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

2023-05-30 13:32吴佳雯李效东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美好生活共同富裕

吴佳雯 李效东

[摘要]摆脱精神贫困,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理论逻辑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文明对精神生活向往的思想承续;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百年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从实践逻辑看,实现人民精神共同富裕应该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精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耦合和构筑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向前迈进。

[关键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美好生活;逻辑理路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3)04-0038-06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初心坚守和使命担当,是百年大党对亿万人民的庄严承诺。进入新时代,经济保持高质量发展,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与此同时,人民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精神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24。这表明,我们孜孜以求的共同富裕是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的富裕,是“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相对于“精神生活贫困”的概念而言的,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侧重于强调人民(个体)在精神文化层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人民追求思想道德、文化生活、自我价值和理想情操的过程中创造精神产品、相对平等公平地获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参与享受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深刻把握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对于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保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屹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旨归,深刻表明了对精神生活的强烈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念为内在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内蕴着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深入探究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有助于全面理解共同富裕思想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一贯追求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精神共富”的概念进行明确规定或作集中阐释,但他们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在他们描绘的未来生活愿景中内含着“精神富裕”“精神需要”之意。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个体的需要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3]。马克思认为,一个人产生了吃穿住行的基本生存需要,就会去进行必要的社会生产活动,在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人也获得了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的提升,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但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当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条件发生变化时,人的需要也随之变化。在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证后,人们开始探索更深层次、更多样化的需要,如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声誉需要等。由此推动自身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持续突破自我,各种能力和才华得到激发,不断实现自我发展的螺旋式上升,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满足物质需要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这是对物质生活的基础性作用的最好概括,指明了物质生活为精神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实现物质生活的自由,对于推动社会生活安定、政治生活和谐和精神生活富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实现精神富裕的本质规定。恩格斯指出,在理想社会中,不仅要使人过上富裕的生活,还要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倘若一个人只在物质层面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缺乏在精神层面的活动,那么他只能是“片面的、抽象的人”,他的发展也是畸形的、苍白的、虚无缥缈的。这些论断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人们精神领域的发展,他们在“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精神富裕”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对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是既包括物质维度又包括精神维度的富裕。

(二)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承续

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始终将坚持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重视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毛泽东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要将经济文化落后的新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国家”[5]。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邓小平强调,我们不仅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還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6]。在物质生产力得到解放时,也要注重精神生产力的解放,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江泽民也强调:“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7]这表明,如果忽视精神建设,尤其是意识形态建设,我们就会淡化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的信仰,整个社会将会陷入精神空虚、思想混乱中,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胡锦涛指出,我们不仅要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还要重视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坚持物质富裕是共同富裕之基,精神富裕是共同富裕之魂。这一时期,我们党主要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强调关注人民精神领域的重要性,还没有出现“精神文明生活共同富裕”这一用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论断,强调既要让人民“富口袋”,又要使人民“富脑袋”。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继续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着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富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书写全民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篇章。

(三)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内蕴人民对精神生活富裕的美好向往

纵观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无论是历史上的古罗马帝国还是曾经的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当他们达到鼎盛时代后,社会物质发展和精神发展发生分离,人们深陷规则失范、价值迷途的精神危机中,造成社会意识形态摇摆、思想动荡不安,最终走向分裂和消亡的道路。历史同样昭示,一个民族的兴盛发达,无不以民族精神的自立自强和民族文明的觉醒为先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民、裕民的思想源远流长。先秦儒家主张在百姓生活达到满足生存要求后要更加注重道德和礼乐等方面的培养。孔子在回答子贡关于如何评价人富有但不傲慢自大时说道,“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8]。贫穷但仍然乐衷于对自我道德完善,人在富贵中却仍然讲礼节,在孔子看来,不论贫富,对高尚精神的追求更难能可贵。孟子提出“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依照心思礼义而行动的人,一定可以成为大人;依从耳、目、四肢等感官而行动的人,必为小人。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提出百姓粮仓充实后方能知道讲礼节,衣食不愁后方能知道谈荣誉和耻辱。一个民族、一种文明要想经久不衰、兴旺不败,无不需要兼容并蓄、不懈进取的伟大民族精神支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精神在新时代对人们仍有激励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中铸就的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疫精神等,在今天,早已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万千中华儿女披荆斩棘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一言以蔽之,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进程中,人们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理想的殷殷期待。

二、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来对实现共富梦的孜孜以求,形成了薪火相傳的“富裕观”。纵观百年历程,中华民族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体现在对美好精神家园的向往,但在不同阶段又具有各自独特内容,其发展进程与党百年历史轨迹相契合,呈现出“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性特征。

(一)“站起来”:社会主义人民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是发展生产力。从1952年到1978年,我国工业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11.2%,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6.1%,新中国自行制造了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自主设计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顺利通车,建成了较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精神生活的破旧立新提供了基本物质前提。二是提升文化素养。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强调“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人民精神贫困的现实,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旧文化进行坚决斗争,建立起“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并在全国开展识字扫盲运动,推广普通话、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等举措,使人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三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阐明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汲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极大地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的涌现和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供给养。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成效显著,截止到1966年,全国有公共图书馆523个、博物馆193个,中国的文盲率由新中国成立前的80%降至1982年的22.81%,高校毕业生累计达到139.2万人。中华民族从西方的欺凌中醒过来,打破了“东亚病夫”的称号,封建的、腐朽的旧思想文化体系被推倒,代替它的是崭新的“人民文化”,中国人民实现了“文化翻身”,实现了第一次“精神飞跃”。从此,“一盘散沙”的新中国在精神上“站起来”了。

(二)“富起来”:社会主义精神富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家的发展目标由“站起来”向“富起来”迈进。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中国经济实现腾飞,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从1990美元上升至5680美元,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富裕水平,人民在经济上“富起来”了。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随之增加。邓小平指出,精神富裕和物质富裕都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要将精神生活与国家改革开放协同推进。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力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同时,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正气,树立起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承续了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10]。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先后提出“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创新成果,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对文化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由1218个发展至2791个,截止到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这一时期,文化作品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人民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精神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此,人民在精神上“富起来”了,实现了精神上的“飞跃”。

(三)“强起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面对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万美元,高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中国迈入“强起来”的发展阶段。

纵观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一个国家要想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它不仅要有强大的国防经济实力、科技力量等硬指标,也要具备理想信念、思想文化、道德纪律等强劲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思想发展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并多次强调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性。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统筹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力求在物质与精神建设上实现两强并举,推动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万亿元,占GDP2.75%;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达到2.39万亿元;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45亿元。繁荣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持续创造使人民群众称赞的优秀文化作品,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证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新征程上,人民踏上了在精神上“强起来”的崭新道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高层次向往,成为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动力。

三、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伟大实践的过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要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物质和精神的合理张力,构建起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共同富裕事业创造新的辉煌。

(一)文明赓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古代社会,流传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是中华民族在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各族人民提供精神给养,满足人民精神层面的需要,使全社会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得以提升。首先,要加强国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中蕴含着深层次、持久性的能量,我们必须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精髓,明确其教育内容,尤其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用传统文化教育擦亮青年一代的精神底色对于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于其现代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的变化,赋予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坚持守正创新,创造出让人民满意、人民共享的优秀文化成果。最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致力于解决挨打、挨饿的问题,当前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解决好“挨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2]45,在世界上更加生动形象地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使我们在追求“共富梦”的现代化道路上更有底气。

(二)价值引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信仰,凝结了在接续奋斗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追求。进入新时代,各种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扑面而来,历史虚无主义、国强必霸论、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成效。基于此,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領作用,揭露西方话语体系的伪善本质,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防线。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者在创作时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中心位置,文化产品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利用智能媒体、人工智能等新型传播方式,抓住与人民群众思想和情感的共鸣点,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精神需求,推动人民自觉建设真善美的精神家园。其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发挥先进榜样引领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去,树立起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在社会上树立起先进榜样人物形象,为人民提供精神力量,坚决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大众化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仅仅作为24个字停留在理论上,必须做到通俗化、大众化,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使普通百姓也可以理解并运用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

(三)合理张力:保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耦合

物质共富和精神共富是共同富裕的一体两面,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不可机械地将两者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更不能将其割裂开来。一方面,坚持物质共富为精神共富提供必要条件。从人类历史发展总体性过程来看,物质富裕为精神富足创造条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精神生活才具备相应的条件得以展开。人的精神生活的富足,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但这不意味着精神生活完全依附于物质生活的发展,在物质生活贫瘠时,有时会反过来激发起人们的精神力量,促使人们用奋斗的精神发展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坚持精神共富为物质共富提供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基础,但如果一味地只看重经济社会的发展,忽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构建,则会陷入“见物不见人”的泥潭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富梦”,既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补足发展短板和挖掘发展潜力的统一,增强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又要将物质生产的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精神享受,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就是推动物质共富与精神共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不能将二者僵硬地割裂开来考虑,也不能先发展前者再发展后者。只有推动二者协调发展、一手抓物质一手抓精神,坚持全面和重点的统一,才能最终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文化生态:构筑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层面的基本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的运作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坚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文化基础。我们要始终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出发,创造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文化作品。坚持构筑高品质、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要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明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方向,又要着眼于满足美好生活的“供给”,正确检视和评价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质量。二是坚持文化惠民,把优秀文化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建设文化阵地,扎实推进人文唯美、开放共享、绿色生态、科技智慧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综合性文化场所的建立,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良好的城市文化生态。三是扩大公共文化的服务范围,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新动能。抓住网络安全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营造风清气正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四是坚持深化改革,盘活公共文化资源。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着投入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均和资源浪费等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发挥好公共资源的效能。为此,必须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行改革,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培养专门人才,建立文化运营团队,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同时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将创新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

参考文献:

[1]習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2.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9.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2-623.

[10]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73-474.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

责任编辑:王玉倩

版权声明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 CNKI 系统数据库、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维普网、龙源期刊网、超星域出版平台等全文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美好生活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现代室内设计的几点思考
诗歌的无用之用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农村留守老人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