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会议对外报道如何出新出彩

2023-05-31 01:40:50杜国东章婷于守刚
对外传播 2023年5期
关键词:新闻价值对外传播

杜国东 章婷 于守刚

【内容提要】中国的会议新闻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对于传达方针政策以及使大众了解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外报道的重要信息来源。然而,中国会议报道长期以来存在写法死板、内容雷同、形式单一、针对性弱等顽疾。在对外报道中,应避免简单照搬国内会议报道方式,针对国外受众信息需求和接受习惯,改进会议报道的方式和方法,提升传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关键词】会议报道 对外传播 新闻价值

会议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对新近、正在或即将举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会议进行的报道,①是以各种政治性、专业性会议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②会议新闻是传达政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公众了解政党和政府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新的形勢动向的信息窗口。因此,会议报道常常受到政府、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这对于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具有重要国际传播意义。然而,中国的会议报道存在报道思路狭窄、报道内容单调、报道方式雷同等问题,一般采用报道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会议议题、领导讲话等固定模式。

内外有别是我国对外报道长期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世界上很多国家、地区和民族在语言思维、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与我国不同,他们彼此间本身也存在很多差异。因此,不能把对内宣传的内容和方法简单照搬到对外报道中。英中了解协会副会长、英国作家费里克斯·格林(Felix Greene)在谈到中国的对外传播时曾说过,从事对外宣传的每一个记者、翻译和编辑都应该在写字台上放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外国人不是中国人。”③会议的对外报道亟须针对国外受众信息需求,提炼新闻价值,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思路,改进报道方式,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一、提炼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对外报道的题材选择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受众对象,二是受众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明确了这两点,对外报道才能有的放矢,有所作为。新闻价值的大小由满足受众需求的程度而定,满足程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新闻价值的要素包括重要性、接近性、时新性、趣味性等,对外报道更是如此。长期以来,除介绍中国内政外交等重大决策和活动之外,中国的新闻多局限于会议新闻和成就报道两大类。会议新闻常常因为缺乏新意而令人厌烦,除因为数量太多的因素外,还因为在报道中往往重“会”轻“议”、重参加会议名单轻会议内容等。④相同的会议,对外报道记者往往需要比对内报道记者花费更多时间研究会议内容,找到新闻价值,要像矿工从沙子里筛选金子那样,过滤材料,找出适合对外报道的选题。一名好的记者要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会议活动中捕捉精华,把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呈现给受众,从“文山会海”中“拾贝”。对于从事会议对外报道的记者而言,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报道哪些内容、如何挖掘深度报道都是衡量从业人员新闻敏感性强弱的重要标志。

对于国内报道而言,经常会看到结构类似于“某会议活动在某时某地举办”的新闻标题,对外报道则需要转换思路,因为此类标题对于国外读者缺乏新意,也缺乏新闻价值。在英语对外报道中,会议本身不是新闻,只有会议中那些国外受众感兴趣、与他们相关的内容才是新闻。

2023年5月5日,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融学院,在港举办了主题为“战略竞争时代下的多边主义与全球化以及对亚洲的影响”高级别研讨会。多家中文主流媒体以《国际金融论坛在港举办研讨会》为标题对其进行了报道。《中国日报》相关报道标题则为“SAR committed to global cooperation”。该报道摘要部分强调香港将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化。新华社相关报道英文标题为“High-level meeting on multilateralism, globalization held in Hong Kong”,重点强调了会议主题,更好贴合了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接受方式。对外记者需要拓展会议新闻的报道思路,切勿把注意力集中在会议本身,把新闻淹没在程序性报道之中。这要求记者提前做足功课,具有一定知识积累,同时加强报道策划,研究不同议题,提炼有新闻价值的发言和观点,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判断力。

二、贴近受众需求

对外报道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传播活动,想要取得良好传播效果,需要提高受众意识,研究受众心理,有针对性地提供内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国外受众情况各异,对外报道应采取不同对策,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找准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交汇点,搭建中外友好交流、增信释惑的桥梁。中国的两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举世瞩目,对外报道记者需要特别注意提炼和国外受众利益相关的内容,如公共政策、经济规划、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外事动向等方面政策发布,吸引国外受众关注,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在对外传播中,要坚持贴近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以现代化和国际通用手段创新对外传播方式,实现有效传播。

2023年1月11日,由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的第16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湾仔会展中心揭幕,这是2023年香港首个大型商贸交流论坛,逾7000人线上线下参与。国内媒体大部分标题为“第16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开幕”。《中国日报》相关报道标题为“Forum shares expectations for economic recovery”。新华网英文报道标题为“Forum in Hong Kong highlights coope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好的标题意味着新闻稿件成功了一半。这两个英文标题一个聚焦全球经济复苏,另一个侧重国际经济合作,与国外受众,尤其是亚洲受众利益息息相关,也更加鲜活,更加具有概括力,容易引起他们兴趣。

有效传播除了要求对外报道所反应的客观事实本身具有新闻价值,还要求所提供的信息能够为国外受众所理解和接受,符合他们的信息接受习惯和话语表达方式,做好中国内容的国际表达。因此,在对外报道时,国内新闻中一些常见冗词需要根据英文表达习惯变通处理。一些强化语和形容词宜略去不译,如果一味译出,往往不合逻辑,词不达意。例如,对外报道中“胜利召开”和“圆满结束”不可译成“convene victoriously”和“conclude with complete success”。如果译成这样,英语读者会认为会议之前遭遇很多阻碍,好不容易才开成,译为“convene”和“conclude”或“open”和“end”足矣。那些意义自明的修饰词只需译出整个词组的核心意义即可,而不必苛求字字对应。否则,还有可能产生相反的交际效果,削弱译文的表达力度,甚至影响国家形象。⑤

三、创新传播方式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加各语种媒体和节目数量,但是仍然未形成同我国整体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由于西方媒体长期的刻板印象和意识形态偏见,国际受众对我国媒体大多持不信任态度。对受西方价值体系主导的受众来说,中国官方媒体常被视为政府的喉舌和强加于人的宣传。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亟须加强和丰富我国对外传播的主体,让更多外国面孔加入中国故事“合唱团”,形成对外传播“复调”。⑥随着国际传播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国主流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挖掘、用好外籍媒体人才,充分发挥其在国际传播中的特殊作用,增强其对关键人群的影响力。我国对外传播媒体聘请大量外籍记者和编辑,他们熟悉中国的真实情况,以“他者”视角,把中国故事用国外受众容易理解的语言和逻辑呈现出来。外籍人士借助西方媒体人的文化和专业视角,容易跳出国内外宣媒体“自说自话”的圈子,接受度和可信度都具有天然优势。

2023年两会期间,中国日报社新时代斯诺工作室(Edgar Snow Newsroom)推出“围炉漫话”两会特别节目,由中国日报社外籍主持人石花姐(Stephanie Stone)、瑞恩(Ryan Usher)和中国学者,以轻松活泼的饮茶聊天方式,共话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在节目里,外籍主持人把中国比作一辆行驶中的巴士,或者一列高铁,乘客都同意要去哪里,因为大家目的明确,都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而反观美国则像一辆停在路边的破旧巴士,大家无法达成统一的方向,这一比喻引起很多受众共鸣。无独有偶,新华社外籍记者今年两会期间推出“新华社记者说”(China Special)栏目,由沙米姆·扎卡里亚(印度)、李柯(美国)和山姆·达科特(英国)对两会议题进行报道,以外国人视角观察两会对中国以及世界的特殊意义,为国外受众解答中国两会为何如此重要。对于国外受众来说,外籍记者的出现有效避免了外在形象的差异,减少了中西话语的隔阂,提升了对外传播的效果。

四、注重平衡报道

长期以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媒体报道的基本方针。但“以正面宣传为主”并不等同于“报喜不报忧”。由于中外新闻理念、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及国家立场等方面差异,对外报道中一味正面表述并不一定得到正面理解,甚至经常在西方舆论场遭到反面解读,凸显出我国对外传播的短板。改变重内容轻形式、重目的轻手段的外宣方式已经迫在眉睫。中国新闻社首任社长金仲华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最好的宣传,使人看不出是在宣传;看得出是在宣传的,是最不好的宣传。”⑦国际传播并不等于自我表扬,作为处于巨大社会变革的发展中国家,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正如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主持人罗伯特·库恩博士所言:“故事怎样讲很重要,并不一定要完美才好看,有问题、争议和矛盾,就有话题,反而会更吸引人。”⑧

过去我国的对外报道口径经常千篇一律,缺少变通,充斥空洞乏味的概念化语言。例如,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掌声没有不“热烈”的,贯彻没有不“坚决”的,成绩没有不“巨大”的。⑨这样的文风不宜强加于西方读者,这会与西方的阅读习惯格格不入,强行灌输只会造成文化上的剧烈冲击,破坏和干扰文本意欲达到的交际功能和社会效应,得不偿失。⑩正如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编码与解码理论所指出,意义不是传送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受众可能因为陌生或刻板印象产生解读偏差,还可能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背景,在理解原本编码意义的基础上,主观选择对抗性的解释、理解与整合。11国内媒体慣用形容词和修饰语的表述方式使语言失去了新鲜感和应有的力量,也丧失了报道的客观性。会议对外报道如果沿用对内报道方式,极易引起国外受众的排斥,传播有效性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实现平衡报道需要做好议程设置,进行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从会议中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尤其是对新闻发布会而言,会后下苦功,找到新闻背后的逻辑和复杂性非常重要。例如,笔者在《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撰写一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英文稿件。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介绍了政策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工作目标、组织实施等比较宏观的内容。会后笔者做了大量调研及采访,撰写了深度报道,把城乡教育经费差异、农村撤点并校带来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乡村代课教师困境等做了详细分析,把一整幅乡村教育图景呈现给西方受众,取得了较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再如,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相关报道中,除肯定扶贫工作巨大成绩外,也点出了今后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以及化解因疫因病因灾等返贫致贫风险隐患等。平衡报道有助于淡化宣传意味,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五、慎用华丽词藻

国内媒体在重大活动、重要赛事、重要节日等庄严喜庆场合,以及报道感人事迹时经常使用华丽、抒情的文体来烘托气氛,以期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在对外报道中,由于文化差异、阅读习惯等不同,华丽辞藻一般很难达到传播效果,甚至可能引起反感,让人觉得内容夸大其词、有失真实性。英文新闻报道注重简洁,以事实为基础,所以在对外报道中需要适时改变思路,充分考虑内外有别的原则,避免华而不实的内容。事实是新闻的生命,对外报道收集和传播事实,引导受众接受传达的信息是基本使命,套用国内读者的阅读心理,显然是行不通的。对外新闻的文风宜准确、朴实,避免过多使用形容词、副词等,空洞无物的“美文”(fine writing)应该慎用、少用、不用。美国著名编辑斯坦利·沃克(Stanley Walker)认为,新闻写作应该“不要使用形容词,要多考虑采用生动有力的动词”(avoid adjectives and search for the little verbs that bounce and lead and swim and cut)。12“准确具体的语言可以造成读者身临其境的五官感受刺激,使读者如听其音、如嗅其气、如见其形、如触其物、如赏其味。”13英语对外报道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信息,实事求是,结论留给受众自己去得出。

《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10月31日出版的《迈上新征程》封面报道大摘要为:“10月23日,刚刚在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体亮相,同采访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人民大会堂三层金色大厅,华灯璀璨、气氛热烈,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格外醒目,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熠熠生辉。大厅两侧墙壁上,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黄河,母亲河》交相辉映,描绘出华夏神州江山壮丽的雄浑景象,彰显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恢弘气象。”这一段描写用词华丽、对仗工整、抑扬顿挫、气势磅礴,形象烘托了二十大盛会的喜庆场景,在中文语境里非常合适,令人感同身受。但英文表达重写实、重理性、重逻辑,在相关对外报道中,为了突出最重要的新闻要素,要把一些场面描写通通省略掉。因此、英文编译为:Xi Jinping,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led the other members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20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meeting the press Sunday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编译后的英文符合国外受众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淡化了宣传色彩,也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结语

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属于重大时政报道范畴,具有时间相对集中、规模大、信息量大、政策性和时效性强等特点。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曾说:“一般性的报道好比是一颗颗闪光的珍珠,而重大会议报道则向一根金链,可以把分散的珍珠串成令人眼花缭乱的瑰宝。”14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重要会议受到全球关注,对宣介我国政策、答疑释惑等具有重要作用。而过去那种重“会”轻“议”,重视程式化报道而忽视受众需求的报道方式越来越不合时宜,新闻报道思维与新闻报道策略需要进行创新,提高对外报道的有效性和亲和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杜国东系《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副主编;章婷系中国日报社评论部编辑;于守刚系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年,第52-53页。

②童兵、陈绚主编:《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第307-308页。

③汪仁霖:《谈谈对外新闻写作》,《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刘洪潮主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④童之侠:《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⑤张健:《新时代对外宣传与翻译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2年,第328页。

⑥杜国东:《试析如何发挥洋网红在中国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国际传播》2019年第6期,第67-77页。

⑦戴梦岚:《中新社首任社长金仲华:70年前提出的新闻理念就很“潮”》,庖丁解news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HO9mTtLqmG8nUF1WBx5XfA,2021年3月31日。

⑧邹瑞玥:“直面真实社会问题 《中国面临的挑战》海外热播”,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1-22/6996674.shtml,2015年1月22日。

⑨胡兴文、张健:《外宣编译中的受众意识》,《编辑之友》2012年第7期,第38-40页。

⑩胡芳毅、贾文波:《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上海翻译》2010年第1期,第23-28页。

11刘建华:《论文化差异影响传媒走出去的七大机理》,《学术探索》2014年第12期,第76-83頁。

12张健:《英语新闻业务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17页。

13端木义万:《传媒英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14金玉梦主编:《专业新闻报道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责编:荆江

猜你喜欢
新闻价值对外传播
新闻人要做好社会的“瞭望者”
人民论坛(2017年3期)2017-02-20 18:35:04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今传媒(2016年12期)2017-01-09 08:29:19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中国记者(2016年4期)2016-12-20 09:54:37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江淮论坛(2016年6期)2016-12-15 14:02:53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29:14
策展新闻视角下的中美新闻APP比较研究
新闻界(2016年12期)2016-11-08 21:53:55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接地气”
新闻世界(2016年7期)2016-08-23 08: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