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中和节,进书献种上春服

2023-05-30 10:48叶飞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3年2期
关键词:唐德宗习俗

叶飞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二月二,龙抬头”。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春龙节,传说这天是龙抬头的日子。人们庆祝这个节日是为了敬龙神祈雨来保佑丰收。但你很可能不知道,“二月二”的前一天,也就是二月初一,也有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中和节。

中和节发源并兴盛于唐朝,虽然在历史上影响力远远不及春节、上元、七夕、中秋等节日,但它也有独特而丰富的节日习俗。这个中和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它又是如何在唐朝“横空出世”的?让我们前去唐朝一探究竟!

从晦节到中和节

中和节是唐德宗时期确立的一个法定节日,它跟“晦节”有非常重要的联系,是在晦节的基础上产生的。

“晦”这个字的本意是昏暗不明。因为每到农历月末时,月亮看起来隐晦不明,所以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被称为“晦日”。正月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正月的晦日,即“初晦”,也格外引人重视。人们就把正月的“晦日”当成一个重要节日,称之为“晦日”或“晦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关于这个节日的记载。南朝梁人宗懔(lǐn)编撰的记录中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就明确记载道:“元旦至于月晦,并为酣聚饮食。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行乐饮酒。按每月皆有弦、望、晦、朔,以正月初年,时俗重之,以为节也。”由此可见,在正月的晦日,人们会出游宴饮,开展一系列节日庆祝活动。

到了唐朝,这个节日就更受重视了。唐德宗在贞元四年(公元788年)下诏,使晦节正式成为唐朝官方规定的一个节日。关于晦日的唐诗非常多,如杜审言的《晦日宴游》:“日晦随蓂(míng)荚,春情著杏花。解绅宜就水,张幕会连沙。歌管风轻度,池台半日斜。更看金谷骑,争向石崇家。”还有严维的《晦日宴游》:“晦日湔(jiān)裾俗,春楼致酒时。出山还已醉,谢客旧能诗。溪柳薰晴浅,岩花待闰迟。 为邦久无事,比屋自熙熙。”诗圣杜甫也有诗《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云:“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野畦连蛱蝶,江槛俯鸳鸯。”这些诗歌都描写了人们在晦日春游的景象,或宴饮,或泛舟,显示出当时人们过节热闹的场景。

人们除了在晦日宴饮、泛舟外,还要进行一项重要的活动——送穷,这也是为了在辞旧迎新之际辟邪祛厄。这项活动在唐诗中仍有体现,例如姚合所作的《晦日送穷》:“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沥酒就是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祈愿,是当时送穷的一种习俗。从“无人不送穷”可以看出这项活动在唐朝是多么流行。这送穷活动后来并没有因为晦日的废除而终止,而是开始向正月其他时间转移,比如我们现在也能见到的“正月初五,破五迎财神”,这种明清时期形成的习俗是唐朝晦日送穷习俗的转移和传承。在日本,他们把公历12月31日的除夕日称作“大晦日”,还有在这一天进行大扫除的传统,这很可能就是受中国晦节文化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关于晦节的介绍,那它和中和节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之前说“晦”这个字表示昏暗不明,唐德宗认为以“晦”作为节日的名称透露着不祥之意。唐德宗对他的大臣们说:“三月有上巳(sì)节、九月有重阳节,上巳节和寒食节在时间上又很接近。到了二月,天气正是由寒转暖的时候,万物复苏,民间百姓开始准备农事,整个二月却没有一个节日。而晦节作为一个节日又显得不吉利,我打算在二月设置一个节日。”唐德宗询问宰相李泌的意见,李泌非常认同唐德宗的想法,他向唐德宗建议道:“二月十五日之后虽是花时,但是既与寒食节相近,又靠近晦日,以‘晦为节日的名称确实不太妥当。二月一日正是桃李花开时,不如就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吧!” 唐德宗听了李泌的这番话十分高兴,采纳了他的意见,于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下诏宣布:从今以后,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来替代正月最后一天的晦节,官员在这一天都可以休假。就这样,中和节成为唐朝的一个新兴节日。

中和节的节俗

“中和节”这个名称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祖先自古就崇尚“中”“和”。“中”有中正、光明(日至正中而明亮)、不偏不倚之意;“和”有平和、和谐之意。古籍《太平经》曾说“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意思是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才能共生共长。“中和”二字所表达的正是天人合一,阴阳持中,万物共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唐德宗执政时,唐朝开始出现复兴的景象,他本人是一个胸有宏志的君王,所以将晦节改为中和节寄托了他对国家中和、复兴局面的期盼。唐德宗还特别下令将中和节、上巳节和重阳节合称为“三令节”。

中和节是在晦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传承了部分晦节的习俗,另外还有创新。李泌除了提议更改节日名称外,还设计出“进农书”“献生子”“上春服”“赠裁度”“祭句芒”“酿春酒”等一系列节日活动。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进农书”是指在中和节当天,文武百官会为皇帝献上农书,以表示重视农业生产,司农还会献上粟、黍等农作物的种子。在民间,百姓会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赠送亲友,这就是“献生子”的节俗。

中和节节俗的官方规定中有“王公戚里上春服”的记载。“上春服”就是王公大臣们向皇帝奉上新的春衣,表示新年新气象,祈求国家开创新局面;反之皇帝也会给臣子们“赐春衣”。除此之外,皇帝还会赐给大臣们戚里尺(一种尺子),称之“赠裁度”。尺子的作用是度量长短,象征着标准。皇帝赐尺就是警示臣子们要忠正、耿直,希望他们能按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能向皇帝进言施政的得失。《谢敕书赐春衣并尺表》《谢赐春衣及牙尺表》等古文都是皇帝在中和节赐衣、赐尺的明证。早在汉代,《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说度、量、衡讲究公平准确。古人根据星象推断出仲春二月正是昼夜平分之时,因而将中和节引申出度量公平的意思。在民间,百姓们也会相互赠送尺子,祝福对方像尺一样正直。

句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管农业生产之神,也是木神、春神,传说他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古人认为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神树上升起,神树扶桑和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就归句芒管理。因为句芒主管农业生产,所以他在中国古代的地位非常高,人们在中和节祭拜句芒就是为了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在中和节这一天会用粮食酿酒来祭祀句芒,这酒也被称作“中和酒”或“宜春酒”。人们只有在粮食获得丰收的情况下才会用余粮酿酒,所以酿制和祭献中和酒也是人们对于新一年粮食丰收的美好希望。

在唐朝,中和节时京城长安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宴会歌舞不断,皇帝设置的“中和宴”上还有专门的中和乐舞。地方上的节庆盛况也丝毫不逊色,歌舞、杂技等表演众多,热闹非凡。唐德宗时期可谓中和节最为兴盛的时代。宋朝时中和节仍然存在,但节日的熱闹程度却与唐朝时相去甚远。到了明清时期,中和节的节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祭句芒演化成祭太阳神,百姓用江米制成太阳糕去祭祀太阳神。这太阳糕上印有太阳和乌鸦图案,有的上面还印有小鸡。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神话里,太阳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说日》中写道:“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古人把月海想象成玉兔、蟾蜍的样子,是不是也把太阳黑子想象成了这黑色乌鸦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和节在唐朝之后便日渐冷落,到了明清时期,它逐渐被晚它一天的春龙节所取代,变得不为人知。直至今天,仍有不少人认为中和节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将“二月二,龙抬头”与中和节混淆。我们可以在明清时期乃至近代一些节日习俗的记载中寻到中和节传统习俗的踪迹。在今天,仍然有一些地区,例如陕西省永济市,保留了唐朝以来古老的中和节习俗。中和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记住并传承的传统文化节日。

猜你喜欢
唐德宗习俗
假仁义
这些过年习俗你还记得多少
写好春节的一个习俗
唐代考生很“坦率”
唐代考生很“坦率”
唐德宗财税改革为何困难重重
术士拯救大唐帝国
一张检讨书挽救大唐