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产业发展机遇 构建匹配应用场景

2023-05-30 10:48:04余典范
上海经济 2023年2期
关键词:集群重点

余典范

与其他产业一样,对于未来产业认识也可以从技术、产品和产业化三个相互衔接的产业的底层逻辑来理解。作为新兴产业,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目前还处于技术的蓬勃发展期,有些可能正处于市场待发现的萌芽期。此时,技术的发现机制就很重要,不仅需要关注未来科技的自身推动因素,也要着眼于市场的需求拉动作用;不仅需要关注未来技术对产业和经济的影响,也要关注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如对环境的影响等;未来技术不仅是面向未来,而且要主动通过技术选择塑造未来。当新兴技术在转化为产品过程中,可行性的验证场景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就需要创新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和科研院所给予验证的服务支持,助力未来技术的产品能穿越创新的死亡峡谷。当未来技术和产品不断成熟时,超级规模的市场应用场景是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终极一跳,最近火遍全球的ChatGPT就是因为其拥有庞大的多领域应用场景才受到各界的热捧。因此,把握未来技术的演进方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未来产品落地、保障未来产业规模化的应用场景是催生未来产业出现、发展壮大的基本逻辑。

第一,从未来产业演进方向看,尽管对于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未来产业有不同的界定,但其内生于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协同发展中。主要集中于智能化、低碳化、健康领域。智能化技术体现在半导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量子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超智能社会、机器人、先进计算技术、数字经济、脑神经信息、人机交互、网络安全、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智慧城市等领域;低碳化体现在新能源、生物能源、绿色交通、氢能、低碳工业、低成本核能等领域;健康体现在未来医学、生物医药、未来医院、生物信息学、疫苗研发、精准医疗、老龄化、健康食物等领域。上述技术不仅内生于技术升级,而且代表着未来需求的方向。从未来产业的业态形成看,其主要壮大于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智能网联汽车、星际互联等新业态,其未来做大做强的源泉还在于赋能传统产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因此,未来产业今后更有可能形成互相关联的未来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相互渗透、赋能。基于上述技术范畴,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主要有元宇宙产业集群、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美好生活产业集群。元宇宙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基础技术、根技术,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网络安全领域、智能网联汽车、工业和服务机器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交互、服务器、软件等智能终端。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主要包括绿色交通、低碳工业、清洁能源技术、低碳脱碳技术、动力电池的高效拆解、再生利用、氢能技术研发和商业化、低成本核能等。美好生活产业集群包括基因与细胞技术、智慧医疗、智能健康、疫苗研发、未来医院、健康食物、高端医疗器械等。

第二,未来产业具有“四高”的特点,即高不确定性、高关联性、高研发投入和超级市场应用,针对这些特点,在发展未来产业时需要超前布局、走融合发展之路,需要社会大规模融资的支持,需要超级应用场景的支撑。未来产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研发模式、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非线性、突变性概率增加,亟需新的组织方式来匹配。因此,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时,应提前发力,靠前发力;评判标准上在传统税收、规模、盈利、资质的基础上,更应注重业态、估值、潜力与团队的遴选标准;前瞻性方面应注重和传统重点产业相结合,在技术与产业融合的“灰色创新地带”实现突破。

第三,从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来看,传统的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应这些领域的发展,如果还是以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则其前沿性、创新性、市场化的诉求依然无法满足。因此,首先,可以成立专门机构,创新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未来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在此方面,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之举可供借鉴,如在管理机制上,以项目制推进技术研发,项目官员从学术界或产业界“借调”过来的,不进入公务员系列,因此,不存在一般政府机构内普遍存在着的等级森严的决策体制,提高了執行效率,而这恰恰是当前制约我们一些新型创新机构发展较大的障碍。同时,通过项目经理人的方式来实施选技术、选团队。其次,政府更多加强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对于孕育未来技术和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尤甚,政府可以搭建平台、通过创新券的方式让这些企业方便、低成本使用创新基础设施。强化人才培养特别是增加基础教育的厚度、支持员工培训等。减少对未来产业的监管,鼓励多条技术路线的探索,避免技术的代际锁定。三是创新考评机制,适当考虑未来技术和产业的战略性回报。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大规模的市场应用是未来产业重要的特征,而基础研究动力不足和产业化支撑不够则是导致未来技术引领不够和未来产业市场价值外溢突出的症结所在。因此,首先需要将产业的收益与技术开发相衔接,以保障技术的投资获得持久动力。在基础研究支持上,确保财政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的比例。同时,推行技术的“全生命周期”转化,从技术研发阶段就开始将每个环节的技术转化纳入进去,将转化要求贯穿始终,这样才能激发社会资金介入的动力。在战略性前沿领域,需要资本的长期坚守、需要有耐心的资本。对投资财务收益短期化的追求容易导致泡沫化的快钱滋生,而未来产业往往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其收益除了财务收益外,更多可能体现在对其他技术和产业的“战略性的溢出”上。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在一般财务回报外,加入未来产业的“溢出收益”,提升这类产业真实的投资回报率,降低投资者的财务回报压力。

第四,政府可以灵活运用产业立法和产业政策来保证未来产业发展,其重点不是规制未来产业、重点应保障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发挥其广泛的创新溢出效应。选择带有基础研究或普适性未来技术进行重点立法保障。借鉴美国支持的普适性技术研究,对于重点的基础性技术、技术平台的建设给予立法保障。在产业立法过程中重点关注中小企业,未来产业突破的重点在于一些科创类的中小企业,应发挥立法调节市场结构的基本功能,保障创新主体的发展。同时,当前的产业立法也应该在应对国际制裁上利于维护未来产业和企业的正当发展权益。对个别国家施加于我国相关未来产业或企业的歧视性限制措施进行法律效力否定和违法责任确立;以立法方式对受到不公平对待的重点产业及企业提供相应扶持如政府优先采购、创新补贴等。同时,对处于不同产业生命周期的未来产业,立法的重点也应有所差异。在产业初创期,立法重点给予更多的鼓励与保护;在产业发展期,重点放在产业竞争法,以竞争导向促进产业内公平竞争、促进技术进步、维护市场环境;在产业成熟阶段,以结构优化、促进产业集群等为重点,保持产业的变革与创新能力。

第五,建立灵活多元的投入机制,保障未来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场景。由于未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意味着在推动未来产业时需要多元资金、多主体共同投入资源参与。由于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前期研发风险与后期产业化风险较高,社会资金不愿投是普遍现象。此时,就需要政府更多地在技术研发的前端给予创新研发支持,同时可以适当引导社会捐赠支持前沿技术的研发。当未来技术在中试以及产品化阶段时,引导、鼓励社会上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银行信贷等加持,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利益、风险分担机制。特别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前沿企业上市支持力度,扩大拟新兴产业领域上市企业培育库规模,开展分级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积极支持企业在海内外的上市,畅通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在后端的产业化上,政府可以给予更多应用场景的支持。未来技术非常需要早期的验证场景来加速实现0到1的突破,政府首先可以在验证场景上支持大企业、大平台提供技术验证场景;通过推出融合试验场景,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打造中试基地和验证平台,推动未来产业加速孵化。通过发布综合推广场景,以大规模示范未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加速应用迭代与产业化。

猜你喜欢
集群重点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重点推荐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40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今日重庆(2017年2期)2017-03-04 01:59:12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对构建智慧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0
中华医学会医学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出版与印刷(2016年3期)2016-02-02 01:20:10
重点报道
中国火炬(2015年4期)2015-07-31 17:39:29
重点报道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