阻挠”。气的特征,决定了气的形成需要正义的行为来作为支撑。

第二,“配义与道”。所谓“配义与道”,朱熹认为“浩然之气”是道与义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在积累的过程中,人不断进行自我修养,素养不断提升,最终能和“天地相配”,道法自然,达到一种天人合一、至高无上的境界。焦循认为:“当有心知其事之是非而不敢断者,气不足以配义也。亦有心能断其是非而身不敢行者,气不足以配道也。”,焦循认为“气”作用于“道”“义”,并為“道”“义”的产生奠定基础。在此,并没有将“道”“义”二者联系在一起。虽然焦、朱二人在“道”的定义上有不同主见,焦认为“道”是一种行为,朱认为“道”是一种“天理”,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是笔者认为二者均言之有理,“道”“义”二字当活看,只有有了正义的行为,才会形成符合天道的规律,二者互相作用、共同促进、相辅相成。此外,“浩然之气”的培养需要正直的心和正义的行动做条件。反之,浩然之气则馁也。

二“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

(一)持志养气

气是什么?《说文》:“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气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出现了种种无法解释的现象和状态,促使了宗教的出现,而祭祀就是宗教的主要活动。祭祀的过程中,需要供奉神灵,向神灵祈求平安。在那时,气指的就是自然之气、云雾之气。

“志”是“气”的源动力,“志”对“气”有把握其修养方向的引领作用,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是修养“浩然正气”的首要途径。持志养气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孟子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朱熹注:“人固当敬守其志,然亦不可不致养其气。盖其内外本末,交相培养。”可见在提高自身修养或者在进行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内在的志向是引擎,引领着人们的道德意志保持仁义之本,并且在此过程中不能滥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因为滥用思想会使大家的思想偏离正义。如果没有正确的志向做引导,必然会使大家走弯路、走歪路。如果仅仅“持志”而不养“浩然之气”,最终会使人丧失意志力。因此“志”和“气”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互为内外、互为本末的关系,只有在相互培养中才能共同进一步发展。

(二)知言养气

孟子从四个方面来阐明了知言的标准,即“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从这四个标准,可以将不好的言辞找到其不足,经过自己内心判断后,来防止自己的言语出现这些状况,要从心出发,言语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

要想分析各种各样的错误的言辞,就得透过话语表面来看到更深层的内心语言。可以看出,孟子的“知言”是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言论说辞的能力,还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去审视他人不符合道德规范言辞的原因所在,从而能够不被“诐”“淫”“邪”“遁”之辞所干扰。因此可以说,实际上“知言”是一种对他人的言辞进行道德评价的能力。

知言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势必会影响到“浩然之气”的修养。《周易·系辞传下》:“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可以看出,言语就是心性的外在体现,不同的言语可以表现出来人们各种不同的心理特征,也可以看出“知言”对于“浩然之气”的养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也提到过言辞的重要性,孔子可以说为人们如何做到“知言”提供了方法论,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践行的道路。虽然看似孟子没有将“知言”和“浩然之气”联系起来,但是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发现,孟子认为做到“知言”,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仁义”,只有心中有“仁义”,外化于行,才能够真正提高对“浩然之气”的修养。反之,做不到“知言”,修养“浩然之气”只是镜花水月。“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大雅·抑》),《诗经》里面的这句话通过举例的方式再次论证了言语的重要性,正如诗中所说,白色的玉上面有了斑点,尚可琢磨使其干净;言论一旦有了差错,是不可能挽回的。

(三)集义养气

焦循言:“义谓仁义,为立德之本也。”要修养“浩然之气”,义是必不可少的思想准则。儒家一开始就把“义”作为区分人格高低贵贱的一个标志,惟能正其心,乃能集其义,惟有集其义,乃能养浩然之气。可见,正心、集义、养气是一个过程,也是修养浩然之气的必经之路。孟子认为:“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可见“浩然之气”需要一件件善良的事情来得到充盈,并且每件事都要合乎正義。浩然之气并不是偶尔做一件具有正义的事情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不间断的正义之行。

孟子以一个比较真实的例子来阐释了正确的集义养气之方式,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可知在养成“浩然之气”的过程中,做事逆义理而行,如不及时改正,和每月偷一只鸡这种恶习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在养“浩然之气”的过程中,要心存正义,若作了非义之事,久而久之,会削弱浩然之气的力量,不做小的邪恶的事情,多做有正义的事情来养气。孟子认为养成浩然之气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心存“正义”,行有“义行”。

“浩然之气”的养成不仅要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和塑造健康的心理,还要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首先要定心,然后要会分辨不同言辞,此外,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多做正义之事。概括起来说就是要笃定志向、知言善辩、并且“不慊于心”地做正义的事情。

三、“浩然之气”的人格体现

孟子在各个诸侯国游说的时候,思想并没有得到各诸侯的采纳。一次次游说失败的过程,并没有动摇他内心坚定的信念,反而在不懈的努力中,他的思想逐渐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其“浩然正气”在其人格方面有体现,表现为“大丈夫人格”。

具体来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体现了孟子的人生观,广居指仁义,正位指礼法,大道就是正义。就是说,要做仁义之人,懂礼法,行正义。可见,仁、义、礼是“大丈夫人格”的核心内容。在《孟子·离娄上》章句中,他又言“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在这里,孟子并没有将礼作为很重要的准则,而是将仁、义看的更重要,可以看出,孟子更侧重于内心的修养,正如:“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在其顺境和逆境中均有展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可以看出,孟子的主要观点是在得志的时候,要和天下百姓共同做好事、做善事;如果不得志的时候,也要独善其身,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做正义且符合道义的事情。这说明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是具有普遍性、全面性的,不论是逆境抑或是顺境,其人格都能绽放光彩,这对人们当代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孟子认为“无非事者”,他认为人生无论发生的小事还是大事,都叫做事。他告诫人们,无论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都要专心致志,不急于求成,把做事当成修炼自己人格的一种方式,只有有这样认真的态度,才可最终修炼成大丈夫人格。

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顺境和逆境,这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虽然有些历史人物的起点可能不高,在成功之初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和不幸,但是他们知耻后勇,后来都成了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这些人经历不尽相似,但是他们都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自我警醒,这是一种高贵的人格。逆境是最能磨炼人的品性,也是最能体现人性之高贵的环境,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成就一番伟业之前都历经磨难,他们都经历过岁月的洗礼、绝望的挣扎和内心的折磨,也正是这些丰富的经历促成了他们“浩然之气”的养成。

四、结语

气养浩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民族、国家的一项事业。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大家更应该发扬孟子的精神,修养浩然之气,践行仁义之道路。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孟子的思想中更是多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今天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多多少少都离不开古人思想的引领,他们对我们生活、工作的影响是渗透在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从未中断,也没有任何文明能够像中华文明一样至今适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人物是最好的学习对象,人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份传统继承下去,传承下去,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参考文献:

[1]杨海文.《孟子》极简史:歷史、思想与读法[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0,(5):44-45.

[2]左丘明.国语·国语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3]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唐文治.孟子大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刘志军.孟子养浩然之气思想初探[D].河北大学,

2011.

[8]刘祎程.孟子“浩然之气”思想及其对构建当代理想人格的启示[D].安徽大学,2020.

作者简介:

李青豪,男,山东聊城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大丈夫孟子
王者颂
我们爱猜谜
磨刀不误砍柴工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大丈夫
手抓饭,真的大丈夫?
何为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